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原料催化裂解反应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23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申请涉及一种轻质原料催化裂解反应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催化裂解反应器,生焦器,油剂分离设备,沉降器,和再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原料催化裂解反应方法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流化催化裂解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轻质原料催化裂解的反应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炼油能力过剩,成品油终端消费放缓,成品油结构过剩成为炼油企业亟需解决问题

化工原料市场方面,乙烯和丙烯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市场需求仍然保持旺盛

因此,炼油向化工转型已成为炼厂发展的必然方向,催化裂解作为炼油与化工的纽带,是炼油向化工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0003]催化裂解工艺通常以重质石油烃为原料,如尤其是以石蜡基的减压馏分或常压渣油为原料时,具有丙烯等低碳烯烃产率较高的特点

随着全球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优质的重质石油烃资源越来越少,亟需拓宽催化裂解技术的原料适应范围

随着产品结构调整转型,炼厂提升油品质量的同时也副产了大量的轻质石油烃资源

对于典型千万吨级燃油型炼油厂而言,全厂每年的轻质石油烃产量可达到百万吨,占原油加工量的<br/>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催化裂解反应

再生系统,其包括:催化裂解反应器,生焦器,油剂分离设备,沉降器,和再生器,其中,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设置有提升介质入口

再生催化剂入口

裂解原料油入口和油剂出口;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与所述沉降器同轴设置,且所述油剂分离设备容纳在沉降器的内部,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油剂出口与所述油剂分离设备相连通,使得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油剂进入油剂分离设备分离为第一反应产物和第一待生催化剂;所述生焦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预提升区,生焦反应区,所述生焦反应区为鼓泡流化床或湍流流化床,和出口区,其中,所述预提升区的顶端与所述生焦反应区相连通,所述生焦反应区的顶端与所述出口区相连通;所述生焦反应区的中上游设有至少一个燃料油进料口;其中,所述生焦器设置在沉降器的外部,且所述生焦器的出口区与所述油剂分离设备相连通,使得所述生焦器的物料进入油剂分离设备分离为第二反应产物和第二待生催化剂;所述再生器设置有第一再生催化剂出口和第二再生催化剂出口,所述第一再生催化剂出口与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再生催化剂入口相连通,使得至少一部分再生催化剂循环回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所述沉降器的下部设置有汽提段,所述沉降器的汽提段设置有第一催化剂出口和第二催化剂出口;所述沉降器的第一催化剂出口与所述再生器相连通,使得所述沉降器内的至少一部分沉降器催化剂输送到所述再生器;所述生焦器的预提升区的底端和
/
或所述生焦反应区的底端经配置为与所述沉降器的第二催化剂出口相连通,且再生器的第二再生催化剂出口与连通所述沉降器和生焦器的管路相连通,使得所述再生器的至少一部分再生催化剂可与所述沉降器的至少一部分沉降器催化剂混合后输送到所述生焦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焦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所述预提升气体入口

催化剂入口和燃料油入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油入口各自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生焦器的中上游;优选地,所述燃料油入口距生焦器底部的距离各自独立地为生焦器高度的5%到
1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焦反应区为中空圆柱形,其长径比为
20
:1至2:
1。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预提升区为中空圆柱形,其长径比为
10
:1‑2:1;
出口区为中空圆柱形,其长径比为
30
:1‑5:
1。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预提升区

生焦反应区

出口区的内径之比为1:2:1至1:
10

2。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催化裂解反应选自提升管和下行床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型式,催化裂解反应器与生焦反应区的内径之比为
0.1

0.5:1。8.
一种轻质原料催化裂解方法,该方法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催化裂解反应

再生系统中进行,该方法包括:
1)
将预热的轻质原料油从裂解反应器的下部引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洪魏晓丽张执刚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