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24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防碰撞框架和后铝合金框架,防碰撞框架包括双A柱防撞梁,前防撞梁、立柱支撑梁和顶梁,双A柱防撞梁包括对称设置的右A柱防撞梁和左A柱防撞梁,右A柱防撞梁、左A柱防撞梁为弧形结构,右A柱防撞梁、左A柱防撞梁内侧均连接有立柱支撑梁,顶梁两端分别连接右A柱防撞梁顶部、左A柱防撞梁顶部,前防撞梁两端分别连接右A柱防撞梁前部、左A柱防撞梁前部,以轻质铝合金结构骨架材料为主体,在关键碰撞面复合连接碳钢防碰撞骨架,相比传统的采用单一碳钢或铝合金材料焊接的驾驶室骨架,兼顾了碰撞能力和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属于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大多采用碳钢材料作为焊接骨架,具有强度高,防碰撞性能好等优点,但也存在驾驶室重量大,加工制造模具成本高等劣势。随着铝合金成型和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铝合金车身及驾驶室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工程车辆领域,由于车辆自重大,防碰撞能量大,采用全铝合金焊接框架在碰撞冲击时还存在前防撞梁变形大、双a柱易断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室骨架在碰撞冲击时易变形、断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防碰撞框架和后铝合金框架,防碰撞框架包括双a柱防撞梁,前防撞梁、立柱支撑梁和顶梁,

4、双a柱防撞梁包括对称设置的右a柱防撞梁和左a柱防撞梁,右a柱防撞梁、左a柱防撞梁为弧形结构,右a柱防撞梁、左a柱防撞梁内侧均连接有立柱支撑梁,顶梁两端分别连接右a柱防撞梁顶部、左a柱防撞梁顶部,前防撞梁两端分别连接右a柱防撞梁前部、左a柱防撞梁前部。

5、进一步地,前述a柱防撞梁还包括连接板、立柱支撑板、前防撞梁上支撑板、前防撞梁下支撑板、底板前连接板、底板后连接l型板;

6、右a柱防撞梁和左a柱防撞梁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右a柱防撞梁和左a柱防撞梁的内侧面从上往下连接有立柱支撑板、前防撞梁上支撑板、前防撞梁下支撑板、底板前连接板、底板后连接l型板。

7、进一步地,前述前防撞梁包括上前防撞梁、下前防撞梁、弯板和底连接板;

8、上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与右a柱防撞梁、左a柱防撞梁内侧面的前防撞梁上支撑板连接,下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与右a柱防撞梁、左a柱防撞梁内侧面的前防撞梁下支撑板连接,弯板和底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下前防撞梁上。

9、进一步地,前述立柱支撑梁包括右立柱、支板、左立柱,

10、右立柱上下两端分别与右a柱防撞梁内侧连接,左立柱上下两端分别与左a柱防撞梁连接,右立柱内侧面、左立柱内侧面均连接有支板。

11、进一步地,前述顶梁包括顶梁、连接弯板,

12、顶梁分别与右a柱防撞梁、左a柱防撞梁内侧面的立柱支撑板连接,连接弯板连接在顶梁上。

13、进一步地,前述后铝合金框架包括右连接梁、中间连接梁、左连接梁、左下连接梁、左下横梁、左前连接梁、中下连接梁、右前连接梁、右下横梁、右下连接梁、框架,

14、框架为铝合金焊接框架,右连接梁、中间连接梁、左连接梁、左下连接梁、左下横梁、左前连接梁、中下连接梁、右前连接梁、右下横梁、右下连接梁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上,

15、右连接梁的另一端与右a柱防撞梁上端面的连接板连接,左连接梁的另一端与左a柱防撞梁上端面的连接板连接,左下连接梁的另一端与左a柱防撞梁下端面的连接板连接,右下连接梁的另一端右a柱防撞梁下端面的连接板连接,中间连接梁的另一端与连接弯板连接,右下横梁的另一端与右a柱防撞梁上的底板前连接板、底板后连接l型板连接,左下横梁与左a柱防撞梁上的底板前连接板、底板后连接l型板连接,左前连接梁、右前连接梁的另一端与底连接板连接,中下连接梁的另一端与弯板连接。

16、进一步地,前述双a柱防撞梁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17、进一步地,前述上前防撞梁和下前防撞梁均采用小网格型强化结构铝合金型材,弯板、底连接板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18、进一步地,前述右立柱、支板、左立柱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19、进一步地,前述顶梁采用铝合金型材,截面形状为矩形,连接弯板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20、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21、1、前防撞框架结构左右两侧均采用等强度高强钢a柱防撞梁与立柱支撑梁焊接而成,使驾驶室前端左右两侧均形成侧“a”型稳定框架保护结构,提升了正面和侧碰撞时驾驶室抗变形能力;

22、2、前防撞梁采用小网格型强化结构铝合金型材,相比传统的矩形管型材,提升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23、3、双a柱防撞梁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结构,增强正向碰撞结构强度;立柱支撑梁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结构,提升侧向碰撞时驾驶室抗变形能力,保持框架的稳定性;顶梁采用铝合金型材,分担碰撞时双a柱防撞梁承受的横向力;后铝合金框架整体为铝合金型材焊接框架,与前防撞梁,双a柱防撞梁,立柱支撑梁,顶梁采用螺栓连接,以轻质铝合金结构骨架材料为主体,在关键碰撞面复合连接碳钢防碰撞骨架,相比传统的采用单一碳钢或铝合金材料焊接的驾驶室骨架,兼顾了碰撞能力和轻量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防碰撞框架和后铝合金框架(5),所述防碰撞框架包括双A柱防撞梁(1),前防撞梁(2)、立柱支撑梁(3)和顶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防撞梁(1)还包括连接板(12)、立柱支撑板(13)、前防撞梁上支撑板(14)、前防撞梁下支撑板(15)、底板前连接板(16)、底板后连接L型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2)包括上前防撞梁(21)、下前防撞梁(22)、弯板(23)和底连接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梁(3)包括右立柱(31)、支板(32)、左立柱(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4)包括顶梁(41)、连接弯板(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铝合金框架(5)包括右连接梁(51)、中间连接梁(52)、左连接梁(53)、左下连接梁(54)、左下横梁(55)、左前连接梁(56)、中下连接梁(57)、右前连接梁(58)、右下横梁(58)、右下连接梁(50)、框架(5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A柱防撞梁(1)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防撞梁(21)和下前防撞梁(22)均采用小网格型强化结构铝合金型材,所述弯板(23)、底连接板(24)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立柱(31)、支板(32)、左立柱(33)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41)采用铝合金型材,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连接弯板(42)采用高强度碳钢型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防碰撞框架和后铝合金框架(5),所述防碰撞框架包括双a柱防撞梁(1),前防撞梁(2)、立柱支撑梁(3)和顶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防撞梁(1)还包括连接板(12)、立柱支撑板(13)、前防撞梁上支撑板(14)、前防撞梁下支撑板(15)、底板前连接板(16)、底板后连接l型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2)包括上前防撞梁(21)、下前防撞梁(22)、弯板(23)和底连接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梁(3)包括右立柱(31)、支板(32)、左立柱(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铝复合驾驶室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4)包括顶梁(41)、连接弯板(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铝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李黎明白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