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74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47
本技术公开了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的两侧连接有多根支撑第一输送机的支撑架,第一输送机的末端下方设置有喷雾框,喷雾框的顶面及底面均完全开口,喷雾框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每个雾化喷头均通过软管连通有冷水水源,喷雾框通过多根水平放置的连接柱与相邻的支撑架连接固定,连接柱均匀分布在喷雾框的两侧,第一输送机末端的竖直投影位于喷雾框顶面上,第一输送机的上方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刮板,刮板与两侧的支撑架连接固定,刮板的底边与第一输送机的宽边平行并且刮板的底边长度大于或是等于第一输送机的宽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需要用到的操作人员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苦荞麦膨胀装置,具体涉及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苦荞茶制作工艺中在苦荞麦炒干后需要向苦荞麦均匀喷洒凉水,使苦荞麦表面壳迅速膨胀,致使苦荞外表硬壳与麦仁由于不同膨胀系数而使得壳与仁开始分离。

2、目前向苦荞麦均匀喷洒凉水时,就是人工手持喷水管向苦荞麦喷洒凉水,喷水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人员辅助翻料,边喷边翻才能够使苦荞麦均匀润湿;对于处理大量的苦荞麦来讲,人工边喷边翻,不仅需要多人协助,耗费人力多,而且长时间的人工喷水、翻料,操作工不仅累还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向苦荞麦均匀喷洒凉水时,需要多人协助边喷边翻,处理大量苦荞麦时,不仅费时费力,还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的两侧连接有多根支撑第一输送机的支撑架,第一输送机的末端下方设置有喷雾框,喷雾框的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1),第一输送机(1)的两侧连接有多根支撑第一输送机(1)的支撑架(5),第一输送机(1)的末端下方设置有喷雾框(2),喷雾框(2)的框体为竖直放置的矩形框,喷雾框(2)的顶面及底面均完全开口,喷雾框(2)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3),每个雾化喷头(3)均通过软管(4)连通有冷水水源,喷雾框(2)通过多根水平放置的连接柱(6)与相邻的支撑架(5)连接固定,连接柱(6)均匀分布在喷雾框(2)的两侧,第一输送机(1)末端的竖直投影位于喷雾框(2)顶面上,第一输送机(1)的上方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刮板(7),刮...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1),第一输送机(1)的两侧连接有多根支撑第一输送机(1)的支撑架(5),第一输送机(1)的末端下方设置有喷雾框(2),喷雾框(2)的框体为竖直放置的矩形框,喷雾框(2)的顶面及底面均完全开口,喷雾框(2)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3),每个雾化喷头(3)均通过软管(4)连通有冷水水源,喷雾框(2)通过多根水平放置的连接柱(6)与相邻的支撑架(5)连接固定,连接柱(6)均匀分布在喷雾框(2)的两侧,第一输送机(1)末端的竖直投影位于喷雾框(2)顶面上,第一输送机(1)的上方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刮板(7),刮板(7)与两侧的支撑架(5)连接固定,刮板(7)的底边与第一输送机(1)的宽边平行并且刮板(7)的底边长度大于或是等于第一输送机(1)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凉水喷洒的苦荞麦表面壳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框(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送机(8),第二输送机(8)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机(1)的输送方向平行,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辉鳌陈淮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