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832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照射装置,具有4盏灯,在该光照射装置中,提供可容易地进行灯或聚光镜的更换等的光源部保养的结构。在该光照射装置中,配置成4盏灯处于四角形的顶点,将光源部分割成使两盏灯作为一组的两个单元,在各自的单元上设置拉出导件(导轨)。而且,将两个单元朝分别处于水平面的相反的方向(左右方向)拉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半导体元件或印刷基板、液晶基板等的制造用的曝光装置上使用的光照射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多盏灯的光照射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半导体元件或印刷基板、液晶显示基板的曝光装置中使用的光源,主要使用 从数kw到数IOkW的大型超高压水银灯。这些灯的可靠性高,自以前就一直被使用着。近年来,液晶显示基板或印刷基板的大面积化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在曝光装置中 也期待光照射区域的扩大,也要求曝光用光源的大型化。作为其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有由多个灯以及反射镜(聚光镜)构成光 源的光照射装置,该反射镜反射由该灯放射的光。作为现有技术,在图5中,示出有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的光照射装置的结构。作为光源10,使用具有两盏灯la、lb及两面聚光镜2a、2b。聚光镜2a、2b为椭圆 聚光镜,以各自的第2焦点f相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聚光镜2a、2b以反射而射出光 的开口朝上的方式进行配置。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光源10的结构的图。如该图所示,聚光镜2a、2b是将包含 开口部的一部分相对于聚光镜2a、2b的光轴L呈斜向切取,以该切取的剖且面S彼此平行 而共有聚光镜2a、2b的第2焦点f的方式进行配置。如上所示,在排列有多个光源的装置 中,之所以将聚光镜的一部分形成缺口而排列是因为无须增大光照射面8中的准直角(视 角),即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而提高光照射面8的照度。返回图5,来自光源10的光在第1平面镜3折返,入射至被放置在聚光镜2a、2b的 第2焦点f的位置上的集成透镜(integrator lens)40由集成透镜4而被调整为在光照射 面8的照度分布均勻的光经由光闸5,在第2平面镜6上折返,由准直透镜7使中心光线平 行并照射在光照射面8。最近为了以高照度来照射更为宽广的区域,如专利文献2所示,提出具备4盏灯的 曝光用光源。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59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83586号公报图7是示出在具有4盏灯的光照射装置中,灯与聚光镜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图8是 示出如图7所示配置有4盏灯时的光源部10的整体结构的图。如图7所示,4盏灯la、lb、lc、ld(以下作为总称也有标记为灯1的情形)分别配置 在图中虚线所示的四角形的顶点,将由各灯所放射的光反射的4面聚光镜2a、2b、2c、2d(以 下作为总称也有标记为聚光镜2的情形)也配置在其周围。聚光镜2a、2b、2c、2d是以在玻璃表面仅反射所希望的波长的紫外线的方式将多 层膜进行蒸镀的聚光镜,所希望波长以外的光则会透过。因此,如图8所示,在聚光镜2的背后设置金属制的覆盖件30,防止透过聚光镜2的光在光照射装置之中成为杂光。此外,光源部10具有支承灯1、聚光镜2及其覆盖件30的框架40、及支承这些整 体的底板50。若灯长时间点亮时,照度会降低,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此外,反射镜也不是消耗品, 但是若在反射面产生脏污或损伤时,则需要更换。但是,使用多盏灯的光照射装置如上述那样,是原本以用较高的照度来照射更为 宽广的光照射区域为目的结构,因此所使用的灯是功率较大的大型灯,因此其聚光镜也变 大,开口直径为例如lm左右。因此,使用4盏灯的光照射装置的例如图8所示那样的光源部的大小是1边为2m 以上。在该情况下,若要在光照射装置的内部进行光源部的灯或聚光镜的更换这样的保 养作业,作业人员的手从装置外侧并无法触碰到灯,因此要钻入装置内部,在内部往返来进 行作业。但是,在装置内部往返的作业性差,而且必须注意不要损坏所要更换的零件以外 的零件,作业本身也变得较为困难。因此,为了使保养作业稍微容易一些,而考虑将光源部由光照射装置内部取出至 外部来进行,但是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若将光源部由光照射装置的内部取出至外部,则如图8所示,考虑在光源部的底 板50安装拉出导件(导轨)60,从光照射装置的主体拉出光源部。图9是示出将具有4盏灯的光源部从光照射装置拉出的状态的图。在该图中,关 于灯仅描绘出两盏,但在图示的内部还有两盏。但是,这样构成的光源部10变得非常重。例如,聚光镜2是如上所述那样的玻璃 制,即使仅聚光镜,4个合起来也超过了 50kg。在该聚光镜上安装金属(铝)制覆盖件30 后,需要有以整体不会弯曲的方式进行支承的框架40与底板50。尤其是,4面聚光镜2a、2b、2c、2d以第2焦点位置f相一致的方式进行设置,若各 聚光镜的焦点位置偏移,则无法获得所希望的光学性能。因此需要有粗且坚固的框架、及支 承该框架的厚且不会弯曲的底板。此外,当在1边为2m以上的光源部中进行灯或聚光镜的更换作业时,也考虑使2、3 名作业人员乘载于光源部之上来进行作业,因此框架或底板必须具有能够承受该重量的结 构。若考虑到以上那样的各种条件,光源部整体重量会成为大约1000kg(l吨)以上。 将1吨重的重物以相当于光源部的1边的2m的长度从光照射装置内拉出,拉出后的悬伸的 光源部所造成的力矩(moment)(图9中粗箭头所示)也变得非常大,支承该重物的拉出导 件(导轨)60的选定也包括在内,并不实际。此外,即使已拉出,由于仅这样的重物进行移动,就存在光照射装置整体失去平衡 的情形。为了防止该情形发生,需要设置配重(coimerweight),使得光照射装置更加大型 化、重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4盏灯的光照射装置中,可容易进行灯或聚光镜的更换等光源部的保养的结构。 在本专利技术中,用如下所示的方案解决上述课题。一种光照射装置,具备4盏灯,以及4面反射镜,设在上述灯的各自的周围,反射 来自各灯的光;配置成上述4盏灯位于四角形的顶点,在该光照射装置设置有第1拉出导 件,将配置在上述四角形的第1顶点的第1灯与反射来自该第1灯的光的第1反射镜、配置 在与上述第1顶点相邻的第2顶点上的第2灯与反射来自该第2灯的光的第2反射镜作为 一组而朝水平的第1方向拉出。而且,还设置有第2拉出导件,将配置在上述第3顶点的第3灯与反射来自该第3 灯的光的第3反射镜、配置在与上述第3顶点相邻的第4顶点上的第4灯与反射来自该第 4灯的光的第4反射镜作为一组而朝水平并且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拉出。接着,将第1灯与第2灯的组、和第3灯与第4灯的组,沿着分别设置的拉出导件, 朝处于水平面的相反的方向(左右方向)拉出。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可获得以下效果。由于将光源部分割成各有两盏灯的两组,因此一组所支承的聚光镜为两面,与将4 面设为一组的情形相比,聚光镜的重量变为一半。若聚光镜的重量变为一半,可因此而使框 架变细,而且底板也可变薄。因此,作为一体所拉出的两盏为一组的重量比拉出4盏灯的整体时的重量的一半 还轻。此外,拉出的长度也变为一半,因此悬伸(over hang)的量减少,也能够选定拉出导 件(导轨),而能够做成拉出光源部的结构。而且,因为将两盏灯作为一组以左右对称拉出,因此若拉出两方,其中一组作为另 一组的配重发挥作用,光照射装置也不会失去平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装置的光源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第1和第2光源单元从光照射装置拉出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在将4盏灯配置在长方形的顶点的情况下将光源部分割而拉出的方向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照射装置,具备:4盏灯,以及4面反射镜,设在上述灯的各自的周围,反射来自各灯的光;配置成上述4盏灯位于四角形的顶点,该光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拉出导件,将配置在上述四角形的第1顶点的第1灯与反射来自该第1灯的光的第1反射镜、配置在与上述第1顶点相邻的第2顶点上的第2灯与反射来自该第2灯的光的第2反射镜作为一组而朝水平的第1方向拉出;以及第2拉出导件,将配置在上述四角形的第3顶点的第3灯与反射来自该第3灯的光的第3反射镜、配置在与上述第3顶点相邻的第4顶点上的第4灯与反射来自该第4灯的光的第4反射镜作为一组而朝水平并且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拉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一好铃木航太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