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344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通过发动机动力性需求条件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控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动车型对发动机动力性输出精度要求较高,以实现较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需求

而发动机水温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参考公开号为
CN103758629A
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水温高温保护方法,通过控制扭矩电磁阀的电流来减小输出功率,进而降低水温

但是该方式并未考虑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动力性需求的水温优化

[0004]参考公开号为
CN115167565A
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方法及设备,该装置包括检测模块

控制模块和调节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冷却水泵的出水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将出水温度和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向调节模块输出控制信号;调节模块,设置在冷却水泵的出水位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对冷却水泵的出水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在冷却水泵的出水位置设置调节模块对冷却水泵的出水温度进行辅助调节,从而使得更准确的控制冷却水泵的出水温度,增强冷循环系统的工作效果,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但是该方式也未考虑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动力性需求的水温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对发动机动力性需求较大时进行水温控制优化,即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以改善发动机动力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方法,包括:
[0007]判断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是否不小于发动机最大扭矩乘以预设系数

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是否增大

是否未发生高强度爆震或早燃

辛烷值系数是否不小于预设辛烷值系数值

发动机实际水温是否超过预设水温以及车辆在本次驾驶循环内大气压力变化是否小于预设大气压力值;
[0008]若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不小于发动机最大扭矩乘以预设系数

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增大

未发生高强度爆震或早燃

辛烷值系数不小于预设辛烷值系数值

发动机实际水温超过预设水温以及车辆在本次驾驶循环内大气压力变化小于预设大气压力值,且维持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则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实时读取实际气量

第一目标气量

第二目标气量

第三目标气量

最大气量

特定气量及各自根据目标水温
I
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其中,所述查表中的表格指目标水温
I
设定表格;
[0009]由实际气量

第一目标气量

第二目标气量

第三目标气量

最大气量及特定气量
根据目标水温
I
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得到最终的目标水温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目标水温
I
查表确定目标水温,包括:
[0011]如果横轴和纵轴的数据不落在表格内,包括在表格中间和表格外边,则通过相邻线性插补的方法来确定,在表格中间,即数值在表格坐标轴最小值和最大值范围内,通过线性内插补的方式,在表格外边,即数值不在表格坐标轴最小值和最大值范围内,直接等于边缘值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际气量指实际进入气缸新鲜空气进气密度,也是发动机负荷,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a

[0013]所述第一目标气量是在当前采样周期下的目标气量,是指请求进入气缸新鲜空气进气密度,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b

[0014]所述第二目标气量是指下一个采样周期下的目标气量,由第一目标气量
+
第一目标气量变化率
*
采样时间获取得到,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c

[0015]所述第三目标气量由第一目标气量
+
点火效率
*
采样时间获取得到,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d

[0016]所述最大气量表示本次采样周期下发动机允许的最大进气密度,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e

[0017]所述特定气量指与当期实际气量最接近,且大于实际气量的目标水温
I
设定表格上气量坐标轴上的气量,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f。
[00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由目标水温
a*k1+
目标水温
b*k2+
目标水温
c*k3+
目标水温
d*k4+
目标水温
e*k5+
目标水温
f*k6
得到最终的目标水温,其中,
k1+k2+k3+k4+k5+k6
=1,
k2
取决于目标气量变化率和发动机转速,在发动机转速越小但目标气量变化率较大时
k2
越大

[00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加权系数的更新:
[0020]若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均能保证发动机扭矩响应精度,且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后均未因为高强度爆震或早燃而退出动力性需求模式,则
k2
取更新前的第一倍数,且
k2
在车辆下电后保存;
[0021]若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未能一直保证发动机扭矩响应精度,且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后均未因为高强度爆震或早燃而退出动力性需求模式,则
k2
取更新前的第二倍数,且
k2
在车辆下电后保存;
[0022]若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未能一直保证发动机扭矩响应精度,且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后均因为高强度爆震或早燃而退出动力性需求模式,则
k2
取更新前的第三倍数,且
k2
在车辆下电后保存;
[0023]其中,第一倍数

第二倍数及第三倍数的数值依次增大

[0024]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装置,包括:
[0025]触发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是否不小于发动机最大扭矩乘以预设系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动车型基于动力需求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是否不小于发动机最大扭矩乘以预设系数

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是否增大

是否未发生高强度爆震或早燃

辛烷值系数是否不小于预设辛烷值系数值

发动机实际水温是否超过预设水温以及车辆在本次驾驶循环内大气压力变化是否小于预设大气压力值;若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不小于发动机最大扭矩乘以预设系数

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增大

未发生高强度爆震或早燃

辛烷值系数不小于预设辛烷值系数值

发动机实际水温超过预设水温以及车辆在本次驾驶循环内大气压力变化小于预设大气压力值,且维持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则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实时读取实际气量

第一目标气量

第二目标气量

第三目标气量

最大气量

特定气量及各自根据目标水温
I
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其中,所述查表中的表格指目标水温
I
设定表格;由实际气量

第一目标气量

第二目标气量

第三目标气量

最大气量及特定气量根据目标水温
I
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得到最终的目标水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目标水温
I
查表确定目标水温,包括:如果横轴和纵轴的数据不落在表格内,包括在表格中间和表格外边,则通过相邻线性插补的方法来确定,在表格中间,即数值在表格坐标轴最小值和最大值范围内,通过线性内插补的方式,在表格外边,即数值不在表格坐标轴最小值和最大值范围内,直接等于边缘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气量指实际进入气缸新鲜空气进气密度,也是发动机负荷,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a
;所述第一目标气量是在当前采样周期下的目标气量,是指请求进入气缸新鲜空气进气密度,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b
;所述第二目标气量是指下一个采样周期下的目标气量,由第一目标气量
+
第一目标气量变化率
*
采样时间获取得到,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c
;所述第三目标气量由第一目标气量
+
点火效率
*
采样时间获取得到,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d
;所述最大气量表示本次采样周期下发动机允许的最大进气密度,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e
;所述特定气量指与当期实际气量最接近,且大于实际气量的目标水温
I
设定表格上气量坐标轴上的气量,对应查表确定的目标水温为目标水温
f。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目标水温
a*k1+
目标水温
b*k2+
目标水温
c*k3+
目标水温
d*k4+
目标水温
e*k5+
目标水温
f*k6
得到最终的目标水温,其中,
k1+k2+k3+k4+k5+k6
=1,
k2
取决于目标气量变化率和发动机转速,在发动机转速越小但目标气量变化率较大时
k2
越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加权系数的更新:若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均能保证发动机扭矩响应精度,且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后均未因为高强度爆震或早燃而退出动力性需求模式,则
k2
取更新前的第一倍数,且
k2
在车辆下电后保存;若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未能一直保证发动机扭矩响应精度,且
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后均未因为高强度爆震或早燃而退出动力性需求模式,则
k2
取更新前的第二倍数,且
k2
在车辆下电后保存;若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未能一直保证发动机扭矩响应精度,且进入动力性需求模式后均因为高强度爆震或早燃而退出动力性需求模式,则
k2
取更新前的第三倍数,且
k2
在车辆下电后保存;其中,第一倍数

第二倍数及第三倍数的数值依次增大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张珍李凯杨柳春马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