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机构和导引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38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34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举升机构和导引运输车,举升机构包括:底盘;承载组件,设置在底盘上,包括:支撑板、两个上支撑件、两个下支撑件和两个横向连接杆;动力组件,安装在底盘上,位于两个横向连接杆的任一端侧,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装置和驱动臂;驱动臂的第一端与距离最近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端与动力装置转动连接;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和连接臂;支撑座安装在底盘上,与动力装置相对设置;连接臂设置在动力装置与支撑座之间,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连接臂的第二端与驱动臂的第二端连接,跟随驱动臂的第二端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物流,特别是涉及一种举升机构和导引运输车


技术介绍

1、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属于wmr(wheeled mobile robot,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范畴。

2、在相关技术中,agv一般包括举升机构,以将货物举升至不同高度。举升机构主要包括底盘、能够调节高度的承载件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一般包括电机以及驱动臂,电机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臂运动,进而带动承载件举升或下降。

3、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电机输出轴91一般是悬臂使用,在运动时需要承受极高的弯扭组合载荷,其中,径向载荷需由电机90内部的近端轴承92和远端轴承93承受,由于悬臂布置特性,近端轴承92承受近两倍以上径向载荷,远端轴承93承受一倍以上径向载荷,导致极易发生结构断裂问题,进而导致举升机构的负载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举升机构和导引运输车,以提高举升机构的负载能力。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举升机构,包括:底盘;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包括:支撑板、两个上支撑件、两个下支撑件和两个横向连接杆;两个所述上支撑件的上端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下,两个所述上支撑件的下端与两个所述下支撑件的上端通过两个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下支撑件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两个横向连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使得两个第一横向连接杆平行设置;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位于两个横向连接杆的任一端侧,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装置和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第一端与距离最近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动力装置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臂在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横向连接杆向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方向移动,以举升所述支撑板;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和连接臂;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与所述动力装置相对设置;所述连接臂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臂的第二端连接,跟随所述驱动臂的第二端运动。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举升机构,还可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端部设置有曲柄出轴,所述驱动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到所述曲柄出轴上,所述曲柄出轴的端部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部,所述转轴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设置有支承孔,所述曲柄出轴伸入所述支承孔内。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结构还包括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且抵接在所述轴承外圈的背离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臂压板,所述连接臂压板安装在所述转轴部的端面且抵接在所述轴承内圈的背离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结构还包括销连接件和螺纹连接件,所述销连接件用于所述支撑座的定位,所述螺纹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举升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柱和至少一个限位拉杆,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限位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柱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拉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到所述支撑板下。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拉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拉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拉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到位于所述支撑板同侧的限位柱。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板体和位于板体底部的至少四个柱体,所述至少四个柱体分别与所述两个上支撑件的上端转动连接。

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臂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以推动横向连接杆向远离动力装置的方向移动,以举升支撑板。与相关技术不同的是,驱动臂的第二端不仅与动力装置转动连接,还与辅助支撑结构的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装置不是悬臂使用,而是两端支承使用。在运动过程中,驱动臂第二端对转动连接处所施加的径向载荷可以由动力装置和辅助支撑结构共同承担,也就是说,动力装置和辅助支撑结构分别承担一部分的径向载荷,这样可以减少动力装置所承担的径向载荷,改善动力装置易发生断裂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举升机构的承载能力。

13、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引运输车,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举升机构。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引运输车,由于其具备第一方面的举升机构,因此,其也具备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举升机构,用于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10)包括电机(311),所述电机输出轴(3111)上连接有曲柄(312),所述曲柄(312)的端部设置有曲柄出轴(3121),所述驱动臂(320)的第二端(322)转动连接到所述曲柄出轴(3121)上,所述曲柄出轴(3121)的端部与所述连接臂(520)的第二端(5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10)上设置有安装孔(511),所述安装孔(511)与所述电机输出轴(3111)同轴,所述连接臂(520)的第一端(521)设置有转轴部(523),所述转轴部(523)通过轴承(530)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511)内,所述连接臂(520)的第二端(522)设置有支承孔(524),所述曲柄出轴(3121)伸入所述支承孔(52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500)还包括轴承压板(540),所述轴承压板(540)固定在所述支撑座(510)上且抵接在所述轴承(530)外圈的背离所述动力组件(30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500)还包括连接臂压板(550),所述连接臂压板(550)安装在所述转轴部(523)的端面且抵接在所述轴承(530)内圈的背离所述动力组件(3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500)还包括销连接件和螺纹连接件,所述销连接件用于所述支撑座(510)的定位,所述螺纹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支撑座(510)固定在所述底盘(1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400),所述限位组件(400)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柱(420)和至少一个限位拉杆(410),所述限位柱(420)固定在所述底盘(100)上,所述限位拉杆(41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柱(420)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拉杆(410)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到所述支撑板(210)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拉杆(4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拉杆(410)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10)的两侧;所述限位柱(420)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10)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拉杆(410)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到位于所述支撑板(210)同侧的限位柱(4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0)包括板体(211)和位于板体(211)底部的至少四个柱体(212),所述至少四个柱体(212)分别与所述两个上支撑件(220)的上端转动连接。

10.一种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举升机构(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机构,用于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10)包括电机(311),所述电机输出轴(3111)上连接有曲柄(312),所述曲柄(312)的端部设置有曲柄出轴(3121),所述驱动臂(320)的第二端(322)转动连接到所述曲柄出轴(3121)上,所述曲柄出轴(3121)的端部与所述连接臂(520)的第二端(5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10)上设置有安装孔(511),所述安装孔(511)与所述电机输出轴(3111)同轴,所述连接臂(520)的第一端(521)设置有转轴部(523),所述转轴部(523)通过轴承(530)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511)内,所述连接臂(520)的第二端(522)设置有支承孔(524),所述曲柄出轴(3121)伸入所述支承孔(52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500)还包括轴承压板(540),所述轴承压板(540)固定在所述支撑座(510)上且抵接在所述轴承(530)外圈的背离所述动力组件(30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500)还包括连接臂压板(550),所述连接臂压板(550)安装在所述转轴部(523)的端面且抵接在所述轴承(53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一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