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93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S1,载有空物料装载箱的转运车进入转运站内并停泊在吊装区;S2,安装有吊具的行车移动到停泊转运车的上方,行车将转运车上所载的空的物料装载箱进行提取,提取有空物料装载箱的行车移动到位于行车下方的压缩区域;S3,将物料装载箱释放到装料驱动装置上后呈平放的状态,装料驱动装置驱动物料装载箱由平放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S4,垃圾通过与斜式压料机构结合的溜槽倒入到斜式压料机构内,由斜式压料机构对垃圾进行施压;S5,物料装载箱在装料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斜式压料机构分离后,装料驱动装置驱动物料装载箱由倾斜状态切回到平放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构筑物面积以及节约用地和投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垃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垃圾密度不断下降,可压缩性增加。生活垃圾由垃圾收运车收集后,送到垃圾中转站集中,通过中转站内的压缩装置将垃圾装入专用的集装箱内进行压缩装载,然后用专用的转运车将集装箱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压装的目的是减容、增重,增加转运车的装载量,减少车辆的空载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上述压装的过程是在固废转运站进行,固废转运站至少有两层,第一层供自动背放桶设备以及起重机的运行,第一层设置有泊位,泊位用于泊放集装箱,第二层供垃圾收运车的运行,在第二层与第一层的一部分连通,第二层与第一层连通的部分安装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压缩装置,压缩装置呈竖立状态布置。

3、安装有第二液压举升机构的转运车将空集装箱运送到固废转运站的转运区,转运车开走到指定位置等待接收装有垃圾的集装箱。通过起重机将空集装箱转移到自动背放桶设备上,自动背放桶设备将空的集装箱运输到泊位时,自动背放桶设备通过其自身携带的第一液压机构,将空的集装箱翻转呈竖直状态(集装箱的开输入端朝上)后并释放到泊位上,收集有垃圾的收运车将垃圾倾倒到集装箱内,压缩装置从上向下运动,即以垂直于第一层地面的方向运动,对集装箱内的垃圾进行施压,反复多次倾倒和施压,使集装箱内中装满垃圾,装满垃圾的集装箱与自动背放桶设备结合,在自动背放桶设备上的第一液压机构的作用下翻转到水平状态后运送到转运区,通过起重机将自动背放桶设备上装有垃圾的集装箱进行码放,或者通过起重设备直接将背放桶设备上装有垃圾的集装箱转移到转运车上,通过转运车运送到垃圾处理场,再由转运车上的第二液压举升机构将集装箱举升,使集装箱内的垃圾倾倒到垃圾处理场中。

4、通过上述的过程可以看出,上述固废转运站需要起重机与自动背放桶设备的配合,才能完成垃圾收入到集装箱内以及将集转箱在自动背放桶设备与转运车之间切换,这种方式由于需要为自动背放桶设备提供行驶的空间,导致场地的面积增大,建筑成本高,通过自动背放桶对集装箱进行中转,降低了整体流程的效率。另外,还需要在转运车上设置单独的第二液压机构,造成转运车自身重量大,第二液压机构的重量通常为3-4吨,这样会减少转运车对垃圾的载重车,例如,核准载重为31吨的转运车,转运车加液压机构以及空集装箱的重量为16吨,实际垃圾的重量仅为15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构筑物面积以及节约用地和投资的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

2、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载有空物料装载箱的转运车进入转运站内并停泊在吊装区;

5、s2,安装有吊具的行车移动到停泊转运车的上方,行车将转运车上所载的空的物料装载箱进行提取,提取有空物料装载箱的行车移动到位于行车下方的压缩区域,其中,压缩区域设置有多个垃圾装填工位,每个装填工位配置有装料驱动装置以及溜槽和斜式压料机构;

6、s3,将物料装载箱释放到装料驱动装置上后呈平放的状态,装料驱动装置驱动物料装载箱由平放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装料驱动装置驱动物料装载箱向斜式压料机构方向移动后,使物料装载箱的输入口与斜式压料机构结合;

7、s4,垃圾通过与斜式压料机构结合的溜槽倒入到斜式压料机构内,由斜式压料机构对垃圾进行施压;

8、s5,物料装载箱在装料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斜式压料机构分离后,装料驱动装置驱动物料装载箱由倾斜状态切回到平放状态,通过行车将装有垃圾的物料装载箱起吊并送至转运车上,由转运车将物料装载箱运走。

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10、第1,转运车进入吊装区,通过人工或控制器下发指令至行车,将转运车上的空箱(完成垃圾卸载后的物料装载箱)吊离至空箱堆放区或空闲的压缩工位之上。随后通过行车抓取堆箱区中的重箱(装有垃圾的物料装载箱)吊运至转运车上。车辆驾驶员确认箱体就位后,驶离转运站。本专利技术中的转运车在转运站主体建筑内穿梭通行,通行轨迹与行车行驶轨迹呈垂直,一改传统转运站转运车回转掉头操作过程,取消了室内大型回转场,降低司机驾驶难度,减少构筑物面积,节约用地和投资。

11、第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行车的轨道沿压缩区域中装填工位并列排放的方向布置,行车所带吊具移动于装填工位、堆箱区、吊装区之间。通过自动控制逻辑,实现空箱和重箱在转运车、装料驱动装置、堆箱区之间的流转,实现垃圾转运的自动化与物流化。

12、第3,转运车装卸箱功能由行车取代,取消了转运车上繁重的液压机构,简化了司机作业内容,轻量化车身自重,增加了垃圾转运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驱动装置(ZL)上配置有称重传感器(G),该称重传感器(G)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称重传感器(G)与控制器配合,用于检测每个装填工位是否为空闲状态,以及装料驱动装置(ZL)上载有物料装载箱(A)并在装填垃圾过程中,用于检测物料装载箱(A)内装填垃圾的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装填工位为空闲状态下,控制器控制行车(H)离该行车(H)最近的装填工位移动,并向该装填工位释放空的物料装载箱(A),或者从该装填工位中将已装填好垃圾的物料装载箱(A)转移到转运车(Z)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站内设有堆箱区(K),吊装区(X)位于压缩区域(Y)的一侧,堆箱区(K)位于装料驱动装置(ZL)的一侧或两侧,或者堆箱区(K)位于压缩区域(Y)的另一侧,通过称重传感器(G)与控制器判断所有的装填工位均处于载有物料装载箱(A)的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提取有空物料装载箱(A)的行车(H)移动到堆箱区(K)上方,并将该空物料装载箱(A)码放在堆箱区(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运车(Z)上不配置用于翻转物料装载箱(A)的液压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装料驱动装置(ZL)包括:底座(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臂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装料驱动装置(ZL)包括:翻转架(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翻转架(101)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翻转驱动机构(104)包括:翻转支架(104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驱动装置(zl)上配置有称重传感器(g),该称重传感器(g)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称重传感器(g)与控制器配合,用于检测每个装填工位是否为空闲状态,以及装料驱动装置(zl)上载有物料装载箱(a)并在装填垃圾过程中,用于检测物料装载箱(a)内装填垃圾的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装填工位为空闲状态下,控制器控制行车(h)离该行车(h)最近的装填工位移动,并向该装填工位释放空的物料装载箱(a),或者从该装填工位中将已装填好垃圾的物料装载箱(a)转移到转运车(z)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梭式垃圾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站内设有堆箱区(k),吊装区(x)位于压缩区域(y)的一侧,堆箱区(k)位于装料驱动装置(zl)的一侧或两侧,或者堆箱区(k)位于压缩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鹤烽王益骆耀陈姣吕娟妮
申请(专利权)人:瑞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