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用蛋白模拟抗原-纳米抗体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是一种常用于分子检测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识别待测分子,通过进一步的酶促反应产生的信号来定量检测溶液中特定物质。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度高。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大分子和小分子,包括蛋白质、抗体、激素和药物等。根据种类和变化可分为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等。
2、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是目前黄曲霉毒素b1(afb1)大规模筛查的常用手段。传统的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检测afb1的原理是,首先,在酶标板上包被一层特afb1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等蛋白偶联得到的抗原(afb1-bsa),将待测样品或标准品加入到孔板中,允许样品或标准品中的afb1与固定在孔板上的抗原与特异性识别afb1的单克隆抗体竞争结合,通过洗涤,将未结合的抗体去除,加入酶标二抗识别单克隆抗体,洗涤并通过酶促反应进行检测,最后根据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的检测数值计算样品中的afb1含量。这一传统的方法步骤繁琐
...【技术保护点】
1.绿色荧光蛋白在检测黄曲霉毒素B1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荧光蛋白为sfGFP或eGFP,所述sfGF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eGF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模拟抗原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模拟抗原,与纳米荧光素酶-纳米抗体组合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荧光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1.绿色荧光蛋白在检测黄曲霉毒素b1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荧光蛋白为sfgfp或egfp,所述sfgf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egf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模拟抗原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模拟抗原,与纳米荧光素酶-纳米抗体组合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荧光蛋白与纳米荧光素酶-纳米抗体特异性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荧光蛋白为sfgfp或egfp,所述sfgfp的氨基酸序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石娟,吴绍文,陈文星,李文燕,陈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