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次黄嘌呤均四苯甲酸混合配体铜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068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次黄嘌呤碱基和均四苯甲酸混合配体的三维铜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u2(hypH)0.5(H2O)0.5(btec)].1.5H2O,其中的hypH是次黄嘌呤碱基,btec是均四苯甲酸的四价阴离子。配合物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产率较高,重现性好。该配合物是第一例含有次黄嘌呤碱基的三维铜配位聚合物,并具有铁磁体的特征,可以作为磁性油墨、信息记录、磁感应、航天和微波等材料的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及分子基磁体领域,特别是含有次黄嘌呤碱基 的高维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配位聚合物是第一个含有次黄嘌呤碱基和均四 苯甲酸配体的三维铜配位聚合物,其磁学性质使其可以作为分子基磁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设计和合成具有高维有序的空间结构和优良的理化性能的分子基材料已 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游效曾,分子材料_光电功能化合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朱道本,功能材料化学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洪茂春,陈荣,梁文平,21世纪 的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5 ;Larsson, K. Molecule-Based Materials :TheStructural Network Approach, Elsevier B. V. ;Amsterdam,2005)。与传统的无机材料相比,当有机 配体和无机阳离子聚集成固体时,原子的排列次序以及连接方式对体系的功能有极大的 影响。作为分子基材料的一个分支,分子基磁体涉及化学、物理、材料和生命科学等诸多 学科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分子体系中自旋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及其机理,揭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下述化学通式的三维次黄嘌呤均四苯甲酸混合配体铜配位聚合物:[Cu↓[2](hypH)↓[0.5](H↓[2]O)↓[0.5](btec)].1.5H↓[2]O;其中hypH是次黄嘌呤碱基,btec是均四苯甲酸的四价阴离子,其分子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军刘正宇杨恩翠刘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