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锤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229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锤消除装置,解决流体输送管道中产生的水锤问题,其结构包括连通管,缓冲器和流量调节阀,其中缓冲器由缓冲器外壳,缓冲活塞,缓冲弹簧,张力调整装置连接组成,缓冲器通过连通管及流量调节阀与管道易形成水锤的位置连通,连通管连接于易产生水锤的液体输送管道上方,连通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设置在连通管垂直连接于液体输送管道的连接点上方,流量调节阀位于液体输送管道上方,连通管平行于液体输送管道部分的中间位置连接缓冲器,缓冲器外壳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张力调整装置,张力调整装置内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张力调整装置内侧,缓冲器内部中间位置连接有缓冲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有效的消除水锤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锤消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管道输送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管道输送
的一种新型水锤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液体输送管道中,尤其是在距离远,扬程高,内壁光滑的管道中,当停泵或快速关闭阀门时,管内流体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移,在泵的出口或阀后产生低压区,形成负水锤,负压会造成管道塌陷或管件损坏;同时在阀前及负压区流体振荡返回的时,在泵的出口或阀前后产生正压区,形成正水锤

由水锤产生的瞬时压强可达管道额定工作压力的数十倍,这种大幅度压强振荡,可导致管道系统产生强烈振动或噪声,并可能破坏阀门及管件,水锤有极大的破坏性

[0003]目前常用于消除水锤的方法有几类:第一类为采用充气式水锤消除器,此类设备需要较复杂的压缩空气系统对装置内的空气腔进行充气保压,制作成本高,运行维护成本高,同时压缩空气腔仅靠活塞或气囊与管道内部液体隔开,存在泄漏内险,在少量渗漏时,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管道内流体污染,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第二类为延长停泵过程或缓闭阀门,此类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锤的形成概率,但对已形成的水锤无法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消除水锤装置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效果明显

成本低,不需要二次能源
(
电能

压缩空气等
)
且又安全有效的水锤消除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锤消除装置,易产生水锤的液体输送管道位于两端以连通方式连接一个并行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位于两侧连通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连通管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筒状缓冲器外壳,所述外壳内横向动作的缓冲活塞

以及所述缓冲活塞两侧设置的缓冲弹簧;两侧的所述缓冲弹簧限定在所述缓冲器外壳内;所述缓冲活塞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缓冲器两侧腔体的通孔

[0006]优选方式下,两个所述缓冲弹簧位于缓冲器外壳外侧分别设置了连接弹簧端部的张力调整装置

[0007]优选方式下,所述张力调整装置为密闭方式穿设于所述缓冲器外壳壳体的转动杆,所述缓冲弹簧的弹簧丝绕于所述转动杆

通过转动杆的动作,可以调节弹簧张力

[0008]优选方式下,所述连通管为
n
字形管道

[0009]与现有消除水锤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不需要电能

压缩空气等二次能源,系统设计简单

成本低;在消除水锤过程中无其他介质参与,不存在污染系统介质的情况;结构简单

外形尺寸相对较小,空间利用率高;运行维护简单,可靠性高,消除水锤速度快

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器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所示标号为:连通管1;缓冲器外壳2;缓冲活塞3;缓冲弹簧4;张力调整装置5;流量调节阀6;负水锤区
A
;正水锤区
B。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根据图1与图2,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1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水锤消除装置包括:连通管1,缓冲器和流量调节阀
6。
[0015]连通管1连接于易产生水锤的液体输送管道上方,连通管1为
n
字形管道

[0016]连通管1上设置有2个流量调节阀
6。
[0017]流量调节阀6分别设置在连通管1垂直连接于液体输送管道的连接点上方,流量调节阀6位于液体输送管道上方

[0018]连通管1平行于液体输送管道的中间位置连接设置有缓冲器

[0019]如图2所示缓冲器由缓冲器外壳
2、
缓冲活塞
3、
缓冲弹簧4及张力调整装置5组成

[0020]缓冲器外壳2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张力调整装置5,张力调整装置5内连接有缓冲弹簧4,缓冲弹簧4两端分别连接于缓冲器中2个张力调整装置5内侧,缓冲器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活塞3,缓冲活塞3顶部连接于缓冲器外壳2顶部内侧,缓冲活塞3底部连接于缓冲器外壳2底部内侧

[0021]缓冲活塞3中间带有通孔

[0022]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0023]缓冲器通过连通管1及流量调节阀6与液体输送管道易形成水锤的位置连通,在正常工作时,缓冲活塞3两侧压力一致,同时缓冲器中存储一定量的介质,张力调整装置5可根据管道压力调整缓冲弹簧4张力

[0024]当水锤产生时,在液体输送管道内形成正水锤区
B
及负水锤区
A
,此时缓冲器内的介质在正

负水锤共同作用下,缓冲活塞3向低压区运动,介质会迅速流向低压区,同时高压区内介质通过连通管1进入缓冲器,在缓冲弹簧4及带有通孔的缓冲活塞3作用下消除冲击,介质通过缓冲活塞3上的通孔继续流向低压区

当管道内介质振荡时,高

低压区互换,该装置在多级缓冲的作用下可消除水锤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水锤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易产生水锤的液体输送管道位于两端以连通方式连接一个并行的连通管
(1)
,所述连通管
(1)
位于两侧连通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6)
;所述连通管
(1)
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筒状缓冲器外壳
(2)
,所述外壳内横向动作的缓冲活塞
(3)、
以及所述缓冲活塞
(3)
两侧设置的缓冲弹簧
(4)
;两侧的所述缓冲弹簧
(4)
限定在所述缓冲器外壳
(2)
内;所述缓冲活塞
(3)
上设置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管春霞徐鑫杨忠梁李晓辉姜名卿卢俊杰史本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大连造船厂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