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34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框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转向器支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下摆臂支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车身固定支架;用钢管焊接形成整体式封闭框架结构,代替复杂的钣金冲压件,具有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副车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前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副车架采用一体式钣金冲压焊接结构,成本较高,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副车架结构,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包括:
[0005]前副车架框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转向器支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下摆臂支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车身固定支架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包括钢管一

钢管二和钢管三,所述钢管一与所述钢管二焊接,所述钢管二与所述钢管三焊接,所述钢管二对称分布于所述钢管一上,所述钢管一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焊接,所述钢管二与所述下摆臂支架焊接,所述钢管三与所述转向器支架焊接,所述钢管三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焊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管一包括管段一

管段二和管段三,所述管段一与所述管段二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二与所述管段三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二和管段三对称分布于所述管段一上,所述管段一和管段三之间的夹角大于九十度,所述管段一与所述钢管二焊接,所述管段三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焊接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管二包括管段四

管段五和管段六,所述管段四与所述管段五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五与所述管段六固定连接,所述管段四和所述管段六之间的夹角大于九十度,所述管段四与所述钢管一焊接,所述管段四与所述下摆臂支架焊接,所述管段四与所述钢管三固定连接,所述管段六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向器支架数量两个,所述下摆臂支架数量四个,所述车身固定支架数量四个,所述转向器支架

下摆臂支架和车身固定支架对称分布于所述前副车架框架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钢管焊接形成整体式封闭框架结构,代替复杂的钣金冲压件,具有结构简单

生产制造成本低

重量轻的优点,并在钢管一和钢管二上做一定的倾斜角度可以分担汽车行驶时通过车轮传递的各个方向的冲击力,提高结构稳定性,通过简单结构的布置来达到接近一体式钣金冲压焊接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结构的正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结构的侧视图

[0014]附图中:1‑
前副车架框架
、11

钢管一
、111

管段一
、112

管段二
、113

管段三
、12

钢管二
、121

管段四
、122

管段五
、123

管段六
、13

钢管三
、2

转向器支架
、3

下摆臂支架
、4

车身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包括:
[0018]前副车架框架1,所述前副车架框架1固定连接有转向器支架2,所述前副车架框架1固定连接有下摆臂支架3,所述前副车架框架1固定连接有车身固定支架
4。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支架2数量两个,所述下摆臂支架3数量四个,所述车身固定支架4数量四个,所述转向器支架
2、
下摆臂支架3和车身固定支架4对称分布于所述前副车架框架1上;所述转向器支架2采用钣金冲压支架,表面局部做加强筋特征提高强度,所述下摆臂支架3采用钣金冲压支架,周围做翻边特征提高强度,所述车身固定支架4采用折弯结构,上表面平整,与车身螺接;具有结构简单

生产制造成本低

重量轻的优点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副车架框架1包括钢管一
11、
钢管二
12
和钢管三
13
,所述钢管一
11
与所述钢管二
12
焊接,所述钢管二
12
与所述钢管三
13
焊接,所述钢管二
12
对称分布于所述钢管一
11
上,所述钢管一
11
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4焊接,所述钢管二
12
与所述下摆臂支架3焊接,所述钢管三
13
与所述转向器支架2焊接,所述钢管三
13
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4焊接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一
11
包括管段一
111、
管段二
112
和管段三
113
,所述管段一
111
与所述管段二
112
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二
112
与所述管段三
113
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二
112
和管段三
113
对称分布于所述管段一
111
上,所述管段二
112
为弯管,所述管段一
111
和管段三
113
之间的夹角大于九十度,可以很好的承受重量并分担汽车行驶时通过车轮传递的各个方向的冲击力,提高结构稳定性,所述管段一
111
与所述钢管二
12
焊接,所述管段三
113
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4焊接;所述钢管二
12
包括管段四
121、
管段五
122
和管段六
123
,所述管段四
121
与所述管段五
122
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五
122
与所述管段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框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转向器支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下摆臂支架,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固定连接有车身固定支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框架包括钢管一

钢管二和钢管三,所述钢管一与所述钢管二焊接,所述钢管二与所述钢管三焊接,所述钢管二对称分布于所述钢管一上,所述钢管一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焊接,所述钢管二与所述下摆臂支架焊接,所述钢管三与所述转向器支架焊接,所述钢管三与所述车身固定支架焊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一包括管段一

管段二和管段三,所述管段一与所述管段二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二与所述管段三固定连接,所述管段二和管段三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丰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协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