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52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盘、揉筒、压盖、固定环、驱动机构、三个支撑脚、三个第一连杆、导向杆、升降机构、横臂、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第二连杆、连接架、定齿轮以及动齿轮,三个所述支撑脚均布在揉盘的外围,三个所述第一连杆分别铰接在三个支撑脚的顶部,所述固定环通过三根支臂与三根第一连杆铰接,所述揉筒固定在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上沿纵向活动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第一轴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架内且第一轴杆的底部固接有压盖,所述横臂固接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所述第二轴杆固定在横臂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套设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上,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传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1、揉捻是茶初制的塑形工序,让茶叶内含物质渗透在叶的表面,且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

2、现有的揉捻机可参考图1,由呈120°排布的两个副脚和一个主脚作为支撑机构,揉盘固定在主脚和两个副脚的顶部,副脚和主脚的顶部均设有第一连杆,三个第一连杆之间铰接有三脚架,揉筒安装在三脚架内,三脚架上安装有手轮驱动机构,手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压盖上下移动,揉捻时将茶叶放在揉筒中,并通过手轮驱动压盖下压,通过主脚上的减速器带动主脚上的第一连杆转动,从而使揉筒绕揉盘的轴线做圆周运动,茶叶则在揉盘上被揉捻。此结构的揉捻机使用得十分广泛,但存在改进,只有揉盘上的棱骨可以有效的揉捻茶叶,而压盖主要起到加压的效果,揉捻效果不如揉盘,需要对压盖进行改进,提高揉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盘、揉筒、压盖、固定环、驱动机构、三个支撑脚以及三个第一连杆,所述揉盘水平设置,所述揉盘内均布有棱骨,所述揉盘的中心设有出茶门,三个所述支撑脚以120°夹角间隔的固定在揉盘的外围,三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三个支撑脚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连杆旋转,所述固定环的外围以120°夹角间隔设置有三根支臂,三根所述支臂的端部分别交接在三个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揉筒纵向固定在固定环内且揉筒的底部靠近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升降机构、横臂、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第二连杆、连接架、定齿轮以及动齿轮,所述固定环上纵向安装有多根导向杆,多根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盘、揉筒、压盖、固定环、驱动机构、三个支撑脚以及三个第一连杆,所述揉盘水平设置,所述揉盘内均布有棱骨,所述揉盘的中心设有出茶门,三个所述支撑脚以120°夹角间隔的固定在揉盘的外围,三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三个支撑脚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连杆旋转,所述固定环的外围以120°夹角间隔设置有三根支臂,三根所述支臂的端部分别交接在三个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揉筒纵向固定在固定环内且揉筒的底部靠近揉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升降机构、横臂、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第二连杆、连接架、定齿轮以及动齿轮,所述固定环上纵向安装有多根导向杆,多根所述导向杆上共同活动套设有连接架,所述第一轴杆纵向贯穿连接架并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杆的底部固接有压盖,所述第一轴杆、压盖以及揉筒三者同轴,所述压盖的底面均布棱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阵王健李春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