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志伟专利>正文

车轮多锥管减阻力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77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3
车轮多锥管减阻力内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多锥管减阻力内胎
[0001]一,目的:
[0002]本专利技术为减少车轮滚动阻力以达到节能之目的

[0003]二,适用范围:
[0004]适用于真空车轮轮胎,最适合轿车的车轮

[0005]三,目前车轮真空轮胎滚动阻力分析:
[0006]以轿车真空轮胎为例:本专利技术不分析其它方面滚动阻力,只分析轿车在行驶中轮胎胎内的气压变化所造成的对滚动阻力的影响

[0007]1,轿车在出厂时必定确定了一个标准轮胎气压
(
这个气压必定是厂方经研究为最适当的最佳气压
)
,本人经几百辆在修车厂观察,轮胎在地面接触面,都是变形的,只是程度重轻而已,那么在行驶时,由于路面不是绝对的平面,与路面粗糙度,变形肯定会更大,当前学术界称车轮轮胎变形的滚动阻力

[0008]2,轮胎在变形过程中,胎内压缩空气的气压肯定也在进行高与低的变化,并且还在流动

具体分析:
(1)
车轮轴由车轮重力传递到轮胎与地面接触承受压力,形成一个由车轮轴为中心线的水平等腰三角形,
(
按水平路面分析
)
按车轮轴的中心线为中心力点可分为前直角三角形与后直角三角形

在车轮向前推进时,前三角形逐步移位,要压缩轮胎,使轮胎外圆超长部分逐步缩短后三角部分轮胎逐步复原
。(2)
轮胎变形过程中,胎内气压因车轮在向前滚动,胎内在变形的前三角压缩部分,气压必定高与平均气压,并且形成一个冲击浪,这个冲击浪与车轮转动同步

还要推动前部的压缩空气随轮胎圆周转动

在这期间,滚动的气浪因气压大于胎内平均气压,使胎内帘丝张力增加,形成摩擦力与产生热量,还要压缩气浪尾部高于胎内平均气压部分

同时还要推动胎内气压整体流动

为此就形成了巨大的阻力与热损耗

在后三角轮胎逐步复原部分:有前部回流气流回补,多数为后部气流回补:进行轮胎复原

车轮在复原过程中因反应迟滞,跟不上车轮转速,没有推力作用
。(
根据本人观察,轿车新轮胎变形较少,旧轮胎变形相当大,这是由于胎面橡胶厚度的影响,橡胶的厚度分排了部分压缩,还有是钢圈与轮胎的高度变成按车轴水平线,为上部最高,水平线处为对分尺寸,下部最低,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椭圆形,足以说明在行驶时气流的强度
)
,为了减少胎内气压流动的阻力,特设计了多锥管连体的内胎



附图说明

[0009]1,图1为多锥管连体内胎的构造及其它零件与位置

[0010](1)
车轮钢圈外径
。(2)
车胎内径
(3)
锥管内胎
(4)
锥管内胎气嘴
。(5)
锥管剩余空间气嘴
。(6)
凹形连气槽
(7)
锥管剩余空间
。(8)
车轮转动方向
。(9)
胎内变形线
(10)
道路路面
[0011]2,减阻力的原理:
[0012](1)
主要是图
(3)
锥管内胎的作用:1,以
15
个锥管为例,每个锥管按轮胎中心轴线为锥管平面设计,大圆为轮胎内壁同等尺寸,
(
制造时帘丝拉力长度尺寸应扩大百分之十几左右
)
锥角部分各为一半角度,即共
24
度,各为
12
度,胎内中心设小孔,连接下一个锥管平面,形成连体

小孔的尺寸,按锥管大平面的面积百分之二十五设计
。2
,真空胎加上一个多
锥管内胎在车轮向前转动时,前部的气浪不会产生,由于锥管有几何形状,锥角部分方向向后,锥管部分为平面

在受压时,内部气压气体大部分向后,再加上锥管剩余空间气压,压迫锥体部分,也是使气流向后,从而改变了气流的向前方向变为向后方向,使前部的气浪消失

使原有气浪对轮胎的内张力及撑擦力与热损耗消失

在车轮与地面受力水平直线后三角的轮胎复原部分

由于气流向后流动,在车轮与地面受压时,还形成一个反气浪,虽气流不大,可加快了轮胎变形后的复原,也起到小量的推力作用
。3
,胎内气流总体基本被隔离,少量气体向后,在图内未标出的轮胎椭圆形基本不会形成,从而不需要克服轮胎前部椭圆的压力,以达到减少滚动阻力之目的
。4
,充气气嘴分二部分,一个气嘴为锥管内胎连体气嘴,另一个为剩余空间气嘴

这个剩余空间的气体连通于靠钢圈边锥管大外径处凹形连气槽连成一体

二个部分的气压必须为等压

[0013]五,制造方法:
[0014]用传统内胎橡胶材料,中心为帘丝,帘丝要与锥管的几何形状为拉力点,形成锥管形状尺寸

锥管的大外径帘丝拉长时的尺寸要大于轮胎内壁尺寸约百分之十左右

大外径处表面尽量粗糙
。(
或设小芝麻点凸
)
以轮胎内不会移动为原则设计

[0015]六,安全问题:
[0016]在真空轮胎里面,再加上多锥管连体内胎,因加上的内胎与轮胎的剩余空间气压相等

如果锥管连体内胎破裂,轮胎仍可保持原来气压,不会影响安全系数

[0017]七,其它:
[0018]因各车型,车轮钢圈外圆与轮胎比例各不相同,如果比例特别小的轮胎上可用多管状连体内胎
(
多管状指的是一个管状两头小连接一个整体
)
因能起到胎内气压基本隔断,小量流动,也能起到减阻力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多锥管
(
多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朱志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