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中大肠菌群分离富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248 阅读:29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调味品中大肠菌群分离富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调味品样品;2)将样品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5~40倍,得到稀释溶液,加入助滤剂;3)将稀释溶液以真空过滤法滤过28~32μm的一级滤膜;4)取滤后液过0.2~0.45μm的二级滤膜;5)用无菌生理盐水多次洗涤二级滤膜,大肠菌体截留在二级滤膜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味品中大肠菌群分离富集方法,采用分级过滤,同时添加助滤剂,对菌体友好,能够快速分离菌体并且不会影响大肠菌群的活性,保证蚝油、黄豆酱等调味品中大肠菌群的高效快速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味品中大肠菌群分离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调味品样品;  2)将样品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5~40倍,得到稀释溶液,加入助滤剂;  3)将稀释溶液以真空过滤法滤过28~32μm的一级滤膜;  4)取滤后液过0.2~0.45μm的二级滤膜;  5)用无菌生理盐水多次洗涤二级滤膜,大肠菌体截留在二级滤膜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守雷缪素娜邓少雅吴俊黄文彪潘思轶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百度蜘蛛] 2015年01月20日 01:22
    大肠埃希氏菌(E.coli)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