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60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包括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的上部设有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设有空气入口与射流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的下方设有油雾滤芯腔,所述油雾滤芯腔与洁净空气释放口连通,所述油雾滤芯腔内设有精密油雾过滤芯,所述精密油雾过滤芯与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的侧部与第一油雾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雾通道通过第二油雾通道与油雾区连通,所述精密油雾过滤芯的底部通过凝结润滑油回油道与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内部的油池连通;整体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节能环保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压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类容积式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旋转类容积式干式无油空压机属于空气压缩机领域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空气压缩机型,其压缩转子的转速非常高
(
根据机型不同一般都在
6000

25000rpm
左右
)
,导致变速齿轮箱内的传动齿轮以及主机内的压缩转子精密同步齿轮在工作中就会因润滑油膜的高速挤压和高速离心撞击飞溅而形成大量油雾,该油雾若不能被回收利用,就会因含油雾空气体积不断增多而被正压扩散至环境空气中,既导致机器润滑油减少引起缺油故障风险,也引起机器外表和环境空气被大量油雾污染的不环保不健康的污染型工况发生

[0003]当前市场上出现的方案是齿轮箱与压缩主机之间形成封闭式的润滑循环系统,一种方案是自凝结式除油雾器,其原理是靠齿轮箱内的正压油雾通过和大气相通的密集金属丝球表面自然凝结的方案来减少油雾的溢出,该方案只能收集部分油雾,仍会导致不少高浓度油雾溢出机器形成机体和环境空气污染;
[0004]另一种为动力式除油雾方案,该方案采用市场常见普通真空发生管配合管道过滤器组件,再通过软管管路的方式安装于封闭式齿轮箱上,当管路过滤器或真空发生器发生脏堵效果减弱时,压缩主机及齿轮箱主轴将会在大量正压油雾的作用下出现较严重的润滑油泄露污染事件,而且该套方案装置安装时需要占用较大空压机内部空间,使得整个装置显得臃肿笨拙,为优秀的整机设计方案带来不利影响,再者该套方案中的真空发生管普遍采用系统全压压缩空气供气方式来获得真空除油雾功能,对机组生产出来的高成本洁净无油压缩空气造成较大损耗,是不节能的一种方案

[0005]因此,亟需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包括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的上部设有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设有空气入口与射流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的下方设有油雾滤芯腔,所述油雾滤芯腔与洁净空气释放口连通,所述油雾滤芯腔内设有精密油雾过滤芯,所述精密油雾过滤芯与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的侧部与第一油雾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雾通道通过第二油雾通道与油雾区连通,所述精密油雾过滤芯的底部通过凝结润滑油回油道与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内部的油池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座体与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空气入口通过限流过滤减压阀与压缩空气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力为
1.5

2.0bar。
[0012]优选地,所述座体与所述油雾滤芯腔之间设有油雾滤芯腔密封圈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油雾通道与所述第二油雾通道之间设有油雾通道密封圈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油雾通道的端部设有工艺堵头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具有更高效的真空负压性能;在利用文丘里喷射原理和结合实际应用结构特性上优化设计了更为节能的射流真空发生器,在结合实际工况条件下,动力空气压力即使调整到
1.5bar
的较低压力下仍然具有优秀的负压吸入和滤除速齿轮箱内形成的大量油雾的效果,在满足除油雾的功能条件下为节省动力空气能源消耗提供了有力帮助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具有更小的安装空间和精致的外观;
T
型铝合金的座体结构,通过机加工的方案将整个动力气路和抽吸油雾的通道全部融合在内座体内部,并将精密油雾过滤芯外装于倒
T
型的安装法兰面的油雾滤芯腔内,同时将该组合半镶嵌安装于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上,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在提升整个齿轮箱的技术含量基础上也为空压机工厂设计精致小巧的空压机整机方案提供了有力帮助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可采用更小巧的限流过滤减压阀来延长本技术方案的维保周期,由于除油雾结构具有优秀的低能耗高效率和真空负压能力,故可采用更加小巧的通用型限流过滤减压阀来提供动力空气,在具有较小外部安装空间的情况下,也同时延长了本技术方案的维保周期,为用户节省能源的同时也减少了维保成本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减少了无油压缩主机和齿轮箱主轴轴封渗漏润滑油的风险,由于采用本技术方案的除油雾结构后,齿轮箱的内部结构特点上整个油池容腔与外部大气环境相通,即使出现因除油雾结构保养不及时导致除油雾性能下降也不会因齿轮箱油池容腔受背压影响导致压缩主机和齿轮箱主轴轴封出现漏油的风险,使用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
12
,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
12
的上部设有座体2,座体2的顶部设有空气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包括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的上部设有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设有空气入口与射流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的下方设有油雾滤芯腔,所述油雾滤芯腔与洁净空气释放口连通,所述油雾滤芯腔内设有精密油雾过滤芯,所述精密油雾过滤芯与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射流真空发生器的侧部与第一油雾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雾通道通过第二油雾通道与油雾区连通,所述精密油雾过滤芯的底部通过凝结润滑油回油道与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内部的油池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负压除油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所述干式无油空压机齿轮箱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路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