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4899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混凝土原料组分包括,再生粗骨料961~989份,细骨料638~672份,水泥244~267份,粉煤灰61~67份,硅粉19~23份,矿粉80~89份,聚丙烯纤维0.34~0.51份,减水剂2.01~2.25份,引气剂0.01~0.07份,分散剂0.1~0.6份,水159~17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纤维,复掺粉煤灰、硅粉、矿粉一同加入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基体内构成三维网状结构,阻止了基体中原有缺陷的扩展,提高了基体抗变形的能力,有效缓解了混凝土的冻胀开裂,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盐冻损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到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为缓解建筑拆除固废数量和砂石资源需求量逐年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将废弃混凝土生产的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制备混凝土,可有效减少建筑物的二次修缮或重建,达到节约天然砂石等资源的目的,提升资源利用率。

2、在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且多为盐碱环境,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氯盐侵蚀和冻融破坏的共同作用,这一作用加快了混凝土性能的恶化,在氯盐和冻融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往往未达到设计服役年限就破坏失效,耐久性严重不足,其使用寿命常常低于设计寿命。因此提高混凝土在氯盐冻融环境下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混凝土原料组分包括,

5、再生粗骨料961~989份,细骨料638~672份,水泥244~267份,粉煤灰61~67份,硅粉19~23份,矿粉80~89份,聚丙烯纤维0.34~0.51份,减水剂2.01~2.25份,引气剂0.01~0.07份,分散剂0.1~0.6份,水159~173份。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再生粗骨料为gb/t25177—2010规定的ⅱ类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20mm。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粒径小于4.75mm,细度模数为2.3~2.6。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所述硅粉中sio2含量≥98.7%,氯离子含量≤0.01wt%;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烧失量≤1.0%。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矿粉的组分包括sio2、cao、al2o3、fe2o3、mgo。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为12mm,固含量为40%,ph为6.3,氯离子含量≤0.03wt%。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减水剂为氨基硫磺系减水剂,减水效率为25%;所述引气剂为皂苷类引气剂;所述分散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的重量与所述水泥、粉煤灰、硅粉、矿粉的总重量的质量比为1:0.34~0.39。

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15、再生粗骨料、细骨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继续搅拌25~35s;

16、水泥、粉煤灰、硅粉、矿粉混合均匀后,加入搅拌机中搅拌25~35s,再加入水继续搅拌25~35s;

17、将分散液、减水剂和引气剂加入搅拌机中搅拌50~65s,搅拌均匀得到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

18、其中,所述分散液包括分散剂和聚丙烯纤维。

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次加入水的用量为总用水量的10~25%;所述第二次加入水的用量为总用水量的40~55%。

20、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纤维,复掺粉煤灰、硅粉、矿粉一同加入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基体内构成三维网状结构,阻止了基体中原有缺陷的扩展,提高了基体抗变形的能力,有效缓解了混凝土的冻胀开裂,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盐冻损伤能力,获得的混凝土,其坍落度大于160mm,28d抗压强度大于44mpa,28d劈裂抗拉强度大于4.4mpa,28d抗折强度大于5mpa,力学性能较佳;盐冻循环400次后,其抗压强度大于40mpa,28d劈裂抗拉强度大于4mpa,其质量损失率小于2%,相对动弹性模量大于80%,氯离子快速迁移系数小于2×10-12m2/s,抗盐冻性能较好,满足盐冻地区结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原料组分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为GB/T25177—2010规定的Ⅱ类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粒径小于4.75mm,细度模数为2.3~2.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所述硅粉中SiO2含量≥98.7%,氯离子含量≤0.01wt%;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烧失量≤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的组分包括SiO2、CaO、Al2O3、Fe2O3、Mg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为12mm,固含量为40%,Ph为6.3,氯离子含量≤0.03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氨基硫磺系减水剂,减水效率为25%;所述引气剂为皂苷类引气剂;所述分散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重量与所述水泥、粉煤灰、硅粉、矿粉的总重量的质量比为1:0.34~0.39。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入水的用量为总用水量的10~25%;所述第二次加入水的用量为总用水量的40~5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原料组分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为gb/t25177—2010规定的ⅱ类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粒径小于4.75mm,细度模数为2.3~2.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所述硅粉中sio2含量≥98.7%,氯离子含量≤0.01wt%;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烧失量≤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冻循环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的组分包括sio2、cao、al2o3、fe2o3、mg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华张桂花鲁龙钊
申请(专利权)人:瑞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