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形双模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63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57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T形双模喷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后端设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包括第一进水道及第二进水道;所述主体侧部设有与第一进水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及与第二进水道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的出水朝向与主体前后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通断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主体前端端部。本技术具有可实现终端冷热水出水模式切换及纯水出水控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形双模喷头。


技术介绍

1、喷头作为卫浴配件,常应用于抽拉龙头上,而一般的抽拉龙头仅具备冷热水混合输出功能,而后通过抽拉管与喷头连接,为方便使用,喷头设有两个通过位于喷头上的控制阀控制择一通断的出水口,一般为中间的起泡器出水及环绕起泡器设置的环形出水;后来随着净水器的推广,对市场上的抽拉龙头的功能也提出了要求,除了日常出水之外,还需具备出纯净水的功能,但是纯净水的控制阀一般直接设置在抽拉龙头的主体上,而非喷头上,这就导致在抽拉状态下,使用者必须一只手握持喷头,另一只手去要放下手中待清洗的物品后才能去控制位于抽拉龙头的主体上的纯净水控制阀,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终端冷热水出水模式切换及纯水出水控制的t形双模喷头。

2、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形双模喷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后端设有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包括第一进水道及第二进水道;所述主体侧部设有与第一进水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及与第二进水道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的出水朝向与主体前后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通断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主体前端端部。

3、上述结构中,进水接口用于连接抽拉龙头的抽拉软管,抽拉软管中心设有纯水管,日常使用时,抽拉龙头上的冷热水控制阀控制冷热水混合后使冷热水从抽拉软管内壁与纯水管外壁之间的间隙流过并进入第二进水道;纯水管则与第一进水道连接,在需要使用纯净水时,直接按压第一控制阀即可使纯净水从第一出口流出;由于控制纯净水的第一控制阀位于主体上,而非抽拉龙头上,因此在手握主体的同时可直接去控制纯净水的通断大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同时位于主体前端的第一控制阀也方便按压操作,使用更为灵活。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出口包括主出口及副出口,所述第二进水道与第二出口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及副出口择一连通的第二控制阀;所述主体前后方向为其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控制阀按压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同向;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往进水接口一侧的主体侧壁上,所述第二控制阀按压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垂直。

5、上述结构中,主出口及副出口分别对应不同的混合水出水模式,第二控制阀用于切换主出口及副出口;第二控制阀的按压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垂直,即朝向主体的径向方向,握于手中时方便按压及着力。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为常闭状态;所述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为常开状态,所述第二进水道与副出口为常闭状态。

7、上述结构中,保证纯净水在需要使用时才对其进行开启,也能保证抽拉龙头上的冷热水控制阀在开启时就能使水从主出口流出。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弹跳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按压阀。

9、上述结构中,弹跳阀为按压一次导通,在按压一次截止,方便控制纯净水的持续性输出减少手部疲劳感;按压阀下压前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导通,第二进水道与副出口截止,按压阀下压后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截止,第二进水道与副出口导通,方便根据用水需求来快速切换。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出口位于主出口中心,所述副出口围绕主出口设置。

11、上述结构中,使第一出口、主出口及副出口呈现同心式出水,体积更为紧凑,在非抽拉状态下适用于整体呈7字形的抽拉龙头便于向下出水。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翘板按钮及套于主体外部的壳体,所述翘板按钮一端与主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摆动端与第二控制阀的阀杆适配;所述主体前端端部设有与第一控制阀的阀杆相连的弹跳按帽。

13、上述结构中,翘板按钮及弹跳按帽可提高按压时的舒适度。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设有水套筒,所述第一出口、主出口及副出口安装于主体上并位于水套筒内。

15、上述结构中,主体安装至壳体内后,将第一出口、主出口及副出口从水套筒内置入并与主体对接,实现主体与壳体之间的固定。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包括彼此对接的前体及后体,所述进水接口及第二控制阀位于后体上,所述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及第一控制阀位于前体上。

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道经后体到达前体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主出水道及副出水道连通至前体的主出口及副出口。

18、上述结构中,主体分为前体及后体,方便注塑生产并抽芯形成水道。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进水接口用于连接抽拉龙头的抽拉软管,抽拉软管中心设有纯水管,日常使用时,抽拉龙头上的冷热水控制阀控制冷热水混合后使冷热水从抽拉软管内壁与纯水管外壁之间的间隙流过并进入第二进水道;纯水管则与第一进水道连接,在需要使用纯净水时,直接按压第一控制阀即可使纯净水从第一出口流出;由于控制纯净水的第一控制阀位于主体上,而非抽拉龙头上,因此在手握主体的同时可直接去控制纯净水的通断大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同时位于主体前端的第一控制阀也方便按压操作,使用更为灵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形双模喷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后端设有进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包括第一进水道及第二进水道;所述主体侧部设有与第一进水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及与第二进水道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的出水朝向与主体前后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通断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主体前端端部;所述第二出口包括主出口及副出口,所述第二进水道与第二出口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及副出口择一连通的第二控制阀;所述主体前后方向为其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控制阀按压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同向;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往进水接口一侧的主体侧壁上,所述第二控制阀按压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为常闭状态;所述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为常开状态,所述第二进水道与副出口为常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弹跳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按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位于主出口中心,所述副出口围绕主出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翘板按钮及套于主体外部的壳体,所述翘板按钮一端与主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摆动端与第二控制阀的阀杆适配;所述主体前端端部设有与第一控制阀的阀杆相连的弹跳按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水套筒,所述第一出口、主出口及副出口安装于主体上并位于水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彼此对接的前体及后体,所述进水接口及第二控制阀位于后体上,所述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及第一控制阀位于前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道经后体到达前体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主出水道及副出水道连通至前体的主出口及副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形双模喷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后端设有进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包括第一进水道及第二进水道;所述主体侧部设有与第一进水道连通的第一出口及与第二进水道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的出水朝向与主体前后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通断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主体前端端部;所述第二出口包括主出口及副出口,所述第二进水道与第二出口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及副出口择一连通的第二控制阀;所述主体前后方向为其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控制阀按压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同向;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往进水接口一侧的主体侧壁上,所述第二控制阀按压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道与第一出口为常闭状态;所述第二进水道与主出口为常开状态,所述第二进水道与副出口为常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t形双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世柱翁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亿胜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