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流桥可控硅的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74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整流桥可控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整流桥可控硅的模块,其包括整流桥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流桥可控硅的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整流桥可控硅
,特别涉及整流桥可控硅的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如今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对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例如应用在调压的产品,一方面要求大功率,一方面要求体积小

现在市面上无整流桥和可控硅结合的产品,目前大部分应用都是采用分立元器件,焊接到
PCB
进行应用,非常不利于小型化

[0003]综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第一

采用分立元件,元器件占用空间大;
[0005]第二

整流桥和可控硅都需要加散热片,需要安装散热片的面积大;
[0006]第三

抗干扰能力差,可控硅容易被干扰;
[0007]第四

大电流应用对
PCB
的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

[0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整流桥可控硅的模块,其特征是,其包括整流桥模块

电路载体
(2)
以及外接电极脚
(1)
;所述整流桥模块包括整流二极管
D1、
整流二极管
D2、
整流二极管
D3、
整流二极管
D4
以及单向可控硅
Q1
;外接电极脚
(1)
包括输出负极
(11)、
交流输入极
(12)、
第二交流输入极
(13)、
输出
K

(14)、
输出正
A

(15)
以及控制
G

(16)
;整流二极管
D1
的正极

负极分别与交流输入极
(12)、
输出负极
(11)
电性连接;整流二极管
D2
的正极

负极分别与输出正
A

(15)、
交流输入极
(12)
电性连接;整流二极管
D3
的正极

负极分别与第二交流输入极
(13)、
输出负极
(11)
电性连接;整流二极管
D4
的正极

负极分别与输出正
A

(15)、
第二交流输入极
(13)
电性连接;单向可控硅
Q1

A

、G

、K
极分别与输出正
A

(15)、
控制
G

(16)、
输出
K

(14)
电性连接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权徐海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