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152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探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轨道探伤车上且分别位于两条钢轨上方的装置主体,两个装置主体之间通过导体连接,其中,装置主体包括上支架及与其滑动配合的下支架,且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置有下压弹簧使得该上支架与轨道探伤车固定后,下压弹簧下压下支架使其朝下向钢轨方向移动,下支架底部连接有接触结构,该接触结构在轨道探伤车移动时与钢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探伤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探伤车在探伤过程中,需要将两根铁轨导通,使铁路控制系统识别出探伤车所在轨道区段有红光带反馈,以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意外发生

由于轨道探伤车本身车轮采用的是绝缘材质,因此需要额外增加设备以实现红光带效果

[0003]现有的轨道探伤车红光带技术中,常采用车后拖挂一个火车车轮的形式,但由于轨道探伤车本身车体较轻,车轮的下压力不够,探伤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红光带易出现断断续续甚至没有的情况,严重影响探伤作业的正常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轨道探伤车红光带技术中,探伤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红光带易出现断断续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采用弹簧下压的方式,可以给结构的接触部位和钢轨表面之间提供一定的下压力,使其与钢轨接触更紧密,减少接触不上的概率,提高探伤作业的安全性

[0005]本方案提供的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轨道探伤车上且分别位于两条钢轨上方的装置主体,两个所述装置主体之间通过导体连接,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上支架及与其滑动配合的下支架,且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置有下压弹簧使得该上支架与轨道探伤车固定后,下压弹簧下压所述下支架使其朝下向钢轨方向移动,所述下支架底部连接有接触结构,该接触结构在轨道探伤车移动时与钢轨接触
r/>正常火车是采用金属车轮压在轨道上的方法产生红光带,但是探伤小车采用此方法则效果不佳,其原因一是,火车本身车体很重,车轮压在钢轨上可以讲钢轨上的杂质挤出轮缘接触面,使车轮与钢轨接触导通,其二是,一列火车的车轮有很多组,即使其中有未导通的车轮组,只要有一组或几组车轮导通,就可以实现红光带的导通,而探伤车加装火车车轮,既不能提供较大的下压力,也没有多组车轮,因此很容易被钢轨上的杂质影响,导致两根钢轨导不通的情况发生,本方案采用弹簧下压的方式,可以给结构的接触部位和钢轨表面之间提供一定的下压力,使其与钢轨接触更紧密,减小接触不上的概率

[0006]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结构包括平衡杆及其底部与其连接的钢刷,钢轨的不同位置会随机附着氧化铁,油污,灰尘等绝缘或导电性能不好的物质,使接触钢轨的结构不能有效的和钢轨接触,使两条钢轨之间的通路不顺畅,产生时断时续或完全没有的现象,本方案采用钢刷与钢轨接触,可以在下压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有效的去除钢轨表面的杂质,使机构的金属表面能够与钢轨的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减少两者接触不上的概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在钢轨上滚动的辊轮,由于钢轨的
组装是一段一段的,每相邻两段钢轨之间都有一定的缝隙,本方案在钢刷的前后分别装有两个金属辊轮,用以限制钢刷的下压量,使其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卡入钢轨间的缝隙中,即起到保护小车的目的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钢轨不受损伤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结构与所述下支架铰接设置,整体可以在一定幅度内摆动的结构,以适应探伤车正常行驶过程中,钢刷与轨道的充分有效接触,得到稳定的红光带信号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上连接有方形柱杆,所述上支架内底部开设有与该方形柱杆相适配的方孔,且方形柱杆顶部连接有螺杆并贯穿上支架的顶部,该螺杆上设置有用以调节方形柱杆初始高度的限位螺母,即限位螺母在螺杆上的高度,可以用来调节下压弹簧的伸缩行程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弹簧环绕所述方形柱杆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为带座支架,且带座支架上贯穿有多个安装孔,配合螺栓将其安装到轨道探伤车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下压弹簧的弹性带动接触结构下压,使其在轨道探伤车运行时可以与钢轨紧密接触,使两根钢轨之间可以保持导通状态,避免了轨道探伤车运行时红光带断断续续的情况,可以实现稳定的红光带,大大提高了探伤作业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的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应用时的示意图;
[0016]其中:
1、
带座支架;
11、
限位螺母;
12、
下压弹簧;
13、
下支架;
14、
销;
2、
平衡杆;
21、
辊轮;
22、
钢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其包括两个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之间通过导体连接实现导通(图中未示出),参见图1,每个装置主体均包括:带座支架
1、
限位螺母
11、
下压弹簧
12、
下支架
13、

14、
平衡杆
2、
辊轮
21、
钢刷
22。
[0018]在本实施例中,带座支架1通过其安装座上的安装孔,可固定在探伤车相应位置的安装板上,带座支架1和下支架
13
组装在一起,下支架
13
的方形柱杆与带座支架1的方孔配合,实现下支架
13
与带座支架1之间的相对运动

[0019]在本实施例中,在带座支架1和下支架
13
之间安装下压弹簧
12
,上端限位螺母
11
安装在下支架
13
上的螺杆位置,使下压弹簧
12
给下支架
13
施加一定的下压力,且被限位螺母
11
限制弹簧伸长的行程

[0020]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杆2的中心突出部位的销孔与下支架
13
下方的销孔通过销
14
配合相连,下支架
13
销孔附近的挡边限制平衡杆2只能做一定角度的摆动

[0021]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杆2下方开设螺纹孔并与钢刷
22
的安装螺杆配合,实现两者的连接,平衡杆2两侧的销孔与两个辊轮
21
配合,形成前后辊轮中间钢刷,整体可以在一定幅度内摆动的结构,以适应探伤车正常行驶过程中,钢刷
22
与轨道的充分有效接触,得到稳定
的红光带信号

[002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轨道探伤车上且分别位于两条钢轨上方的装置主体,两个所述装置主体之间通过导体连接,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上支架及与其滑动配合的下支架,且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置有下压弹簧使得该上支架与轨道探伤车固定后,下压弹簧下压所述下支架使其朝下向钢轨方向移动,所述下支架底部连接有接触结构,该接触结构在轨道探伤车移动时与钢轨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包括平衡杆及其底部与其连接的钢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探伤车红光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在钢轨上滚动的辊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夏王广来陈尚哲徐孝俊钱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宇智能检测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