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531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其可以高精度地进行进给调节。缝纫机(10)具有:动作限制连杆(61),其一端部连结在动作变换杆(50)的另一端部上;进给调节体(62),其连结动作限制连杆的另一端部,并且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架(20)内;转动的支撑轴(63),其固定安装在进给调节体上;以及进给调节机构(60),其固定安装在支撑轴上,具有一体地进行转动的固定腕(68),上下进给轴(43)相对于水平进给轴(46)配置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并且固定腕(68)和连结杆(67)的另一端部连结,利用该连结杆的进退动作,进行进给调节体(62)的角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布料进给调节机构的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已知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缝纫机的布料调节机构。在图10中进行说 明如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调节机构200,其具有上下进给轴202,其从 与未图示的缝纫机电动机联动旋转的主轴201获得动力;水平进给轴203,其从上下进给轴 202获得动力;以及未图示的进给齿,其利用这些进给轴202、203,施加上下往复动作和沿 布料进给方向的往复动作。杆205的一端部与固定在上下进给轴202上的偏心凸轮204连结,在杆205的另 一端部上连结有第一连杆体206、206和第二连杆体207、207。第一连杆体206、206与水平进给轴203 —起,与进行转动的输入腕208连结。另 外,第二连杆体207、207与轴支撑在平行于上下进给轴202的支撑轴209上的进给调节体 210连结。该进给调节体210,通过围绕支撑轴209转动,可以使从上下进给轴202向水平进 给轴203传递的往复转动的角度范围增减或者反转。即,通过增减向水平进给轴203传递 的转动的角度范围,可以改变进给齿的水平方向的往复范围,并且,通过将角度范围反转, 可以对正进给和逆进给进行变换。并且,现有的布料进给调节机构200,为了自由地调节进给调节体210的角度,具 有进给盘211,其进行进给量的调节操作;进给调节螺栓212,其利用进给盘211,向轴线 方向进行进退移动;进给调节台213,其通过使进给调节螺栓212的前端与凸轮部抵接而转 动,产生角度变化;连结杆214,其通过进给调节台213的转动,进行上下移动;输入腕216, 其与连结杆214连结,与支撑在缝纫机架上的变换轴215 —起进行转动;以及输出腕218, 其被固定支撑在变换轴215上,并且经由连杆体217与进给调节体210连结。上述进给调节台213也在凸轮部上形成相对的两个斜面,并设有未图示的拉伸弹 簧,其向下方拉伸与连结杆214的连结部,以使所述进给调节螺栓212的前端部与该斜面中 的一个抵接。并且,利用该拉伸弹簧维持抵接状态,同时如果使进给盘211例如向逆时针方 向旋转,则进给调节螺栓212经由斜面按压进给调节台213,所以进给调节台213围绕该支 撑轴进行转动,将连结杆214拉下,使输入腕216转动。其结果,经由变换轴215,输出腕218 也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经由连杆体217而进给调节体210围绕支撑轴转动,进行进给量的调 节。另外,一端部与进给调节体210连结的第二连杆体207、207,由于其另一端部与杆 205连结,所以具有限制的功能,S卩,使该杆205的端部沿以连杆体207为半径的圆弧轨迹进 行往复运动。由此,如果改变进给调节体210的角度,则由于以连杆体207为半径的圆弧轨 迹的中心位置变化,所以杆205的端部描绘的圆弧轨迹的方向改变,向水平进给轴203施加 的往复转动的方向的动作成分增减,可以调节水平进给轴203的往复转动的角度范围。另外,现有的布料进给调节机构200具有切换杆219,其用于切换进给调节螺栓212的前端部所抵接的进给调节台213的斜面;以及切换螺线管220,其进行与该切换杆 219相同的切换,从而,可以进行进给方向的切换。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2006-1162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现有的布料进给机构中,用于从所述进给盘211向进给调节体210进行动作传递的机构的部件个数非常多,并且复杂。由此,如果加工精度和组装精度不充分高,则 易产生松动、变形、摩擦等,可能发生不能进行精度较高的进给,或者噪音和烧伤等的动作 不稳定。另外,在利用切换螺线管220切换为逆进给运动时,由于部件结构较多而使用于 机构运动的扭矩增大,由此产生使螺线管的响应性恶化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防止松动,实现动作的稳定化。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其具有上下进给轴(43),其固定有偏心凸轮(49),与驱动源联动而绕轴心摆动,向进给 齿施加上下方向的往复动作;水平进给轴(46),其可以绕轴心摆动,向所述进给齿施加布料进给方向前后的往 复动作;转动腕(51),其基端固定在所述水平进给轴上;动作变换杆(50),其基端部与所述偏心凸轮连结,以利用所述偏心凸轮,由所述上 下进给轴的转动向所述水平进给轴施加往复运动;传递连杆(53),其将所述动作变换杆的另一端部和所述输入腕的转动端部连结;调节部件(65),其可以利用旋转操作向轴线方向进退移动;凸轮部件(66),其具有所述调节部件所抵接的凸轮面,该凸轮部件与所述调节部 件的进退位置相对应,绕一个轴进行旋转位移;连结杆(67),其上端部与所述凸轮部件连结,并沿长度方向进行进退动作;进给调节体(62),其连结所述动作限制连杆的另一端部,并且可以转动地被支撑 在缝纫机架内;以及动作限制连杆(61),其将所述动作变换杆的前端部和所述进给调节体连结,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动支撑轴(63),其可以旋转地支撑在机架上,在一端固定所述 进给调节体,另一端与连结杆的下端连结。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具有切换 螺线管(69),其与所述转动支撑轴连结,将所述进给调节体切换为一定的转动角度。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缝 纫机,在缝纫机底座部的底部的缝纫机纵向机体部(22)侧的端部,垂下设置保护用的罩体 (23),将所述切换螺线管支撑在所述罩体上。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将所述切 换螺线管支撑在所述罩体上,其主体可以沿柱塞的进退方向调节安装位置。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将所述切 换螺线管安装在所述罩体上,其柱塞进退方向相对于水平且沿布料进给方向的状态,成为倾斜的状态。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切换螺线管倾斜地安装在所述罩体上,以使得在所述缝纫机架倾倒至规定的可倾倒位置时,其 柱塞进退方向与倾倒前的状态相比更接近水平状态。技术方案7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进给 调节体,其两个自由端形成为向下方的大致U字状的形状,所述转动支撑轴固定在所述进 给调节体的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腕部中间部。技术方案8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者7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具 有固定腕(68),其基部固定在所述转动支撑轴上,前端与所述连结杆的下端连结。技术方案9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者7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 所述上下进给轴,相对于所述水平进给轴,配置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技术方案10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与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相同的结构,并且所述缝 纫机具有支柱(23),其设置在缝纫机底座部的底部中的缝纫机纵向机体部侧的端部,支撑 所述缝纫机,所述切换螺线管支撑在所述支柱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将转动支撑轴固定在进给调节体上,该转动支撑轴 与利用凸轮部件进行进退移动的连结杆的下端连结,所以将连结杆的动作直接向转动支撑 轴传动,可以大幅度削减从调节部件到进给调节体的动作传递部件的个数(例如,不需要 如图1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其具有:上下进给轴,其固定有偏心凸轮,与驱动源联动而绕轴心旋转,向进给齿施加上下方向的往复动作;水平进给轴,其可以绕轴心摆动,向所述进给齿施加布料进给方向前后的往复动作;转动腕,其基端固定在所述水平进给轴上;动作变换杆,其基端部与所述偏心凸轮连结,以利用所述偏心凸轮,由所述上下进给轴的转动向所述水平进给轴施加往复运动;传递连杆,其将所述动作变换杆的另一端部和所述输入腕的转动端部连结;调节部件,其可以利用旋转操作向轴线方向进退移动;凸轮部件,其具有所述调节部件所抵接的凸轮面,该凸轮部件与所述调节部件的进退位置相对应,绕一个轴进行旋转位移;连结杆,其上端部与所述凸轮部件连结,并沿长度方向进行进退动作;进给调节体,其连结所述动作限制连杆的另一端部,并且可以转动地被支撑在缝纫机架内;以及动作限制连杆,其将所述动作变换杆的前端部和所述进给调节体连结,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动支撑轴,其可以旋转地支撑在机架上,在一端固定所述进给调节体,另一端与连结杆的下端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文哲绪方孝宏川久保裕加藤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