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42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管,在管的外表面覆盖有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体由棒状发泡体形成层,并且,所述发泡体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棒状发泡体的40%以上的形状为大致扇形,所述大致扇形由大小两个同心圆上的长短的圆弧部、和从所述同心圆中心向外周方向放射状延伸的两条直线部形成,并且满足下述式(1)的条件,0.5<a/b<2.5式(1)(式中,a表示大致扇形的长圆弧部的长度和短圆弧部的长度之和的1/2的长度,b表示大致扇形的直线部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作为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用配管及给 水管、给热水管使用的兼具高隔热性和优良施工性的复合管。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用配管及给水用配管、给热水用配管使用在金属管 及树脂管周围覆盖树脂发泡体的复合管。作为提高这种复合管的隔热性的方法,已知的是 提高树脂发泡体的发泡倍率。通过提高发泡倍率以提高隔热性,是考虑到用导热率低的空 气置换大量树脂。 作为提高树脂发泡体的发泡倍率的方法有交联发泡法。所谓交联发泡法是在发 泡前使树脂交联的发泡方法,由于树脂的张力大,所以具有破泡少、易于提高发泡倍率的特 征。但是,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将交联发泡体覆盖在管上,必须根据管的外周将片状 的交联发泡体切生长条状,并将长条状片的端部彼此热融接而形成管子状,因此需花费时 间。 另一方面,在挤压发泡法中,由于在用十字头模具挤压树脂发泡体的同时完成对 管的覆盖,所以与交联发泡法相比具有不需花费时间的特征。但是,由于基本上没有使树脂 交联,所以其存在的问题是树脂的张力弱,发泡倍率难以象交联发泡法那样容易提高。 用于利用挤压发泡法提高发泡倍率的手段之一是模具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管,其在管的外表面覆盖有发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体由棒状发泡体形成层,并且,  形成各层的棒状发泡体的数量满足下式的条件,  π/2.5 (D↓[i-1]+T↓[i])/T↓[1]<n↓[1]<π/0.5 (D↓[i-1]+T↓[i])/T↓[1] (1≤i≤N)  式中,N及i表示发泡体层的数量,N表示1以上的整数,i表示1以上、N以下的整数,D↓[i-1]表示连接从中心数第(i-1)层上的发泡体的表面彼此的最远距离,T↓[i]表示第i层发泡体的厚度,n↓[i]表示第i层棒状发泡体的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宏行稻森康次郎安藤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