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内开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38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5
本技术提供一种应急内开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结构包括车门总成、传力堵盖和拉线;拉线用于与车门锁相连,并能在外力拉动下解锁车门锁;车门总成上设有包括主贯穿部的安装区,主贯穿部使车门总成的内部和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连通;传力堵盖包括相连的本体、适配部、卡接头和受力部,本体安装于主贯穿部上且其上设有卡接头,适配部位于车门总成的内部,卡接头伸至车门总成的内部,且卡接头与车门总成可分离地卡接;拉线上设有连接部,适配部与连接部勾连;受力部伸至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卡接头的至少部分解除该卡接头的至少部分与车门总成的卡接,使传力堵盖相对于车门总成运动,进而带动拉线解锁车门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急内开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有的车辆内会同时设有用于打开车门的电子式内开和机械式应急内开,其中电子式内开需通电使用,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供车内人员操作,进而解锁车门;机械式应急内开用于在电子式内开断电的紧急情况下供车内人员操作,进而解锁车门。由此可知,有必要在车内设计结构可靠且操作便捷的机械式应急内开,以保证人员在使用车辆时的生命安全。

2、相关技术中,有的机械式应急内开采用的是“堵盖+拉手”的形式;在此类方案中,一堵盖安装在车门总成上,并覆盖着与车门锁相连的拉手;与之相对应地,使用该内开解锁车门的步骤包括:车内人员对堵盖施力,令堵盖旋转并发生脱落,进而露出拉手,然后车内人员再伸手握住拉手,对拉线施力,解锁车门。

3、由上可知,此类方案的缺点在于解锁车门的步骤过于繁琐;操作者需先令堵盖旋转,等待其完成脱落,然后搜寻并握持住拉手,再对拉手施力,最后才能解锁车门。在情况紧急(例如存在火情等需尽快离开乘员舱)时,这种繁琐的操作容易不必要地增加车内人员的心理压力,增加车内人员解锁车门的失败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内开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2、本技术提供的应急内开结构包括车门总成、传力堵盖和拉线;所述拉线用于与车门锁相连,并能在外力拉动下解锁所述车门锁;所述车门总成上设有包括主贯穿部的安装区,所述主贯穿部使所述车门总成的内部和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连通;所述传力堵盖包括相连的本体、适配部、卡接头和受力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主贯穿部中且其上设有所述卡接头,所述适配部位于车门总成的内部,所述卡接头伸至所述车门总成的内部,且所述卡接头与所述车门总成可分离地卡接;所述拉线上设有连接部,所述适配部与所述连接部勾连;

3、所述受力部伸至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卡接头的至少部分解除该卡接头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车门总成的卡接,使所述传力堵盖相对于所述车门总成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拉线解锁车门锁。

4、可选地,所述卡接头的一部分为第一卡头,一部分为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和所述第二卡头分别处在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卡头和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本体连为一体,并和所述安装区的边沿处卡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头为自所述本体朝所述本体之外延伸形成的v型;所述第一卡头的开口朝向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在所述第一卡头的开口部分,所述第一卡头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为一体,另一端与受力部连为一体;所述受力部与所述本体间隔设置,能在外力作用下带动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一卡头,改变所述第一卡头开口部分的宽度,进而解除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车门总成的卡接。

6、可选地,所述安装区还包括和所述主贯穿部相连的操作凹坑,所述操作凹坑的坑底部朝向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所述主贯穿部与所述操作凹坑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受力部伸入所述操作凹坑的前端,并同所述操作凹坑的至少部分边沿和坑底部之间存在间隔空间。

7、可选地,所述适配部位于所述第一卡头靠近所述第二卡头的一侧,并自所述第一卡头朝所述第一卡头之外延伸形成;所述适配部具有开口结构;所述适配部于其开口部分的一端同所述第一卡头连为一体,于其开口部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卡头间隔设置,并形成置入口。

8、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圆环形;所述连接部用于经过所述置入口置入所述适配部内,进而与所述适配部勾连。

9、可选地,所述第二卡头为v型状;所述第二卡头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为一体,另一端搭在所述安装区的边沿处,以使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车门总成卡接。

10、可选地,所述车门总成上还设有止位边,所述止位边自所述主贯穿部的内边沿朝所述主贯穿部的中心延伸形成;所述止位边与所述本体接触,用于和所述卡接头协同,使所述传力堵盖与所述车门总成卡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卡头位于所述本体的前端上,所述第一卡头位于所述本体的后端上,所述操作凹坑位于所述主贯穿部的后侧,所述受力部与所述操作凹坑接触;所述第一卡头于其和所述受力部的相连处同所述安装区卡接;

12、所述应急内开结构还包括限位筋;至少一限位筋用于和位于所述安装区左部的止位边接触,至少一限位筋用于和位于所述安装区右部的止位边接触,至少一限位筋用于和位于所述安装区前部的止位边接触。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

14、综上所述,通过令传力堵盖与可带动车门锁解锁的拉线相连,本技术能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且操作便捷的机械式应急内开;该应急内开结构结构可靠,具有简单直接的解锁车门的步骤;当人员需要凭借该应急内开结构开门时,人员只需对受力部施力,令传力堵盖相对于车门总成运动,即可带动拉线解锁车门锁。可以理解的是,这种简单直接的操作步骤不会额外增加操作者的心理压力,具有极高的操作成功率。

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总成(1)、传力堵盖(2)和拉线(3);所述拉线(3)用于与车门锁相连,并能在外力拉动下解锁所述车门锁;所述车门总成(1)上设有包括主贯穿部(111)的安装区(11),所述主贯穿部(111)使所述车门总成(1)的内部和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连通;所述传力堵盖(2)包括相连的本体(21)、适配部(24)、卡接头(22)和受力部(23),所述本体(21)安装于所述主贯穿部(111)上且其上设有所述卡接头(22),所述适配部(24)位于所述车门总成(1)的内部,所述卡接头(22)伸至所述车门总成(1)的内部,且所述卡接头(22)与所述车门总成(1)可分离地卡接;所述拉线(3)上设有连接部(31),所述适配部(24)与所述连接部(31)勾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22)的一部分为第一卡头(221),一部分为第二卡头(222),所述第一卡头(221)和所述第二卡头(222)分别处在所述本体(21)的两端,所述第一卡头(221)和所述第二卡头(222)与所述本体(21)连为一体,并和所述安装区(11)的边沿处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221)为自所述本体(21)朝所述本体(21)之外延伸形成的V型;所述第一卡头(221)的开口朝向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在所述第一卡头(221)的开口部分,所述第一卡头(221)的一端与所述本体(21)连为一体,另一端与受力部(23)连为一体;所述受力部(23)与所述本体(21)间隔设置,能在外力作用下带动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一卡头(221),改变所述第一卡头(221)开口部分的宽度,进而解除所述第一卡头(221)与所述车门总成(1)的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11)还包括和所述主贯穿部(111)相连的操作凹坑(112),所述操作凹坑(112)的坑底部朝向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所述主贯穿部(111)与所述操作凹坑(112)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受力部(23)伸入所述操作凹坑(112)的前端,并同所述操作凹坑(112)的至少部分边沿和坑底部之间存在间隔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部(24)位于所述第一卡头(221)靠近所述第二卡头(222)的一侧,并自所述第一卡头(221)朝所述第一卡头(221)之外延伸形成;所述适配部(24)具有开口结构;所述适配部(24)于其开口部分的一端同所述第一卡头(221)连为一体,于其开口部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卡头(221)间隔设置,并形成置入口(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为圆环形;所述连接部(31)用于经过所述置入口(25)置入所述适配部(24)内,进而与所述适配部(24)勾连。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头(222)为V型状;所述第二卡头(222)的一端与所述本体(21)连为一体,另一端搭在所述安装区(11)的边沿处,以使所述第二卡头(222)与所述车门总成(1)卡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总成(1)上还设有止位边(113),所述止位边(113)自所述主贯穿部(111)的内边沿朝所述主贯穿部(111)的中心延伸形成;所述止位边(113)与所述本体(21)接触,用于和所述卡接头(22)协同,使所述传力堵盖(2)与所述车门总成(1)卡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头(222)位于所述本体(21)的前端上,所述第一卡头(221)位于所述本体(21)的后端上,所述操作凹坑(112)位于所述主贯穿部(111)的后侧,所述受力部(23)与所述操作凹坑(112)接触;所述第一卡头(221)于其和所述受力部(23)的相连处同所述安装区(11)卡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总成(1)、传力堵盖(2)和拉线(3);所述拉线(3)用于与车门锁相连,并能在外力拉动下解锁所述车门锁;所述车门总成(1)上设有包括主贯穿部(111)的安装区(11),所述主贯穿部(111)使所述车门总成(1)的内部和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连通;所述传力堵盖(2)包括相连的本体(21)、适配部(24)、卡接头(22)和受力部(23),所述本体(21)安装于所述主贯穿部(111)上且其上设有所述卡接头(22),所述适配部(24)位于所述车门总成(1)的内部,所述卡接头(22)伸至所述车门总成(1)的内部,且所述卡接头(22)与所述车门总成(1)可分离地卡接;所述拉线(3)上设有连接部(31),所述适配部(24)与所述连接部(31)勾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22)的一部分为第一卡头(221),一部分为第二卡头(222),所述第一卡头(221)和所述第二卡头(222)分别处在所述本体(21)的两端,所述第一卡头(221)和所述第二卡头(222)与所述本体(21)连为一体,并和所述安装区(11)的边沿处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221)为自所述本体(21)朝所述本体(21)之外延伸形成的v型;所述第一卡头(221)的开口朝向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在所述第一卡头(221)的开口部分,所述第一卡头(221)的一端与所述本体(21)连为一体,另一端与受力部(23)连为一体;所述受力部(23)与所述本体(21)间隔设置,能在外力作用下带动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一卡头(221),改变所述第一卡头(221)开口部分的宽度,进而解除所述第一卡头(221)与所述车门总成(1)的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内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11)还包括和所述主贯穿部(111)相连的操作凹坑(112),所述操作凹坑(112)的坑底部朝向车内人员的乘坐区域;所述主贯穿部(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礼钰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