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74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电机、螺杆、螺纹套、支撑杆、换热器本体、缓冲盒、阻尼器、升降板、支柱、防护板、挤压轮、壳体、隔板、第一永磁铁、斜块、活动杆、活动板和第二永磁铁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固定,无法对其使用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确保安装时的精准性,且不具有防护结构,受高空坠物碰撞后易发生损坏,导致换热器不能正常使用,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管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所以如何高效利用已有能源是各国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其中,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由一般由壳体、换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
[0003]如中国技术提供了“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公告号为:CN218155661U,本技术通过换热仓、换热管、折流板、热液进液管、热液出液管、进液仓、冷液进液管、第一限位环、第一弹簧伸缩杆、定位块、连接块、连接杆、进液滤网、出液仓、冷液出液管、第二限位环、第二弹簧伸缩杆、限位块、卡块、支撑杆、出液滤网与毛刷杆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列管式换热器,通过冷液进液管进入的水流冲击连接块与卡块,因为水流冲击力的不稳定性可带动连接杆、支撑杆、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可沿水流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毛刷杆在换热管内往复运动,从而防止换热管内水垢以及其他沉淀物粘黏在换热管内壁,同时通过增压泵对储水箱内的水加压通过出液仓完成加压水回流,达到了反冲洗的目的,最终通过排污管将污垢排出,在不需要进行拆卸的情况下便对换热管完成自清洗,省时省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而现有技术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固定,无法对其使用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确保安装时的精准性,且不具有防护结构,受高空坠物碰撞后易发生损坏,导致换热器不能正常使用,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列管式换热器,具备实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固定,无法对其使用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确保安装时的精准性,且不具有防护结构,受高空坠物碰撞后易发生损坏,导致换热器不能正常使用,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顶部并活动连接有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盒,所述缓冲盒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远离升降板的一端贯穿至缓冲盒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升降板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杆活动连接有挤压轮,所述缓冲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块,所述斜块相对的一侧均
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斜块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铁。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贯穿至限位套的顶部并与换热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挡板,挡板的正面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的表面通过螺纹与底座的内壁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缓冲盒的内壁开设有配合限位块使用的限位槽。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盒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挤压轮的底部与斜块的顶部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底座、电机、螺杆、螺纹套、支撑杆、换热器本体、缓冲盒、阻尼器、升降板、支柱、防护板、挤压轮、壳体、隔板、第一永磁铁、斜块、活动杆、活动板和第二永磁铁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固定,无法对其使用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确保安装时的精准性,且不具有防护结构,受高空坠物碰撞后易发生损坏,导致换热器不能正常使用,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套、限位板和限位杆,能够对换热器本体进行限位,以提高换热器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对螺纹套进行限位,以提高螺纹套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腿,能够对底座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挡板和螺栓,能够对底座进行密封,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能够提高升降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1、底座;2、电机;3、螺杆;4、螺纹套;5、支撑杆;6、换热器本体;7、缓冲盒;8、阻尼器;9、升降板;10、支柱;11、防护板;12、挤压轮;13、壳体;14、隔板;15、第一永磁铁;16、斜块;17、活动杆;18、活动板;19、第二永磁铁;20、限位套;21、限位板;22、限位杆;23、滑块;2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底座1,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螺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螺纹套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螺纹套4的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顶部并活动连接有换热器本体6,换热器本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盒7,缓冲盒7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8,阻尼器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9,升降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10,支柱10远离升降板9的一端贯穿至缓冲盒7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升降板9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杆活动连接有挤压轮12,缓冲盒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3,壳体1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15,壳体13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块16,斜块1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7,活动杆17远离斜块16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8,活动板18远离活动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铁19,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螺纹套(4)的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顶部并活动连接有换热器本体(6),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盒(7),所述缓冲盒(7)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8),所述阻尼器(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10),所述支柱(10)远离升降板(9)的一端贯穿至缓冲盒(7)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1),所述升降板(9)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杆活动连接有挤压轮(12),所述缓冲盒(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15),所述壳体(13)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块(16),所述斜块(1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7),所述活动杆(17)远离斜块(16)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8),所述活动板(18)远离活动杆(17)的一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国赵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润天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