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32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方法,应用于丝材增材制造领域。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方法是两根丝材底端相接触,并分别与交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双丝间形成电阻热;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丝材通过导电嘴和电磁感应线圈加热熔融;通过控制电流短路的波形来驱动熔滴过渡,经导电嘴挤到基板上,基板按照特定的成形轨迹移动,打印工件。该技术方法涉及装置,由送丝机构、电磁感应线圈、电源设备、金属导电嘴、交流电源、水冷系统和基板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磁感应应用到增材制造领域中,解决了传统成形技术能耗高、工件受热变形大等问题,同时也具有加热速度快、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的技术。


技术介绍

1、增材制造技术,又名3d打印,是一种以 cad 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三维造型软件建模并切片分层后,利用激光束、等离子束、粘结剂、电子束及电弧等化学或物理结合方式将预处理过的离散材料通过逐层堆积的形式来实现零件无模成型的先进制造技术总称。其原理是:首先由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上设计出预制造零件的三维数字模型,然后用切片软件按等距或自适应厚度在其材料积累方向上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及其填充等数据文件,设备成型部件(激光束、电子束、等离子束、导电嘴等)依据切片数据规定的轨迹形成各层截面轮廓,并逐层叠加成所设计的零件。简而言之,其原理是从三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转换过程。

2、增材制造技术最大的技术特点是可以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具有复杂结构和曲面的零件,生产周期明显缩短,尤其适合于单件小批量产品的快速自由制造。目前,这项技术在航天航空
、汽车零件制造领域、生物医学领域和军事领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一项具有前沿性、先导性的新兴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的方法,涉及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装置,使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送丝机构、电磁感应线圈、电源设备、金属导电嘴、交流电源、水冷系统和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的方法,使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与电源设备相连接,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导体内产生涡流,从而产生焦耳热实现对于金属丝材的加热;电磁感应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传递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的方法,涉及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装置,使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送丝机构、电磁感应线圈、电源设备、金属导电嘴、交流电源、水冷系统和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技术的方法,使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与电源设备相连接,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导体内产生涡流,从而产生焦耳热实现对于金属丝材的加热;电磁感应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传递给金属丝材,电能在金属丝材内部由于存在电阻而转化为热能,达到熔化金属丝材的目的;与此同时金属线圈的内部通有冷却水,与线圈组成冷却系统,防止在电磁感应加热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影响打印的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书1~3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装置,使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材的范围为所有金属丝材,所述的金属丝材的直径范围为1.5mm~10mm,所述的两根金属丝材间的角度呈30°~90°。

5.根据权利要求书1~3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装置,使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送丝机构的送丝速度范围为1mm/s~100mm/s。

6.根据权利要求书1~2所述的一种电磁电阻复合熔丝电流驱动熔滴过渡增材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城玮李成禹王梦雪马英健齐航张学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