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载波控制MAG/MIG焊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255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基于数字载波控制MAG/MIG焊机控制系统,由送丝板系统与主控板系统构成,送丝板系统与主控板系统之间通过载波线相连,送丝板系统中有程控电路与送丝电路,主控板系统中有引弧判断电路、空载给定电路与显示电路;送丝板系统还包括电压给定模块、第一单片机芯片和耦合电路模块,主控板系统还包括接收电路模块、前级解调模块、第二单片机芯片和数模转化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载波控制MAG/MIG(活性气体 保护焊/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逆变MAG/MIG焊机参数的遥控通过一根多芯的控制电缆实现,以逆变CO2 焊机为例,逆变CO2焊机的六芯控制电缆分别完成气阀、送丝电动机驱动、点动送丝、焊枪开 关开闭、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给定信号的传输。在造船和高层建筑上使用时,大量的电缆容 易缠结,焊工的拖拽、钢板的掉落砸击也经常导致断线,故障率较高,并且维修较为困难,维 修成本高,焊接控制电缆的脆弱易断,已经成为了焊机常见的故障之一。为解决控制线的问题,陆续出现了一些其它方式的参数调节手段,如利用空载电 压调节参数、利用无线电波传输焊接参数,但这些方式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利用空载电压 实现的调制不能调制MAG/MIG焊机全部焊接参数,且只能实现焊前调节;利用无线电波进 行参数遥控的焊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控制电缆的问题,但由于管道、狭小金属空间所具 有屏蔽作用,实际上并不适合特定场所的焊接。近年来,一些焊机采用了载波控制方式来调 节焊接参数,但载波控制依然不够稳定,干扰较大,容易造成焊接电压不稳、引弧成功地低、 焊缝成型差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载波控制系统,整个系 统由弧焊电源系统与送丝机系统构成,弧焊电源与送丝机之间通过一根数字载波线相连, 数字载波线给送丝机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载波信号也通过数字载波线传输,通过焊接电 缆正端构成回路。取消以往载波焊机模拟控制的调制解调系统,在单片机控制的逆变MAG/ MIG焊机基础上,增加一些很小的电路模块就可以实现载波控制。将载波线包裹在屏蔽线 内,隔绝传输过程中的干扰。解决了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控制电缆难于移动、易损坏、恶劣电 磁环境下由于干扰而造成的信号传输不良等问题,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仍然可以实现MAG/ MIG焊机所有焊接参数的遥控调节。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载波控制MAG/MIG焊机控制系统,由送丝板系统与主控板系统构 成,送丝板系统与主控板系统之间通过载波线相连,送丝板系统中有程控电路与送丝电路, 主控板系统中有引弧判断电路、空载给定电路与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送丝板系统还包 括电压给定模块、第一单片机芯片和耦合电路模块,主控板系统还包括接收电路模块、前级 解调模块、第二单片机芯片和数模转化电路,其中电压给定模块依次串接第一单片机芯片 和耦合电路模块,单片机芯片与程控电路与送丝电路双向连接,接收电路模块依次串接前 级解调模块、单片机芯片和数模转化电路,第二单片机芯片分别与引弧判断电路、空载给定 电路双向连接,引弧判断电路连接到显示电路,耦合电路模块通过载波线相连接收电路模块。所述电压给定模块由电阻Rl、R2、R3、R4、R5,可变电阻Rw、R/,芯片LM324和 ⑶4053组成,电阻R4 —端接+15V电源,另一端接电阻R2与电阻R5 —端,电阻R5另一端 接地,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3及芯片LM324的同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另一端接芯片 LM324的输出端、芯片⑶4053的15脚和第一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可变电阻RW —端连芯 片⑶4053的2号脚,另一端连电阻Rl —端和可变电阻Rw'另一端,可变电阻R/ —端连芯 片⑶4053的1号脚,电阻Rl的另一端接至芯片LM324的反相输入端与电容Cl的一端,电 容Cl的另一端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耦合电路模块由三极管Q10、电阻R65、电容C22、电阻R7、三极管Q2和电容C3 组成,三极管QlO的集电极接电阻R65、电容C22—端,电阻R65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开关电路 与送丝电机电源部分相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7 —端,三极管 Q2发射极与电阻R7另一端连接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至送丝电路(8)与电容C3 — 端,电容C3另一端接接收电路模块(9)。所述接收电路模块由电感Li、电容C59、C41、电阻R52、二极管D9、D6、电容C20组 成,电感Ll上有两个同磁芯的线圈,其中一个的一端接保险丝SFl和载波线,另一端接电容 C59,电容C59另一端接地,另一个的一端接电阻R52、电容C41 一端,另一端与电容C41的 另一端、二极管D9的阴极、D6的阳极、电容C20 —端相连接地,电阻R52另一端接二极管D9 的阳极、D6的阴极、电容C20另一端。所述前级解调模块(10)由芯片KA567、电容C36、C37、C39、C40、C44、电阻R37、 R53、可变电阻VR3组成,电容C36 —端与芯片KA567的3脚相连,电容C36另一端与接收电 路模块输出端连接,电容C37 —端与芯片KA567的2号脚相连,电容C37另一端接地,电阻 R53 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芯片KA567的8号脚、第二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可变电阻 VR3 一端与电阻R37 —端相连,另一端与芯片KA567的5脚和可变电阻VR3中间端相连,电 阻R37另一端接电容C44 一端与芯片KA567的6号脚,电容C4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KA567 的7号脚也接地,电容C39与电容C40并联,一端接地,一端接芯片KA567的1号脚。所述载波线被包裹在金属屏蔽网内,载波线与金属屏蔽网之间有绝缘层,金属屏 蔽网外面有绝缘层。本技术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避免了六芯控制电缆 的断线、缠线故障,焊接电压稳定,引弧成功率高,焊缝成型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焊机整机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数字载波控制MAG/MIG焊机控制系统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送丝机上的遥控板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焊接电源内部主控板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的载波线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数字载波控制逆变MAG/MIG焊机,由弧焊电源、送丝机组成。 焊接电缆的正端连接弧焊电源与送丝机,作为送丝机遥控板的地线。载波线中有稳定的直 流电压,给送丝机及遥控板提供电源,载波信号亦由此线传输。如图2所示,控制系统由送丝板系统1、主控板系统2和载波线3组成,送丝板系统 1对应为图1中的送丝机内部电路系统,主控板系统2对应为图1中的焊接电源内部电路 框图,载波线3对应为图1中的载波线,送丝板系统1与主控板系统2通过载波线3相连。 送丝板系统1由电压给定模块4、单片机芯片5、耦合电路模块6、程控电路7、送丝电路8等 部分组成,电压给定信号经电压给定模块4后输入到单片机芯片5进行调制,程控电路7、 送丝电路8以单片机芯片5为核心组成外围电路,进行焊接程序控制与送丝控制。单片机 芯片5的输出端与耦合电路模块6相连,耦合电路模块6将调制后的数字脉冲信号耦合到 载波线3上。主控板系统2由接收电路模块9、前级解调模块10、单片机芯片11、数模转化 电路12、引弧判断电路13、空载给定电路14、显示电路15等组成。载波线3传输的信号接 入接收电路模块9,9的输出端接前级解调模块10进行前级解调,解调后输入到单片机芯片 11进行后级解调。引弧判断电路13与空载给定电路14以单片机芯片11为核心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数字载波控制MAG/MIG焊机控制系统,由送丝板系统(1)与主控板系统(2)构成,送丝板系统(1)与主控板系统(2)之间通过载波线(3)相连,送丝板系统(1)中有程控电路(7)与送丝电路(8),主控板系统(2)中有引弧判断电路(13)、空载给定电路(14)与显示电路(15);其特征在于:送丝板系统(1)还包括电压给定模块(4)、第一单片机芯片(5)和耦合电路模块(6),主控板系统(2)还包括接收电路模块(9)、前级解调模块(10)、第二单片机芯片(11)和数模转化电路(12),其中电压给定模块(4)依次串接第一单片机芯片(5)和耦合电路模块(6),单片机芯片(5)与程控电路(7)与送丝电路(8)双向连接,接收电路模块(9)依次串接前级解调模块(10)、单片机芯片(11)和数模转化电路(12),第二单片机芯片(11)分别与引弧判断电路(13)、空载给定电路(14)双向连接,引弧判断电路(13)连接到显示电路(15),耦合电路模块(6)通过载波线(3)相连接收电路模块(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臣富向明常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