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79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锂离子电池,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连接电极极耳(6)输出电能,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板(4)、O型圈(3)、接线端子(1)与电极极柱(8);极耳板(4)内端连接电极极耳(6),外端设有外螺纹,穿过电池盖板(5)上的开孔并通过设有内螺纹的接线端子(1)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电池盖板(5)内侧与极耳板(4)间设有O型圈(3);接线端子(1)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安装孔(7),电极极柱(8)一端设有外螺纹与安装孔(7)的内螺纹孔连接输出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现减少锂离子动力电池上的孔位数目,从而降低电池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并且提高电池本身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及应用该装置 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二十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日益增多,因此为这些电 子产品提供动力的电源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性能要求。在诸多电源产品中,锂离子电池拥 有更高的储能、更长寿命,而且质轻、环保,因此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目前,现有锂离子动力电池普遍采用“多孔式”结构来实现极柱输出、电解液注入 和安全防爆阀的功能;具体地说,现有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池盖板上分别开设了正极极柱 输出孔、负极极柱输出孔、注液孔和安装安全阀片的防爆孔,它们分别用来实现正极极柱输 出、负极极柱输出、向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和安装安全阀片的功能。因为锂离子动力电池上 的孔位与孔位上所设部件之间的结合性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所以锂离子 动力电池上的孔位越多安全隐患也就越高;再则,锂离子动力电池上的孔位越多,外连接结 构越多,需要的零件也就越多;这不但增加了零件的加工制造成本和电池的装配难度,而且 降低了电池本身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锂离子电池, 以便于在保证电池其他性能不变的基础上,减少锂离子动力电池上的孔位数目,从而降低 电池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并且提高电池本身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连接电极极耳6输出电能,包括极 耳板4、0型圈3、接线端子1与电极极柱8 ;极耳板4内端连接电极极耳6,外端设有外螺纹,穿过电池盖板5上的开孔并通过 设有内螺纹的接线端子1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电池盖板5内侧与极耳板4间设有0型圈 3 ;接线端子1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安装孔7,电极极柱8—端设有外螺 纹与安装孔7的内螺纹孔连接输出电能。优选地,所述极耳板4轴向设有用于向电池内部注电解液的注液孔9。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安全阀片2 ;所述接线端子1轴向设有台阶孔与注液孔9相 通,所述安全阀片2设于台阶孔处。优选地,所述安全阀片2激光焊接于台阶孔处。优选地,所述极耳板4内端通过焊接连接电极极耳6。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0、电池芯11、电池盖板5、电极极耳6及上述的锂 离子电池输出装置;所述电池外壳10顶部设有电池盖板5 ;所述电池盖板5上固定有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所述电池芯11和电极极耳6均设置于电池外壳10的内部;所述电池芯 11通过电极极耳6与所述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相接。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 池输出装置采用了极柱输出孔、注液孔和防爆孔三孔合一的三位一体结构;具体地说,通过 在极耳板上设置注液孔来实现电解液注入功能,通过在接线端子的轴心两侧设立安装孔的 耳式输出结构来实现电极输出功能,通过在接线端子上设置与注液孔相通的安装安全阀片 的台阶孔来实现安全防爆阀的功能;也就是说,该装置在保证电池其他性能不变的基础上, 减少锂离子动力电池上的孔位数目,从而降低电池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并且提高电池本 身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该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连接电极极耳 6输出电能,其具体实现结构包括极耳板4、0型圈3、接线端子1、电极极柱8和安全阀片 2 ;极耳板4内端通过焊接连接电极极耳6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极耳板 4与电极极耳6相接),外端设有外螺纹,穿过电池盖板5上的开孔并通过设有内螺纹的接 线端子1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电池盖板5内侧与极耳板4间设有0型圈3 ;接线端子1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安装孔7,电极极柱8—端设有外螺 纹与安装孔7的内螺纹孔连接输出电能。其中,相应的极耳板4轴向设有用于向电池内部注电解液的注液孔9 ;相应的接线 端子1轴向设有台阶孔与所述的注液孔9相通,所述安全阀片2激光焊接于台阶孔处。具体地,该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仅在电池盖板上开设了一个孔;它通过在极耳板 4上设置注液孔9,以及在接线端子1上设置与所述注液孔9相通的台阶孔来实现向电池内 部注入电解液的功能;通过在接线端子1的轴心两侧分别设立两个安装孔7来安装电极极 柱极耳板4,从而构成了对称的“耳式”接线输出结构,不仅实现了电极极柱8输出,而且为电池的检测、串并联配组和安装提供了方便;通过在与注液孔相通的台阶孔上安装安全阀 片来实现安全防爆阀的功能。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实现使极柱输出孔、注液孔和防爆孔构成了三位一体 结构;在保证电池其他性能不变的基础上,减少锂离子动力电池上的孔位数目,从而降低电 池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并且提高电池本身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图3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10、电池芯11、电池盖板 5、电极极耳6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所述电池外壳10顶部设有电 池盖板5 ;所述电池盖板5上固定有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所述电池芯11和电极极耳6均 设置于电池外壳10的内部;所述电池芯11通过电极极耳6与所述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相 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 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连接电极极耳(6)输出电能,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板(4)、O型圈(3)、接线端子(1)与电极极柱(8);极耳板(4)内端连接电极极耳(6),外端设有外螺纹,穿过电池盖板(5)上的开孔并通过设有内螺纹的接线端子(1)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电池盖板(5)内侧与极耳板(4)间设有O型圈(3);接线端子(1)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安装孔(7),电极极柱(8)一端设有外螺纹与安装孔(7)的内螺纹孔连接输出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板(4)轴向设有 用于向电池内部注电解液的注液孔(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安全阀 片(2);所述接线端子(1)轴向设有台阶孔与注液孔(9)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连接电极极耳(6)输出电能,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板(4)、O型圈(3)、接线端子(1)与电极极柱(8);极耳板(4)内端连接电极极耳(6),外端设有外螺纹,穿过电池盖板(5)上的开孔并通过设有内螺纹的接线端子(1)固定于电池盖板(5)上;电池盖板(5)内侧与极耳板(4)间设有O型圈(3);接线端子(1)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安装孔(7),电极极柱(8)一端设有外螺纹与安装孔(7)的内螺纹孔连接输出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蕾李新丽邢松柏胡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路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