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838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利用形成在前窗的标志符号防止粘接前窗与触摸面板的粘接材料片受到剥离应力。在前窗(200)的背侧形成了以多层形成的标志符号(80)。在触摸面板(100)中安装了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50)。将标志符号(80)的多层的部分的端部与触摸面板(100)的端部在俯视观察时的距离(L)设为零以上。由此,即使在粘接材料片(210)的厚度小于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50)的厚度与标志符号(80)的厚度的合计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对粘接材料片(210)施加剥离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便携电话等中使用的、具有触摸面板以及配 置在最表面的前窗的小型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矩阵状地形成了像素电极以及薄膜晶体管(TFT)等 的TFT基板;以及与TFT基板相对、在与TFT基板的像素电极对应的位置形成了滤色片等的 滤色片基板,并在TFT基板与滤色片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于是,通过针对每个像素控制基 于液晶分子的光的透射率而形成图像。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可设为小型且薄型,所以可用于便携电话等各种用途。在便携 电话中近年来加入了多种用途。另外,输入装置也除了以往的按键的操作以外还期望可以 通过触摸面板进行手指输入的功能。在该情况下,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滤色片基板侧安装触 摸面板。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强烈要求确保画面的一定的尺寸而减小整体(set) 的外形尺寸且同时使液晶显示面板变薄。为了使液晶显示面板变薄,在制作了液晶显示面 板之后,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外侧进行研磨而减薄。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形成了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 等的TFT基板、形成了滤色片的滤色片基板的玻璃基板规格化成例如0. 5mm或者0. 7mm。但 难以从市场得到这些规格化的玻璃基板。另外,非常薄的玻璃基板在制造工序中由于机械 性强度、弯曲而产生问题,使制造成品率降低。其结果,在使用规格化的玻璃基板来形成液 晶显示面板之后,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外面进行研磨而减薄。如果使液晶显示面板变薄,则机械性强度成为问题。如果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 面施加机械性压力,则有破坏液晶显示面板的危险。另一方面,即使在将触摸面板设置于液 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为了减小触摸面板的厚度也有同样的问题。为了防止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外力而破坏,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侧安装由树脂或 者玻璃形成的前窗。在该情况下,在液晶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之间、触摸面板与前窗之间存 在空气层,由于来自该部分中的界面的反射而使来自背光源的光的透射率减少。为了防止该现象,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液晶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之间、或 者触摸面板与前窗之间形成粘接层、或形成抗反射膜的结构。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83491号公报在具有液晶显示面板、触摸面板、以及前窗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画面的周边,显 示表示电话的功能、或者电话的服务公司的简称的标志符号(logo mark)的情况较多。在 触摸面板的背侧通过印刷而形成这样的标志符号。通过白色或者规定颜色显示标志符号。针对抠出了规定符号的形状的黑色的印 刷,重叠涂覆规定颜色或者白色,从而形成该显示。因此,重叠涂覆的部分厚度达到20 μ m左右ο利用粘接材料片粘接前窗与触摸面板。如果在粘接材料片与前窗之间形成了厚的 印刷符号(mark),则对触摸面板与粘接材料片之间的粘接力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在标志符 号中,重叠涂覆的部分需要形成在粘接材料片的位置的外侧。在触摸面板上连接了用于对触摸面板供给电流或信号的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 板。因此,无法在配置了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的部分的付近配置粘接材料片。 另一方面,如果希望在粘接材料片的外侧如上所述配置重叠涂覆的标志符号,则 产生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以及标志符号重叠的情况。有时由于该3个要素 重叠而产生剥下前窗与触摸面板那样的应力。这样的应力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造成恶 劣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在具有液晶显示面板、触摸面板、以及前窗并在前窗中形 成了标志符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确保前窗与触摸面板的粘接力的可靠性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具体的结构如下所述。(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源收容在树脂模块中,在上述液晶 显示面板上粘贴了触摸面板,在上述触摸面板上粘贴了前窗,其特征在于,通过粘接材料片 粘接上述触摸面板与上述前窗,在上述触摸面板的特定的边上连接了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 基板,在上述前窗的上述触摸面板侧的面形成了由多层形成的标志符号,上述标志符号成 为多层的部分配置在上述粘接材料片的外侧,上述多层的端部与上述触摸面板在俯视观察 时的距离大于零。(2)根据(1)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粘接材料片的厚度设 为dl,将上述标志符号的上述成为多层的部分的厚度设为d2,将上述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 基板的厚度设为d3的情况下,成为dl < d2+d3的关系。(3)根据(1)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层的端部与上述触摸面 板在俯视观察时的距离大于0. 3mm。(4)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源收容在树脂模块中,在上述液晶 显示面板上粘贴了触摸面板,在上述触摸面板上粘贴了前窗,其特征在于,通过粘接材料片 粘接上述触摸面板与上述前窗,在上述触摸面板的特定的边上连接了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 基板,在上述前窗的上述触摸面板侧的面,从上述前窗的一侧形成了由第1层、第2层这2 层形成的标志符号,上述标志符号成为2层的部分配置在上述粘接材料片的外侧,上述标 志符号的上述第2层的端部与上述触摸面板的端部在俯视观察时的距离大于零。(5)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源收容在树脂模块中,在上述液晶 显示面板上粘贴了触摸面板,在上述触摸面板上粘贴了前窗,其特征在于,通过粘接材料片 粘接上述触摸面板与上述前窗,在上述触摸面板的特定的边上连接了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 基板,在上述前窗的上述触摸面板侧的面从上述前窗的一侧形成由第1层、第2层、以及第 3层这3层形成的标志符号,上述第2层的端部被上述第3层覆盖,上述标志符号成为3层 的部分配置在上述粘接材料片的外侧,上述标志符号的上述第2层的端部与上述触摸面板 的端部在俯视观察时的距离大于零。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粘接前窗与触摸面板的粘接材料片的厚度小于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的厚度和前窗中形成的标志符号的厚度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粘接材料片施加剥离应力,所以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做成粘接前窗与触摸面板的粘接材料片的厚度小于触摸 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的厚度和前窗中形成的标志符号的厚度的结构,所以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变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安装了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安装了前窗的液晶显示装置。图4是图3的剖面图。图5是光学片材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标志符号的形成工艺的图。图7是标志符号付近的详细剖面图。图8是实施例2中的标志符号的形成工艺。图9是实施例2中的标志符号付近的详细剖面图。图10是实施例3中的标志符号付近的详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 :TFT基板;11 下偏振板;20 滤色片基板;21 上偏振板;30 IC驱动器;40 主 柔性布线基板;41 液晶显示装置用电子部件;50 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51 触摸面 板用电子部件;52 基材;53 铜布线;54 表皮(overcoat) ;55 =Ni层;56 =Au层;60 树脂 模块;61 反射片材;62 导光板;63 下漫射片材;64 下棱镜片材;65 上棱镜片材;66 上 漫射片材;67 光学片材组;70 发光二极管;80 标志符号;81 第1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源收容在树脂模块中,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粘贴了触摸面板,在上述触摸面板上粘贴了前窗,其特征在于,通过粘接材料片粘接上述触摸面板与上述前窗,在上述触摸面板的特定的边上连接了触摸面板用柔性布线基板,在上述前窗的上述触摸面板侧的面形成了以多层形成的标志符号,上述标志符号的成为多层的部分配置在上述粘接材料片的外侧,上述多层的端部与上述触摸面板在俯视观察时的距离大于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平荣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