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88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4
一种电池模组包含外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对应高功率电池模块的应用,为避免电池模块过热而发生电芯热失控的情况,除了添加用于被动散热的散热鳍片,大多都会额外配合以水冷或风冷的方式进行主动散热

以风冷散热为例,其可以在电池模块的外壳开孔后,由风扇将外部冷空气通过开孔抽入外壳之中,以风冷的方式对电池模块进行散热

然而,这些由风扇引进的冷空气容易堆积在风扇前方,造成许多无效气流而使电池模块的散热效率难以提升

此外,在外壳上开孔会让电池模组因此由封闭转为半开放的结构;故当电芯发生内部短路产生爆炸时,火焰有可能自壳体内部窜出,点燃邻近设备而发生二次爆炸,反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0003]因此,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如何有效防止火焰或可燃物质窜出的设计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解决电池模组内部发生爆炸时,火焰或可燃物质窜出电池模组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含外壳

风扇组件

电芯组件以及气流导引组件

外壳包含相对的前面板与后面板,以及连接前面板与后面板的侧壁

风扇组件设置于外壳内并固定于前面板上

电芯组件设置于外壳内

气流导引组件设置于外壳内并位于风扇组件以及电芯组件之间

气流导引组件包含框架

转轴,与至少一活动页片

框架固定于风扇组件上,框架具有轴承支撑部

转轴配置于轴承支撑部

活动页片枢接于转轴,使活动页片选择性地定位于导流位置或是止焰位置

[0006]于一些实施例中,当活动页片位于导流位置时,活动页片导引风扇组件所产生的气流至电芯组件与外壳的侧壁之间的空气流道

[0007]于一些实施例中,当活动页片位于止焰位置时,活动页片平贴于框架

[0008]于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页片包含主体部,其中当活动页片位于止焰位置时,主体部完全遮蔽风扇组件

[0009]于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页片另包含自主体部延伸的至少一凸出部,凸出部配置以提升活动页片由导流位置切换至止焰位置的灵敏度

[0010]于一些实施例中,气流导引组件包含配置于轴承支撑部的止挡凸块,其中当活动页片定位于导流位置时,活动页片抵靠于止挡凸块

[0011]于一些实施例中,止挡凸块为指状结构

[0012]于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包含两风扇,活动页片的数量为二,且转轴设置于两风扇之间,两活动页片分别对应于两风扇掀合

[0013]于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页片为不具有孔洞的金属片

[0014]于一些实施例中,气流导引组件包含至少一扭簧,扭簧连接活动页片与转轴

[001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池模组在风扇组件与电芯组件之间设置有气流导引组件,其中气流导引组件包含有活动页片

活动页片可在电池模组正常运作时定位于导流位置,以将风扇组件所产生的气流导引至电芯组件与外壳的侧壁间的空气流道,以提升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活动页片可在电池模组内部发生爆炸时,受爆炸的气流推动而切换至止焰位置以完全遮蔽风扇组件,进而将爆炸的气流或是火焰密封于电池模组中,避免延烧至相邻的其他设备

附图说明
[0016]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特征

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区块
A
的爆炸图

[0019]图
3A
与图
3B
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一实施例于导流状态的局部斜视图以及上视图

[0020]图
4A
与图
4B
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一实施例于止焰状态的局部斜视图以及上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一实施例于止焰状态的局部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专利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23]参照图1与图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区块
A
的爆炸图

电池模组
100
包含有外壳
110、
设置于外壳
110
中的风扇组件
120、
设置于外壳
110
中的电芯组件
130
,以及设置于外壳
110
中的气流导引组件
140。
气流导引组件
140
位在风扇组件
120
与电芯组件
130
之间,以在导流状态时将气流有效率地引导至电芯组件
130
与外壳
110
之间的空气流道进行散热,并且在止焰状态时防止电池模组
100
内的燃焰由外壳
110
冲出

[0024]外壳
110
包含相对的前面板
112
与后面板
114
,以及连接前面板
112
与后面板
114
的侧壁
115、
顶板
116
与底板
117。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
112
上进一步设置有握把
118
,以供使用者抓住握把
118
将电池模组
100
推入或是拔出系统

后面板
114
则是设置有插头或是插座以作为转接板使用而与系统连接

侧壁
115、
顶板
116
与底板
117
则是连接且围绕前面板
112
与后面板
114
,以使前面板
112、
后面板
114
与侧壁
115、
顶板
116
以及底板
117
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以设置风扇组件
120、
电芯组件
130
,以及气流导引组件
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包含相对的前面板与后面板,以及连接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面板的侧壁;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固定于所述前面板上;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以及气流导引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风扇组件以及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气流导引组件包含:框架,固定于所述风扇组件上,具有轴承支撑部;转轴,配置于所述轴承支撑部;以及至少一活动页片,枢接于所述转轴,使所述至少一活动页片选择性地定位于导流位置或是止焰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当所述至少一活动页片位于所述导流位置时,所述至少一活动页片导引所述风扇组件所产生的气流至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外壳的所述侧壁之间的空气流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当所述至少一活动页片位于所述止焰位置时,所述至少一活动页片平贴于所述框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中所述至少一活动页片包含主体部,其中当所述至少一活动页片位于所述止焰位置时,所述主体部完全遮蔽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勤王昭凯张家錞周柏宇
申请(专利权)人:太普动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