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33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包括破碎机壳,所述破碎机壳内设置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成组设置,所述破碎机壳内填充有液态水,且所述破碎辊浸没于液态水中,所述破碎辊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部分位于液态水中,所述进料口另一部分位于破碎机壳外,所述进料口与破碎机壳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回收
,具体为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

无记忆效应且电性能优异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

新能源汽车

储能等领域

锂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3~8年,目前锂电池正逐步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锂电池回收处理问题迫在眉睫

[0003]废旧电池在回收利用时都需要依次进行放电

破碎

筛分等处理,常见的废旧电池破碎机构大多为干式破碎,即通过破碎辊将电池绞碎,剥去电池外壳,分离电池外壳和内芯

虽然干式破碎机构可以充分剥离电池外壳,但这类设备在对大量电池进行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粒飞溅和电解液的泄漏,飞溅的碎粒和挥发的电解液极易污染加工设备所处的环境,导致环境安全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包括破碎机壳,所述破碎机壳内设置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成组设置,所述破碎机壳内填充有液态水,且所述破碎辊浸没于液态水中,所述破碎辊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部分位于液态水中,所述进料口另一部分位于破碎机壳外,所述进料口与破碎机壳固定连接
>。
[0006]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进料口外壁,远离所述破碎机壳侧壁的限位块下表面为斜面

[0007]优选的,所述破碎辊下方设置有捞渣传送带,所述捞渣传送带固定连接于破碎机壳侧壁,所述捞渣传送带一部分位于液态水内,所述捞渣传送带另一部分贯穿破碎机壳位于破碎机壳外,所述捞渣传送带中部位置沿远离破碎辊的方向向斜上方向延伸

[0008]优选的,所述破碎机壳内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转动连接于破碎机壳内壁,所述滚筒外缘与液态水表面接触,且所述滚筒位于捞渣传送带上方,且所述滚筒的高度低于所述捞渣传送带位于液态水外的部分

[0009]优选的,所述破碎机壳下表面呈漏斗状,所述破碎机壳下表面低端活动连接有下水口

[0010]优选的,所述破碎机壳与捞渣传送带位于所述破碎机壳外侧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0011]优选的,所述破碎辊通过驱动轴与破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贯穿破碎机壳,所述破碎辊由若干破碎单元组成,所述破碎单元包括限位连接卡板,所述限位连接卡板均布于连接轴周侧,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板,所述限位连接卡板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板

连接轴,且所述限位连接卡板插接于另一组破碎单元的滑块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于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连接于破碎单元壳,所述破碎单元壳中心处贯穿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一端,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贯穿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杆与限位凸起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贯穿限位凸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碎头,所述破碎头贯穿破碎单元壳,所述破碎头与破碎单元壳滑动连接;
[0013]所述转盘远离连接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滑柱,所述第二连接滑柱滑动连接于第三连接板上设置的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破碎单元壳固定连接;
[0014]所述转盘通过贯穿第三连接板的固定轴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滑柱,所述第一连接滑柱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
[0016]所述第二连接板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板直径,所述第二连接板外缘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外缘

第一连接板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滑柱贯穿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滑柱贯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
[0018]所述螺纹轴位于滑块外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把手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0]锂电池经进料口进入破碎机壳,且落于两组破碎辊之间,两组破碎辊相向转动,锂电池被两组破碎辊粉碎,粉碎后的锂电池中比液态水密度大的废料落在捞渣传送带上,经捞渣传送带带离破碎机壳,而粉碎后的锂电池中比液态水密度小的废料漂浮于液态水表面,通过滚筒向捞渣传送带位于液态水表面的位置流动,最终被捞渣传送带带离破碎机壳,参与下一工序;
[0021]通过在由液态水浸没的两组破碎辊间对锂电池进行粉碎,且粉碎过程全程锂电池均浸没于液态水中,避免了电池在破碎过程中,大量的碎粒飞溅的情况发生,有效防止粉碎过程污染加工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而导致环境安全受到影响;
[0022]进料口两侧固定的

远离破碎机壳侧壁的限位块下表面为斜面,使得粉碎后的锂电池中比液态水密度小的废料尽可能位于限位块与破碎机壳侧壁之间,而不是在进料口内;
[0023]倾斜设置的捞渣传送带使得在其上输送的废料进行了初步的脱水,水在高出液态水表面的捞渣传送带受重力作用进而回流;
[0024]滚筒外缘与液态水表面接触的设置使得滚筒可以带动液态水表面的漂浮物流动,且尽可能减少液态水整体翻滚的情况;
[0025]破碎机壳下表面设置为漏斗状,使得部分为由捞渣传送带带离的废料集聚于下水口处,方便处理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破碎辊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破碎单元壳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连接板结构主视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连接板结构主视示意图

[0034]图中:
1、
破碎机壳;
2、
破碎辊;
3、
液态水;
4、
进料口;
5、
限位块;
6、
滚筒;
7、
捞渣传送带;
8、
下水口;
9、
支撑柱;
10、
驱动轴;
21、
破碎单元;
211、
第一连接板;
212、
滑块;
213、
螺纹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机壳
(1)
,所述破碎机壳
(1)
内设置有破碎辊
(2)
,所述破碎辊
(2)
成组设置,所述破碎机壳
(1)
内填充有液态水
(3)
,且所述破碎辊
(2)
浸没于液态水
(3)
中,所述破碎辊
(2)
上方设置有进料口
(4)
,所述进料口
(4)
一部分位于液态水
(3)
中,所述进料口
(4)
另一部分位于破碎机壳
(1)
外,所述进料口
(4)
与破碎机壳
(1)
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
(4)
两侧设置有限位块
(5)
,所述限位块
(5)
固定连接于进料口
(4)
外壁,远离所述破碎机壳
(1)
侧壁的限位块
(5)
下表面为斜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辊
(2)
下方设置有捞渣传送带
(7)
,所述捞渣传送带
(7)
固定连接于破碎机壳
(1)
侧壁,所述捞渣传送带
(7)
一部分位于液态水
(3)
内,所述捞渣传送带
(7)
另一部分贯穿破碎机壳
(1)
位于破碎机壳
(1)
外,所述捞渣传送带
(7)
中部位置沿远离破碎辊
(2)
的方向向斜上方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壳
(1)
内设置有滚筒
(6)
,所述滚筒
(6)
转动连接于破碎机壳
(1)
内壁,所述滚筒
(6)
外缘与液态水
(3)
表面接触,且所述滚筒
(6)
位于捞渣传送带
(7)
上方,且所述滚筒
(6)
的高度低于所述捞渣传送带
(7)
位于液态水
(3)
外的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壳
(1)
下表面呈漏斗状,所述破碎机壳
(1)
下表面低端活动连接有下水口
(8)。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壳
(1)
与捞渣传送带
(7)
位于所述破碎机壳
(1)
外侧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9)。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水下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辊
(2)
通过驱动轴
(10)
与破碎机壳
(1)
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
(10)
贯穿破碎机壳
(1)
,所述破碎辊
(2)
由若干破碎单元
(21)
组成,所述破碎单元
(21)
包括限位连接卡板
(230)
,所述限位连接卡板
(230)
均布于连接轴
(229)
周侧,所述连接轴
(229)
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板
(228)
,所述限位连接卡板
(230)
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伟文张雷李大金黎刚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之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