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45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包含:一第一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一第二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以及一第三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边分别各具有一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板体及该第三板体的厚度,该延伸部具有一勾部,该勾部突出于该延伸部的两端的至少一个,该第一板体的侧边缘也具有该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一板体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线架结构也可以包括有两个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板体上各具有延伸部及勾部,以避免与该绝缘件产生有纵向或横向的位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分离式的导线 架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为光源的灯具在发展上日益 进步,其具有高亮度、省电、环保、使用寿命较长等的优点,现今已逐渐取代传统的灯泡,而 广泛地运用于灯具的照明装置。而影响LED输出光通量的因素,除了 LED芯片的尺寸大小外,其散热的能力也是一 项相当重要的因素。由于LED于发光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热量的产生,而热量的累积会使温 度逐渐的升高,过高的温度则会使LED的发光效能明显下降,进而造成LED的使用寿命会有 缩短的现象。因此,LED在应用上必须要有散热结构的设置,以提供LED能在适当的温度下 运作。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有一第一电极板10及一 第二电极板12。该第一电极板10及该第二电极板12可相隔放置,其中该第一电极板10上 更可搭载有一发光二极管芯片14。此现有技术以左右电极式发光二极管芯片为例,该发光 二极管芯片14可通过两导线16分别与该第一电极板10及该第二电极板12形成电性连结。 而当该发光二极管芯片14于运作时即会产生热量。此时,可由该第一电极板10来吸收热 量,以确保该发光二极管芯片14不会有过热的现象。但,事实上电性连结该第一电极板10 与该发光二极管芯片14的该导线16将容易因温度提高而有增加电阻的情况发生。因此, 最后将会降低该发光二极管芯片14的运作效率。再者,因为该第一电极板10的热量累积 到置于温度过高,易造成有邻近而接触到该第一电极板10的封装塑料(图未示)的结构强 度降低。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一,图3为另一现有技 术的立体示意图二。图中,包括有一第一板体20、一第二板体22、一第三板体24及一绝缘 件26,该第二板体22及该第三板体24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板体20的左右两侧边,而该绝缘 件26则是利用射出成型方式与该些板体结合。再者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8可设置于该第一 板体20上,且该发光二极管芯片28另可通过两导线29与该第二板体22及该第三板体24 形成电性连结,于运作时则可形成所谓电热分离的样式。然而,业界发现前述两现有技术的 该些板体与该绝缘件26虽形成结合,但常会有该些板体与该绝缘件26产生剥离的现象。有鉴于现有技术的各项问题,为了能够兼顾解决,本专利技术人基于多年研究开发与 诸多实务经验,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以作为改善上述缺点的实现方式与依 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新式的发4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板体,其 为导电导热的材质;一第二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以及 一第三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二板体与该 第三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边分别各具有一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二 板体及该第三板体的厚度,该延伸部具有一勾部,该勾部突出于该延伸部的两端的至少一 个,该第一板体的侧边缘也具有该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一板体的厚度。本技术另外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板 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一第二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 以及其中,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相对的一侧边分别各具有一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 度小于该第二板体及该第一板体的厚度,该延伸部具有一勾部,该勾部突出于该延伸部的 两端的至少一个。综上,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其包含 有三板体以及一绝缘件。三板体为导电导热材质并依序及间隔排列,三板体可分别定义为 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而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分别位于第一板体的两侧。其中, 该些板体分别各具有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些板体的厚度。且该延伸部具有一 勾部,该勾部突出于该延伸部的两端的至少一个。而该第一板体的侧边缘也具有该延伸部, 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一板体的厚度。藉以与绝缘件结合时避免有纵向或横向的位移 产生情况。承上所述,因依本技术的导线架结构,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1)此导线架结构可避免板体与绝缘件产生纵向或横向的移动。(2)此导线架结构的制作简单,不易造成过高的成本。为达到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现通 过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一;图3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为第一较佳实施例搭配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一;图7为第一较佳实施例搭配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8为第一较佳实施例搭配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三;图9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1为第二较佳实施例搭配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一;图12为第二较佳实施例搭配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二。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第一电极板12第二电极板14发光二极管芯片16 导线20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24第三板体26绝缘件28发光二极管芯片29 导线30第一板体300延伸部302 勾部32第二板体320延伸部322 勾部34第三板体340延伸部342 勾部40绝缘件42容置区50 罩体60发光二极管芯片7O 导线72 导线80第一板体800延伸部802 勾部82第二板体820延伸部822 勾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的实施例, 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 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图6为第一较佳实施例搭配 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一,图7为第一较佳实施例搭配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二,图8为第一较佳实 施例搭配罩体的剖面示意图三。图中,导线架结构包含有一第一板体30、一第二板体32、一第三板体34、一绝缘件40,并搭配有一罩体50及一发光二极管芯片60。 该第一板体30、该第二板体32及该第三板体34主要为可导电导热的材质所制成, 如铜材质等。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板体30、该第二板体32及该第三板体34可依序排列, 且之间具有间隔。其中,该第一板体30位于中央,而该第二板体32及该第三板体34则是 分别位于该第一板体30的相对两侧边。其中,该第二板体32与该第三板体34相对于该第 一板体30的一侧边分别各具有一延伸部320、340,且该延伸部320、340的厚度小于该第二 板体32及该第三板体34的厚度,以形成具有阶层的样式。再者,该延伸部320、340的两端 的至少一端可具有一勾部322、342,该勾部322、342主要于该延伸部320、340的端缘往外 突出,并突出于该第二板体32及该第三板体34的本体,而本实施例以两端均具有该勾部 322,342为例,但不依此为限制。而该第一板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  一第二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以及  一第三板体,其为导电导热的材质,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另一侧;  其中,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相对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边分别各具有一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板体及该第三板体的厚度,该延伸部具有一勾部,该勾部突出于该延伸部的两端的至少一个,该第一板体的侧边缘也具有该延伸部,且该延伸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一板体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胜瑞
申请(专利权)人:连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