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原位治理富营养水体底泥磷释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906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原位治理富营养水体底泥磷释放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使臭氧和氯化钙溶液作用于富营养水体底泥-上覆水界面,氯化钙在臭氧形成的强氧化条件下与湖泊底泥表层界面的磷快速反应,从而降低上覆水中磷含量并在湖泊底泥表面形成物理覆盖层,进一步抑制底泥磷释放,从而实现对富营养湖泊底泥磷释放的原位治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便利、成本低廉、效果显著且持久,可广泛应用于湖泊、池塘等相对流动性小的水体,提供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原位治理富营养水体底泥磷 释放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量研 究表明,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如何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磷的含 量是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关键之一。水体中的磷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外源磷和内源磷。外源 磷包括径流、大气沉降、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多种活动输入的磷素;内源磷指水体内部的 磷素,主要来自于水体底泥和水生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由于富营养水体底泥中磷的含量 较大,因此,底泥往往被称为“磷库”,是内源磷控制的关键。对于底泥中的磷等内源磷,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生物法、物理吸附法等技 术。生物法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吸收磷,通过排泥的方法去除水中的磷,该方法对底栖生物环 境影响小,效果好,但是该方法存在聚磷菌生长受底泥环境影响较大、不易接种等缺点。化 学沉淀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使磷得到固定,该方法受氧 化还原条件影响较大,富营养化水体溶解氧含量通常较低,尤其底泥表层界面往往是厌氧 环境,不利于化学沉淀反应的发生。物理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的固体物质对 水中磷酸根的吸附亲和力,来实现除磷过程,该方法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原位治理富营养水体底泥磷释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使臭氧和氯化钙溶液作用于富营养水体底泥-上覆水界面,氯化钙在臭氧形成的强氧化条件下与底泥表面的磷快速反应,从而降低上覆水中磷含量并在底泥表面形成物理覆盖层,进一步抑制底泥磷释放,从而实现对富营养水体底泥磷释放的原位治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杭君贾秀英夏晗婷曹静胡赐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