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植物耐涝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7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植物耐涝中的应用。我们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构建在表达载体中,并将表达载体转入植物细胞,使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由转化的植物细胞再生的转基因植物产生了耐涝性。尤其是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转入旱生植物并表达后,其耐涝性显著增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用途,更具体涉及一种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耐涝性的用途。
技术介绍
一些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O2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现在已在细菌、酵母、植物和动物中都有发现。所有的血红蛋白有一个共同点即含有一个结合铁离子的血红素群,负责与氧的结合。植物、动物及细菌性血红蛋白可能由同一个最原始的血红球蛋白演变而来,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植物和动物血红蛋白的分化大约在9亿-14亿年前。而氨基酸序列数据显示大肠杆菌和酵母黄素血红蛋白是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血红蛋白,这两种生物的血红蛋白至少在18亿年前就已分化。植物界中,最早是KUBO于1939年在豆科植物固氮根瘤中发现豆血红蛋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植物界中就象动物界一样普遍存在着血红蛋白和非共生血红蛋白两大类,前者包括豆科植物根瘤共生血红蛋白。共生血红蛋白只存在于固氮的根瘤中,其它器官和其它非氮植物中不存在,主要功能是加强O2的运输,一方面使固氮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用于自身在固氮过程中的增殖,另一方面又要确保O2敏感的固氮酶隔绝O2,所以共生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O2的运输及其再分配。非共生血红蛋白与O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植物耐涝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植物耐涝中的应用。2.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烟草耐涝中的应用。3.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应堂梁述平汪杏芬杨礼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