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密闭舱室受限空间中的吸口(1)若干,每一吸口(1)分别连接到相应的吸口管路上,吸口管路向安全区域延伸并接入采样检测箱(2)的气体采样检测机构中;采样检测箱内还包括了吹扫机构和报警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精准的对密闭舱室受限空间内可能产生或泄漏的HC、C2H2、O2、CO2、H2S、CO等有毒、有害、可燃气体进行连续或间断抽吸输送到采样检测箱中进行目标气体浓度集中检测、分析和就地报警及时示警现场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立即实施停止作业,快速撤离等安全措施,避免火灾、爆炸以及人员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爆炸以及人员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爆炸以及人员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闭舱室受限空间有害气体检测设备设施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封闭舱室中和密闭舱室受限空间中通常会产生或者泄漏HC、C2H2、O2、CO2、H2S、CO等有毒、有害、可燃气体,传统的密闭舱室受限空间和封闭舱室的气体检测方式为每个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随身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在大的密闭舱室受限空间内检测时存在监测不准确、危害检测人员人身安全,增加了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精准的对密闭舱室受限空间内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目标气体浓度集中检测、分析和就地报警以及时疏散人群,避免火灾、爆炸以及人员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密闭舱室受限空间中的吸口若干,每一所述吸口分别连接到相应的吸口管路上,所述吸口管路向安全区域延伸并接入采样检测箱的气体采样检测机构中。所述样检测箱内还包括了吹扫机构和报警机构。
[0005]所述气体采样检测机构包括通过各支管路与每个所述吸口管路相连的总管,各所述的支管路上均对应设置了第一二位三通阀,所述总管的中部设置了转换阀。所述气体采样检测机构还包括所述总管位于转换阀的一侧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二二位三通阀、第一空气过滤器、采样泵、气水分离器、流量计、气体检测探头组,以及采样口。其中,所述气水分离器下部通过安装了放残节流阀和第三阻火器的管道接入位于安全区域的污水油气排放处。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还通过管道连接了标定气体。所述总管位于转换阀另一侧与所述总管位于转换阀的一侧的设置相同。
[0006]所述吹扫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空气管路,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管路在依次加装了第四手阀、第二过滤器和第二空气过滤器之后分为两路,第一路是依次安装了第一调压阀、第一二位二通阀后再通过各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分别接入各吸口所在管段的管路;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的阀前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第二路是安装了第二调压阀后通过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分别接入所述转换阀两侧的总管中。
[0007]所述报警机构包括第二压缩空气管路,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管路在依次加装了第五手阀、第三过滤器之后分成若干支路,每一支路分别连接了位于所述密闭舱室受限空间中的气笛,每一支路上均安装有第二二位二通阀。
[000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均为Y型过滤器。
[0009]优选的是,每一个所述吸口至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之间的管路上还依次设置了第一过滤器、第一手阀、第一阻火器。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
[0011]优选的是,所述气体检测探头组与采样口之间的管道上依次安装了第二阻火器和第二手阀。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手阀和所述第二手阀均为球阀。
[0013]优选的是,所述第三阻火器近所述安全区域的污水油气排放处的管道上安装了第三手阀,所述第三手阀为球阀。
[0014]优选的是,所述气体检测探头组包括碳氢气体探头、氧气气体探头、二氧化碳气体探头、乙炔气体探头。
[001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和所述采样泵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吸入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吸入压力表;所述气水分离器和流量计之间安装了第一节流阀。
[001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管路的第一路在所述第一调压阀和所述第一二位二通阀之间的位置处安装了低压反冲洗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管路的第二路在所述第二调压阀至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阀前的位置处安装了高压反冲洗压力传感器。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气体采样泵和多路采样管线精准的对密闭舱室受限空间内可能产生或泄漏的HC、C2H2、O2、CO2、H2S、CO等有毒、有害、可燃气体进行连续或间断抽吸输送到气体蔡阳箱中进行目标气体浓度集中检测、分析,通过设置的就地报警及时示警现场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立即实施停止作业,快速撤离等安全措施,避免火灾、爆炸以及人员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的流程图。
[0019]其中:1、吸口,2、采样检测箱,3、支管路,4、总管,5、第一二位三通阀,6、转换阀,7、第二二位三通阀,8、第一空气过滤器,9、采样泵,10、气水分离器,11、流量计,12、气体检测探头组,13、采样口,14、放残节流阀,15、第三阻火器,16、第一压缩空气管路,17、第四手阀,18、第二空气过滤器,19、第一调压阀,20、第一二位二通阀,21、流量调节阀,22、第二调压阀,23、第三二位三通阀,24、第二压缩空气管路,25、第五手阀,26、第三过滤器,27、气笛,28、第二二位二通阀,29、第二过滤器,30、第一过滤器,31、第一手阀,32、第一阻火器,33、第二阻火器,34、第二手阀,35、第三手阀,36、第一吸入压力传感器,37、第一吸入压力表,38、第一节流阀,39、第六手阀,40、第四二位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密闭舱室受限空间中的二十个吸口1,每一所述吸口1分别连接到相应的吸口管路上,所述吸口管路向安全区域延伸并接入采样检测箱2的气体采样检测机构中。图1中包括二十个吸口1。所述采样检测箱2内还包括了吹扫机构和报警机构。每一个所述吸口1至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5之间的管路上还依次设置了第一过滤器30、第一手阀31、第一阻火器32。所述第一过滤器30为Y型过滤器。
[0021]所述气体采样检测机构包括通过各支管路3与每个所述吸口管路相连的总管4,各
所述的支管路3上均对应设置了第一二位三通阀5,所述总管4的中部设置了转换阀6,该转换阀6将所述总管4连接的前十个吸口1和后十个吸口1分成了两组,所述总管位于转换阀6另一侧的设置与所述总管位于转换阀的一侧的设置相同。每一侧均通过如下结构实现气体采样检测:
[0022]所述气体采样检测机构还包括所述总管4位于转换阀6的一侧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一空气过滤器8、采样泵9、气水分离器10、流量计11、气体检测探头组12,以及采样口13;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8和所述采样泵9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吸入压力传感器36和第一吸入压力表37;所述气水分离器10和流量计11之间安装了第一节流阀38。所述转换阀6两侧的气体采样检测机构的所述第一节流阀38的阀后通过安装有第六手阀39和第四二位三通阀40的管路相连通,可以实现两组吸口的交换采样。
[0023]所述气体检测探头组12与采样口13之间的管道上依次安装了第二阻火器33和第二手阀34。所述气体检测探头组12包括碳氢气体探头、氧气气体探头、二氧化碳气体探头和乙炔气体探头。所述第一手阀31和所述第二手阀34均为球阀。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密闭舱室受限空间中的吸口(1)若干,每一所述吸口(1)分别连接到相应的吸口管路上,所述吸口管路向安全区域延伸并接入采样检测箱(2)的气体采样检测机构中;所述采样检测箱内还包括了吹扫机构和报警机构;所述气体采样检测机构包括通过各支管路(3)与每个所述吸口管路相连的总管(4),各所述的支管路(3)上均对应设置了第一二位三通阀(5),所述总管(4)的中部设置了转换阀(6);所述气体采样检测机构还包括所述总管位于转换阀(6)的一侧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一空气过滤器(8)、采样泵(9)、气水分离器(10)、流量计(11)、气体检测探头组(12),以及采样口(13);其中,所述气水分离器(10)下部通过安装了放残节流阀(14)和第三阻火器(15)的管道接入位于安全区域的污水油气排放处;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7)还通过管道连接了标定气体;所述总管(4)位于转换阀(6)另一侧与所述总管(4)位于转换阀(6)的一侧的设置相同;所述吹扫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空气管路(16),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管路(16)在依次加装了第四手阀(17)、第二过滤器(29)和第二空气过滤器(18)之后分为两路,第一路是依次安装了第一调压阀(19)、第一二位二通阀(20)后再通过各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5)分别接入各吸口所在管段的管路;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5)的阀前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21);第二路是安装了第二调压阀(22)后通过第三二位三通阀(23)分别接入所述转换阀(6)两侧的总管(4)中;所述报警机构包括第二压缩空气管路(24),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管路(24)在依次加装了第五手阀(25)、第三过滤器(26)之后分成若干支路,每一支路分别连接了位于所述密闭舱室受限空间中的气笛(27),每一支路上均安装有第二二位二通阀(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舱室受限空间的气体多路集中采样及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文,娄中田,王维义,杨博,姜名卿,冯生,姜丽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大连造船厂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