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楼承板总成技术

技术编号:3983100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2
一种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楼承板总成,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楼承板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承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楼承板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冶金工艺生产厂房主体结构一般均为钢结构,在进行厂房建设时,需要在钢结构框架上完成混凝土平台板的浇筑施工,采用传统的支模作业导致工期过长,施工工序较多,因此极为繁琐,若高度较高的平台支模及搭设脚手架作业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在高空的情况下施工效率和安全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楼承板总成,减少了支模作业的时间,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也减少了在高处施工的时间,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
,按照图纸预制楼承板;
[0006]S2
,将所述预制楼承板吊装至钢结构框架的预设安装位置处,并将所述预制楼承板与钢结构框架进行固定;
[0007]S3
,围绕所述预制楼承板支边摸,并对预制楼承板进行浇筑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S1
,按照图纸预制楼承板,进一步包括:
[0009]S101
,根据图纸确定预制楼承板的压型钢板的尺寸

钢筋框架的数量及钢筋框架之间的间距;
[0010]S102
,将钢筋框架装配在所述压型钢板上形成预制楼承板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S2
,将所述预制楼承板吊装至钢结构框架的预设安装位置处,并将所述预制楼承板与钢结构框架进行固定,进一步包括:
[0012]S201
,确定钢结构框架上的预设位置;
[0013]S202
,将预制楼承板吊装至钢结构框架的预设位置处;
[0014]S203
,将预制楼承板固定在钢结构框架的预设位置处,并将相邻的所述预制楼承板之间进行固定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S3
,围绕所述预制楼承板支边摸,并对预制楼承板进行浇筑,进一步包括:
[0016]S301
,围绕预制楼承板支边摸;
[0017]S302
,在所述预制楼承板上绑扎附加钢筋;
[0018]S303
,对预制楼承板进行浇筑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楼承板总成,采用上述所述的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进行装配,包括压型钢板

钢筋框架及钢梁,所述钢筋框架装配在所述压型钢板上,所述压型钢
板装配在所述钢梁上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框架包括第一钢筋

第二钢筋

上弦钢筋及下弦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及所述第二钢筋的相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钢筋及所述第二钢筋的第二端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且所述第一钢筋及所述第二钢筋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压型钢板上,所述上弦钢筋连接在所述第一钢筋及所述第二钢筋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钢筋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钢筋及所述第二钢筋的下弦位置处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筋及所述第二钢筋均包括若干倒
V
型段及连接段,相邻所述倒
V
型段的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段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压型钢板上,所述第一钢筋及所述第二钢筋的
V
型段的尖锥端之间相互连接

所述上弦钢筋连接在所述
V
型段的尖锥端出,所述下弦钢筋连接在所述
V
型段的下弦位置处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型钢板包括钢板主体及连接在所述钢板主体一侧的角钢底座,所述角钢底座与所述钢梁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制楼承板总成,通过将制作好的预制楼承板直接装配在钢梁上,减少了支模作业的时间,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也减少了在高处施工的时间,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制楼承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位图2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1]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0033]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34]实施例一
[0035]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楼承板总成,包括压型钢板
2、
钢筋框架3及钢梁1,钢筋框架3装配在压型钢板2上,压型钢板2装配在钢梁1上

[0036]可以知道的是,钢筋框架3可以焊接在压型钢板2上,压型钢板2可以通过锚钉与钢结构框架的钢梁1连接,在压型钢板2装配在钢梁1上后,可以在压型钢板2上进行支边模,边模围绕钢筋框架3,然后浇筑混凝土在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按照图纸预制楼承板;
S2
,将所述预制楼承板吊装至钢结构框架的预设安装位置处,并将所述预制楼承板与钢结构框架进行固定;
S3
,围绕所述预制楼承板支边摸,并对预制楼承板进行浇筑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按照图纸预制楼承板,进一步包括:
S101
,根据图纸确定预制楼承板的压型钢板的尺寸

钢筋框架的数量及钢筋框架之间的间距;
S102
,将钢筋框架装配在所述压型钢板上形成预制楼承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
,将所述预制楼承板吊装至钢结构框架的预设安装位置处,并将所述预制楼承板与钢结构框架进行固定,进一步包括:
S201
,确定钢结构框架上的预设位置;
S202
,将预制楼承板吊装至钢结构框架的预设位置处;
S203
,将预制楼承板固定在钢结构框架的预设位置处,并将相邻的所述预制楼承板之间进行固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
,围绕所述预制楼承板支边摸,并对预制楼承板进行浇筑,进一步包括:
S301
,围绕预制楼承板支边摸;
S302
,在所述预制楼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旭东张博严俨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