透光件、汽车座舱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05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3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透光件、汽车座舱和汽车,属于调光技术领域。所述透光件包括多个本体层、至少一个夹层和多个遮挡装置,所述多个本体层叠加排布,每个夹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本体层之间;所述至少一个夹层中的目标夹层具有多个腔室,每个腔室中布置有所述遮挡装置,且不同腔室中的遮挡装置相互独立;所述遮挡装置用于在遮挡状态和非遮挡状态之间切换,且所述遮挡装置处于遮挡状态时对所在区域进行遮挡。采用本公开,可以对透光件进行区域化遮挡,以实现对透光件的灵活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调光,特别涉及一种透光件、汽车座舱和汽车


技术介绍

1、透光件,如玻璃具有比较好的采光视野和外观,而广受人们欢迎,例如,可以应用在汽车中,如车窗玻璃、天幕玻璃和挡风玻璃等,还可以应用在建筑物中,如作为室内幕墙等。

2、但是玻璃在具备较好的采光效果的同时,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对透光件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透光件、汽车座舱和汽车,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透光件的广泛应用受限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包括多个本体层、至少一个夹层和多个遮挡装置,所述多个本体层叠加排布,每个夹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本体层之间;

3、所述至少一个夹层中的目标夹层具有多个腔室,每个腔室中布置有所述遮挡装置,且不同腔室中的遮挡装置相互独立;

4、所述遮挡装置用于在遮挡状态和非遮挡状态之间切换,且所述遮挡装置处于遮挡状态时对所在区域进行遮挡。

5、本公开所示的方案,当环境中的光线比较强时,或者环境中的温度比较高时,可以通过遮挡装置,对透光件进行遮挡,实现挡光隔热的效果,从而使得透光件的使用比较灵活。

6、本公开所示的方案,透光件的夹层可以划分为多个腔室,在各个腔室中布置遮挡装置,使得各个腔室中的遮挡装置能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每个遮挡装置负责对所在区域进行遮挡和非遮挡,进而可以对透光件进行区域化遮挡,以实现对透光件的灵活控制。

7、遮挡装置在遮挡可见光的同时,也会将辐射热能的红外光遮挡住,因此,遮挡装置还能实现隔热,可见,透光件通过多个遮挡装置可以实现区域化挡光和隔热,增强透光件的使用灵活性。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遮挡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遮挡介质;

9、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腔室的位置相对的两个内壁处,所述遮挡介质填充在所述腔室中。

10、本公开所示的方案,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可以控制遮挡介质的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遮挡介质处于遮挡状态和非遮挡状态。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电极,所述遮挡介质为液晶,所述电极用于控制所述液晶的排布方式。

12、本公开所示的方案,当未向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通电时,两者处于不带电状态,两者之间无电场,腔室中填充的液晶,呈现出不规则的散布状态,使入射的光线发生反射,增加穿过透光件的难度,此时,遮挡装置所在区域的透光率较低,处于遮挡状态。而当向两个电极通电时,两者处于带电状态,那么,腔室中填充的液晶,呈现整齐排列,液晶立在两个电极之间,那么,光线可以自由穿透,此时,该遮挡装置所在区域的透光率比较高,处于非遮挡状态。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遮挡介质为附着有金属的液晶。

14、其中,金属具体可以是金属卤化物,如可以是氯化银和溴化银等。或者,金属也可以是金、银或氧化钛等。

15、本公开所示的方案,金属具有比较强的隔热能力,例如,可以对热辐射进行反射,避让大量热辐射穿过所在区域。

16、可见,这种附着有金属的液晶,作为遮挡介质,不仅可以达到挡光可以增强遮挡装置的遮挡效果和隔热效果。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为金属卤化物、金、银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磁极,所述遮挡介质为磁性颗粒,所述磁极用于控制所述磁性颗粒的排布方式。

19、本公开所示的方案,当两个磁极之间不存在磁场时,腔室中填充的磁性颗粒,呈现不规则的散布状态,使入射的光线发生反射,增强光线穿过的难度,此时,遮挡装置所在区域的透光率较低,处于遮挡状态。而当两个磁极之间存在磁场时,那么,腔室中填充的磁性颗粒,呈现整齐排列,磁性颗粒立在两个电极之间,那么,光线可以自由穿透,此时,该遮挡装置所在区域的透光率比较高,处于非遮挡状态。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性颗粒包括封装薄膜、磁性粉末和液态介质,所述磁性粉末和所述液态介质均封装在所述封装薄膜中。

21、本公开所示的方案,磁性粉末用来提供磁性,液态介质用来使磁性粉末悬浮在封装薄膜中,而不是铺设在封装薄膜的膜壁上。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性颗粒的形状呈长条状。

23、本公开所示的方案,为了使该遮挡装置在遮挡状态下,表现比较好的遮挡效果,在非遮挡状态下,表现比较好的透光效果,相应的,磁性颗粒可以为长条状,如可以呈胶囊状。这样,在遮挡状态下,长条状的磁性颗粒横向位于两个磁极之间,而在非遮挡状态下,竖向位于两个磁极之间。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机械驱动件,所述遮挡介质为遮挡帘,所述机械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遮挡帘收缩和展开。

25、本公开所示的方案,机械驱动件可以为卷轴,遮挡帘可以为薄膜,卷在卷轴上,当卷轴按照第一方向旋转时,遮挡帘展开,对所在区域进行遮挡,此时,遮挡装置处于遮挡状态。而当卷轴按照第二方向旋转时,遮挡帘被卷起,不再对所在区域进行遮挡,此时,遮挡装置处于非遮挡状态。

26、本公开所示的方案,遮挡帘也可以为伞状结构,机械驱动件可以控制遮挡帘撑开和收起,例如,机械驱动件和伞状结构的遮挡帘,通过挂钩连接,当挂钩连接时,遮挡帘处于撑开状态,而当挂钩断开时,遮挡帘处于收缩状态。其中,当遮挡帘撑开时,对所在区域进行遮挡,此时,遮挡装置处于遮挡状态。而当遮挡帘收起时,对所在区域不再遮挡,此时,遮挡装置处于非遮挡状态。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层为粘接层,相邻的两个本体层之间通过所述夹层固定。

28、本公开所示的方案,夹层可以为粘接层,起到固定相邻两个本体层的作用,那么,相邻的两个本体层之间均布置有夹层。这些夹层中,可以每一个夹层中都布置遮挡装置,也可以一部分夹层中布置遮挡装置,因此,至少一个夹层中的目标夹层布置有遮挡装置。

29、第二方面,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汽车座舱,所述汽车座舱包括前窗、车门窗、后窗和天窗,所述前窗、所述车门窗、所述后窗和所述天窗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第一方面所述的透光件。

30、第三方面,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其中所述车身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汽车座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多个本体层(1)、至少一个夹层(2)和多个遮挡装置(3),所述多个本体层(1)叠加排布,每个夹层(2)位于相邻的两个本体层(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31)、第二控制单元(32)和遮挡介质(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2)为电极,所述遮挡介质(33)为液晶,所述电极用于控制所述液晶的排布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介质(33)为附着有金属的液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金属卤化物、金、银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2)为磁极,所述遮挡介质(33)为磁性颗粒,所述磁极用于控制所述磁性颗粒的排布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包括封装薄膜、磁性粉末和液态介质,所述磁性粉末和所述液态介质均封装在所述封装薄膜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的形状呈长条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2)为机械驱动件,所述遮挡介质(33)为遮挡帘,所述机械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遮挡帘收缩和展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2)为粘接层,相邻的两个本体层(1)之间通过所述夹层(2)固定。

11.一种汽车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舱包括前窗、车门窗、后窗和天窗,所述前窗、所述车门窗、所述后窗和所述天窗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透光件。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其中所述车身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座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多个本体层(1)、至少一个夹层(2)和多个遮挡装置(3),所述多个本体层(1)叠加排布,每个夹层(2)位于相邻的两个本体层(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31)、第二控制单元(32)和遮挡介质(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2)为电极,所述遮挡介质(33)为液晶,所述电极用于控制所述液晶的排布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介质(33)为附着有金属的液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金属卤化物、金、银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1)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32)为磁极,所述遮挡介质(33)为磁性颗粒,所述磁极用于控制所述磁性颗粒的排布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辛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