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单粒种子根鞘内源β-甘露聚糖酶活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289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39
一种玉米单粒种子根鞘内源β‑甘露聚糖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作业:(1)种子发芽;(2)样品收集;(3)样品保存;(4)凝胶制作;(5)酶液提取;(6)水解反应;(7)显色反应;(8)信息采集;(9)标曲制作;(10)定量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实用推广价值高,在种子生物学研究、实现良种化和种子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科学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玉米单粒种子根鞘内源β-甘露聚糖酶活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种子萌发始于静态的吸胀作用,然后种子胚轴伸长,最终被覆物破裂胚根伸出完成种子萌发。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能否完成种子(包括果实)萌发关键取决于下述两种相反作用力下的平衡状态:胚轴(包括胚根-下胚轴生长区)的生长潜力和种子覆盖层(包括胚乳、种皮和果皮)的力学限制。不同种子组分之间的相互力学作用是从种子发育到萌发完成的关键因素,生物力大小变化往往伴随着组织内各种生理生化变化。

2、种子作为重要的植物系统,其细胞壁的松弛和各种覆盖层的弱化均介导调节胚的生长和胚根的伸出。胚乳弱化是胚根伸出的先决条件,胚乳弱化现象在辣椒、番茄、甜瓜、咖啡、独荇菜等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我们团队对该方向也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the seed biology place,http://www.seedbiology.de/index.html)。相关研究表明种子珠孔胚乳弱化受环境和激素调节,涉及细胞壁重塑蛋白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质外体活性氧的产生等因素(stein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单粒种子根鞘内源β-甘露聚糖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作业:(1)种子发芽;(2)样品收集;(3)样品保存;(4)凝胶制作;(5)酶液提取;(6)水解反应;(7)显色反应;(8)信息采集;(9)标曲制作;(10)定量计算。所述作业(1)中,对玉米种子进行纸间发芽;所述作业(2)中,采取“萌发事件发生率+萌发时间”的方式记录取样时间点,采用“横竖切”和“多次轻压”方式进行根鞘组织分离;所述作业(3)中,利用微量滴定板或微量离心管进行根鞘组织低温保存;所述作业(4)中,经配制孵育缓冲液、加入半乳甘露聚糖底物和琼脂糖、加热倒皿、精细打孔等操作,完成凝胶检测板的制作;所述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单粒种子根鞘内源β-甘露聚糖酶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作业:(1)种子发芽;(2)样品收集;(3)样品保存;(4)凝胶制作;(5)酶液提取;(6)水解反应;(7)显色反应;(8)信息采集;(9)标曲制作;(10)定量计算。所述作业(1)中,对玉米种子进行纸间发芽;所述作业(2)中,采取“萌发事件发生率+萌发时间”的方式记录取样时间点,采用“横竖切”和“多次轻压”方式进行根鞘组织分离;所述作业(3)中,利用微量滴定板或微量离心管进行根鞘组织低温保存;所述作业(4)中,经配制孵育缓冲液、加入半乳甘露聚糖底物和琼脂糖、加热倒皿、精细打孔等操作,完成凝胶检测板的制作;所述作业(5)中,利用提取缓冲液收集样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勤江绪文岳海旺格哈德·洛伊布纳蒂娜·施泰因布雷彻赵延明鲁苗苗贾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