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233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基于综放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及相关参数,经过合理的计算得到放煤口数量,确定工作面放煤组数,由工作面推进方向依次确定一级,二级和三级放煤口;先对第一组一级放煤口放煤,然后对一组二级放煤口放煤,最后对一组三级放煤口放煤,依次对各组经过多轮次放煤后,保证顶煤得到充分的回收,实现了工作面顶煤回收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煤,特别是涉及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


技术介绍

1、综采放顶煤技术已经逐步成为当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煤炭的主要技术,形成了多种条件的综放开采工艺模式。因其适用性强、成本低、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到厚及特厚煤层开采中,但是由于在放煤过程中充满随机性,顶煤运移及放出规律对于不同的煤层赋存条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得综放开采理论难以指导现场生产。

2、根据放矿椭球体理论,混矸主要是由放煤时放出体边界将邻近放煤口(支架)放煤后形成的矸石漏斗中的矸石放出引起的,即放煤椭球体与邻近矸石漏斗搭接处的矸石被放下。其中一架放煤时,相邻支架的顶煤也会部分放下,上部矸石也会随着放下,如果其中一架放干净,相邻支架会窜入矸石进入煤流系统中,此部分矸石严重影响了精煤产率。因此在综放工作面的煤炭损失中,放煤工艺造成的煤炭损失大约占到了工作面损失的半数及其以上。

3、基于此,如何降低煤炭含矸率,并提高顶煤回收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包括:

4、获取放煤工作面基本参数;所述放煤工作面基本参数包括:顶煤厚度h、工作面长度l、放煤步距d、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q、煤的容重r、煤的抗拉强度σt、煤的内聚力c、放煤口高度hz和放煤口上方煤矸分界线下移距离hm;

>5、根据放煤工作面基本参数,结合放煤口的放煤能力,确定放煤口数量n,将工作面放煤以组为单位进行,第一组包含放煤口的数量为4x+1,其余每组包含放煤口的数量为4x,最后一组为n-1/4x的余数;其中,x定义为可容许一级放煤口同时放煤最大放煤口的数量减1;

6、自采煤工作面一侧开始,定第一个放煤口为一级放煤口a1,间隔三个放煤口为第二个一级放煤口a2,依次类推得到i个一级放煤口ai,并得到工作面一级放煤口数量为n/4+1;

7、各一级放煤口ai之间间隔3个放煤口,3个放煤口最中间的定为二级放煤口bi,从左到右为b1、b2、b3依次类推,其余两个放煤口定为三级放煤口ci,从左到右为c1、c2、c3依次类推;

8、以组为单位进行放煤,首先对第一组内的一级放煤口ai进行放煤,一级放煤口ai同时开启的数量在第一放煤组为x+1,其余放煤组为x,放煤轮次数为eai,每次放煤时间为ta;

9、待第一组一级放煤口ai放煤结束后,开启第一组二级放煤口bi,二级放煤口bi同时开启的数量为x,放煤轮次数为ebi,每次放煤时间为tb;

10、待第一组二级放煤口bi放煤结束后,开启第一组三级放煤口ci,三级放煤口ci同时开启的数量为2x,放煤轮次数为eci,每次放煤时间为tc;

11、自第一组放煤工序结束,依次进行第二组、第三组放煤工序,直至工作面所有放煤口均进行放煤,放煤工艺结束。

12、优选地,所述放煤口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13、优选地,所述可容许一级放煤口同时放煤最大放煤口的数量x的计算公式为:其中,a为常数系数。

14、优选地,一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ai为一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x放为本次放煤与已放煤的所有放煤口数量。

15、优选地,第一组内的一级放煤口的每次放煤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16、优选地,二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bi为二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

17、优选地,第一组内的二级放煤口的每次放煤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18、优选地,三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ci为三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

19、优选地,第一组内的三级放煤口的每次放煤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21、本专利技术基于综放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及相关参数,经过合理的计算得到放煤口数量,确定工作面放煤组数,由工作面推进方向依次确定一级,二级和三级放煤口;先对第一组一级放煤口放煤,然后对一组二级放煤口放煤,最后对一组三级放煤口放煤,依次对各组经过多轮次放煤后,保证顶煤得到充分的回收,实现了工作面顶煤回收率的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煤口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容许一级放煤口同时放煤最大放煤口的数量x的计算公式为:其中,A为常数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ai为一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x放为本次放煤与已放煤的所有放煤口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内的一级放煤口的每次放煤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bi为二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内的二级放煤口的每次放煤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ci为三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内的三级放煤口的每次放煤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煤口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容许一级放煤口同时放煤最大放煤口的数量x的计算公式为:其中,a为常数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ai为一级放煤口的放煤轮次数,x放为本次放煤与已放煤的所有放煤口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煤层多轮分区域放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内的一级放煤口的每次放煤时间的计算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白豆于斌孟祥斌张文阳邰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