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原位治理富营养水体底泥磷 释放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量研 究表明,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如何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磷的含 量是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关键之一。水体中的磷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外源磷和内源磷。外源 磷包括径流、大气沉降、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多种活动输入的磷素;内源磷指水体内部的 磷素,主要来自于水体底泥和水生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由于富营养水体底泥中磷的含量 较大,因此,底泥往往被称为“磷库”,是内源磷控制的关键。对于底泥中的磷等内源磷,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生物法、物理吸附法等技 术。生物法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吸收磷,通过排泥的方法去除水中的磷,该方法对底栖生物环 境影响小,效果好,但是该方法存在聚磷菌生长受底泥环境影响较大、不易接种等缺点。化 学沉淀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使磷得到固定,该方法受氧 化还原条件影响较大,富营养化水体溶解氧含量通常较低,尤其底泥表层界面往往是厌氧 环境,不利于化学沉淀反应的发生。物理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的固体物质对 水中磷酸根的吸附亲和力,来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原位治理富营养水体底泥磷释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使臭氧和氯化钙溶液作用于富营养水体底泥-上覆水界面,氯化钙在臭氧形成的强氧化条件下与底泥表面的磷快速反应,从而降低上覆水中磷含量并在底泥表面形成物理覆盖层,进一步抑制底泥磷释放,从而实现对富营养水体底泥磷释放的原位治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杭君,贾秀英,夏晗婷,曹静,胡赐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