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信息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信息融合方法
、
装置
、
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道路中通常架设有采集车辆不同方向图像的一个或多个采集设备
。
通过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可以得到图像中车辆的车牌号码
、
车辆颜色
、
车辆型号等车辆信息,将这些车辆信息输入到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将同一车辆在不同方向采集到的车辆信息关联起来,可以得到该车辆的行驶道路
、
不同方向的车辆图像
、
准确的收费车型等信息,从而应用在确定车辆行驶道路
、
训练模型识别车辆的不同方向
、
车辆收费等场景中
。
上述电子设备执行的车辆信息融合过程的工作量较大
。
[0003]目前,有通过按照不同采集方向的车辆图像之间的采集时间差异,将同一车辆在不同方向采集到的车辆抓拍信息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辆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首次获取到包含第一车牌号码的第一车辆抓拍信息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车牌号码为标识信息建立第一待融合队列,并将所述第一车辆抓拍信息存储在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中;在获取到所述第一车辆抓拍信息之后的目标时长内,若获取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则判断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对应的待比对车牌号码与所述第一车牌号码是否相同,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包括第二车辆图像和第二车牌号码,所述第二车牌号码为从所述第二车辆图像中识别出的车牌号码;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对应的待比对车牌号码为所述第二车牌号码和第三车牌号码,所述第三车牌号码为在不存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车牌号码相同的待融合队列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二车辆图像进行二次识别得到的车牌号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包括: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车牌号码与所述第二车牌号码相同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车牌号码与所述第二车牌号码不同,所述第一车牌号码与所述第三车牌号码相同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还包括第二采集方向,所述第二采集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中的第二车辆图像的采集方向;所述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中各个车辆抓拍信息中的采集方向,以及所述第二采集方向,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中各个车辆抓拍信息中的采集方向与所述第二采集方向,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包括:若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中不存在采集方向与所述第二采集方向相同的车辆抓拍信息,将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存储在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中各个车辆抓拍信息中的采集方向与所述第二采集方向,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中存在采集方向与所述第二采集方向相同的第三车辆抓拍信息,则比对所述第三车辆抓拍信息中的第四车牌号码与所述第一车牌号码,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包括:
若所述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四车牌号码与所述第一车牌号码不同,则用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替换所述第三车辆抓拍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还包括:若所述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四车牌号码与所述第一车牌号码相同,且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对应的待比对车牌号码的可信度大于所述第四车牌号码的可信度,则用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替换所述第三车辆抓拍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一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包括:若不存在标识信息与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相同的待融合队列,则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的目标时长内,查找是否存在标识信息与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相差
N
位的待融合队列,
N
为正整数;若查找到第二待融合队列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相差
N
位,则根据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的可信度
、
以及每个目标车牌号码的可信度,确定每个所述目标车牌号码对应的综合可信度,所述目标车牌号码为所述第二待融合队列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车牌号码的可信度为所述第二待融合队列中采集时间最早的车辆抓拍信息中的车牌号码的可信度;判断每个所述目标车牌号码对应的综合可信度是否符合预设可信度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二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是否存在标识信息与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相差
N
位的待融合队列,包括:查找是否存在标识信息与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相差
i
位的待融合队列,
i
为正整数;在不存在标识信息与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相差
i
位的待融合队列的情况下,查找是否存在标识信息与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相差
i+1
位的待融合队列;其中,在首次查找时,
i
为
1。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的可信度
、
以及每个目标车牌号码的可信度,确定每个所述目标车牌号码对应的综合可信度,包括:获取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相差
N
位的第二车牌号码或第三车牌号码的可信度;根据每个所述目标车牌号码的可信度,以及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相差
N
位的第二车牌号码或第三车牌号码的可信度,确定每个所述目标车牌号码对应的综合可信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二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包括: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符合预设可信度条件的综合可信度为一个,则判断第三待融合队列中是否存在第二采集方向的车辆抓拍信息,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所述第二采集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中的第二车辆图像的采集方向,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为,所述符合预设可信度条件的综合可信度对应的目标车牌号码,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待融合队列;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中不存在所述第二采集方向的车辆抓拍信息,则将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存入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中;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中存在所述第二采集方向的车辆抓拍信息,则判断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中所述第二采集方向的车辆抓拍信息中的第五车牌号码是否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相同,得到第四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包括: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中所述第二采集方向的车辆抓拍信息中的第五车牌号码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不同,确定所述第五车牌号码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之间的相同字符数量为第一数值,以及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相差
N
位的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之间的相同字符数量为第二数值;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或者所述第二数值等于所述第一数值,且与所述目标车牌号码相差
N
位的所述待比对车牌号码的可信度大于所述第五车牌号码的可信度的情况下,用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替换所述第三待融合队列中所述第二采集方向的车辆抓拍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二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还包括: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存在多个综合可信度均符合所述预设可信度条件,从符合所述预设可信度条件的多个综合可信度对应的目标车牌号码所对应的第二待融合队列中,确定与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相似度最高的车辆抓拍信息所在的第四待融合队列;根据所述第二采集方向,对所述第二车辆抓拍信息和所述第四待融合队列进行融合
。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江浩,张灿锋,毛俊勇,俞雪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