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54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包括地基,地基上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与地基之间设有若干个促振机构,支撑座的顶部连接有炒制箱体,炒制箱体内部设有炒制苦荞麦的通道,通道内部设有炒制筒,炒制筒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通道的内壁转动连接,炒制筒的另一端贯穿通道并位于炒制箱体的外部,炒制筒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炒制筒的外壁均布并且连接有若干个炒制铲,通道一端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通道另一端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料口,支撑座的底部均布并且连接有若干个振动电机,炒制箱体顶部设有若干个与通道内部连通的排气孔,解决了现有苦荞麦炒制过程中难以充分炒制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苦荞麦炒制过程中混有苦荞麦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苦荞茶制作的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


技术介绍

1、苦荞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干化荞麦、炒干苦荞、喷洒凉水、壳仁分离、烘干,其中干化荞麦是在低温浸泡结束后,用脱水机将苦荞麦水分脱去,并迅速用强风将苦荞表面水分风干,其中现有炒干苦荞的步骤为:将蒸熟的苦荞放入可调温的炒制设备,从高到低逐步调温,并匀速翻动炒干,使苦荞中水分快速挥发,然后快速升温,但现有苦荞麦炒制过程中由于部分苦荞麦位于炒制设备的底部,导致炒制过程中难以对底部的苦荞麦进行充分的翻动,进而导致底部的部分苦荞麦难以进行充分的炒制,进而导致苦荞茶下一步制作过程中难以进行充分的壳仁分离,并且苦荞麦炒制过程中部分苦荞麦的外壳脱落,苦荞麦外壳与苦荞麦混合在一起导致苦荞麦难以进行充分的炒制,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设置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包括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地基(1),地基(1)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座(2),支撑座(2)与地基(1)之间设有若干个促振机构,促振机构的上端面分别与支撑座(2)底部的四角处连接,支撑座(2)的顶部连接有炒制箱体(3),炒制箱体(3)内部设有炒制苦荞麦的通道(4),通道(4)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炒制筒(5),炒制筒(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通道(4)的内壁转动连接,炒制筒(5)的另一端贯穿通道(4)并位于炒制箱体(3)的外部,炒制筒(5)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炒制筒(5)的外壁均布并且连接有若干个炒制铲(6),通道(4)一端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通道(4)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地基(1),地基(1)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座(2),支撑座(2)与地基(1)之间设有若干个促振机构,促振机构的上端面分别与支撑座(2)底部的四角处连接,支撑座(2)的顶部连接有炒制箱体(3),炒制箱体(3)内部设有炒制苦荞麦的通道(4),通道(4)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炒制筒(5),炒制筒(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通道(4)的内壁转动连接,炒制筒(5)的另一端贯穿通道(4)并位于炒制箱体(3)的外部,炒制筒(5)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炒制筒(5)的外壁均布并且连接有若干个炒制铲(6),通道(4)一端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通道(4)另一端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料口,支撑座(2)的底部均布并且连接有若干个振动电机(7),炒制箱体(3)顶部设有若干个与通道(4)内部连通的排气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促振机构包括支撑柱(9)、压缩弹簧(10),支撑柱(9)的下端面均与地基(1)的上端面连接,支撑柱(9)的上端面均与压缩弹簧(10)的一端连接,压缩弹簧(10)的另一端均与支撑座(2)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动功能的苦荞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台(11),固定台(11)与支撑座(2)的上端面连接,固定台(11)的上端面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辉鳌陈淮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