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289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在冰箱主体的背壁部配设冷却器、送风扇和排出管道,能够使管道结构简化,并能够得到高的冷却效率,而且不使用户感到压迫感而能够充分确保箱内的收纳容积。在冷藏室(23)的最下层的激冷室(30)的背壁部设置冷藏室用冷却器室(40),用于收容冷藏室用冷却器(32)。在冷藏室用冷藏室(23)的背壁部设置从冷藏室用冷却器室(40)向上方延伸的排出管道(38)。在蔬菜室(24)的背壁部以与冷藏室用冷却器(32)在前后不重叠的方式配置送风扇(39),而且,以在前后重叠的方式设置送风管道(42)和吸入管道(43),在送风管道(42)内设置上述送风扇(3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该冰箱在具有冷藏室的冰箱主体的背壁部设置有冷却器和用于 将由该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通过排出管道供给至上述冷藏室内的送风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家庭用的冰箱而言,提供一种如下的冰箱,如图5所示,在冰箱主体1 内从上依次设置有冷藏室2、蔬菜室3、冷冻室4,并且具备冷藏室用和冷冻室用的两个冷却 器5、6(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冰箱中,在冷藏室2的背壁部的靠上部的部位,设置有收容冷藏室用冷 却器5的冷却器室7,并且在该冷却器室7的上部(冷藏室2的最上部)设置有用于向冷藏 室2和蔬菜室3循环供给冷气的送风扇8。在该情况下,在冰箱主体1的背壁部设置有下端在蔬菜室3开口且朝着上述冷却 器室7向上方延伸的返回(吸入)管道9,并且设置有从送风扇8的部分分成左右向下方延 伸冷却器室7和返回管道9的左右部位的冷气供给管道10。在该冷气供给管道10上设置有在冷藏室2和蔬菜室3内开口的多个排出口 10a。 此外,在冷藏室2的上壁部也设置有从送风扇8部分向前方延伸的上面管道11。在这样的结构中,如图5中箭头(实线和虚线)所示,通过送风扇8的驱动,蔬菜 室3内的空气从返回管道9吸入,被冷却器室7内的冷却器5冷却,通过送风扇8供给到冷 气供给管道10和上面管道11。然后,该冷气从上面管道11的前端的排出口 11a供给到冷藏室2内,并且通过冷 气供给管道10从多个排出口 10a供给到冷藏室2内再供给到蔬菜室3内。此外,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冰箱,作为冷却器和送风扇的配置不同的冰箱,例 如有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的冰箱。在该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如图6所示,在冰箱2的 背壁部设置有具有冷却器5的冷却器室12,设置有从该冷却器室12向上方延伸的冷气供给 管道13。而且,在冷却器室12的前部设置有在下端部与冷却器室12相连的送风机壳体14, 在送风机壳体14内配设有送风扇15。而且,如图中箭头所示,反复进行如下的循环,通过送 风扇15的驱动,冷藏室2内的空气被吸入送风机壳体14内,通过冷却器室12内的冷却器 5冷却,通过冷气供给管道13供给到冷藏室2内。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945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7469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存在以下那样的缺点。S卩,在图5所示的专利文献1的 结构中,存在以下不良,在冷藏室2的背壁部的最上部可以说强制配设送风扇8,与返回管 道9、冷却器室7、冷气供给管道10相连的冷气通路成为折回的(弯曲的)形态,无法得到 充分的送风量。在该情况下,为了得到充分的送风量,管道整体大型化,相应地冷藏室2内的容积变小而有损食品的收纳性。另外,也存在以下不良,虽然送风扇8配置在冷却器5的下风处, 但由于送风扇8的电动机是发热部件,所以被冷却器5暂时冷却的空气通过送风扇8时变 暖,导致能量的损耗。此外,在图6所示的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冷却器室12和送风机壳体14以前后重 叠的所谓双层形态配置在冷藏室2的背壁部,因此成为该部分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变大而使 冷藏室2的背壁相当地向前方突出的形态。因此,存在以下不良,在用户打开门观看冷藏室2内部时,有压迫感,感觉冷藏室2 的进深方向的空间相当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在冰箱主体的背壁 部配置有冷却器、送风扇和排出管道,能够使管道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得到高的冷却效率, 而且能够不使用户感到压迫感而充分确保箱内的收纳容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冰箱,在具有冷藏室的冰箱主体的背壁部具备冷却 器;以及送风扇,用于将由该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通过排出管道供给到所述冷藏室内;该冰 箱的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扇位于比所述冷却器靠上风处,且比所述冷却器靠下方,进而配置 成所述送风扇和所述冷却器在前后不重叠。在本专利技术中,由送风扇的驱动而生成的风,通过冷却器部分后成为冷气,该冷气通 过排出管道供给到冷藏室内。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在冷却器的上方配置排出管道,所以能 够将排出管道作成不弯曲的直线形状,能够确保充分的送风量。而且,由于在冷却器的下风处不配置发热部件就可以,所以能够抑制能量的损耗。 并且,由于在冷却器的下方配置有送风扇,所以与将它们前后配置的情况相比,不会在前后 方向上变得形状较大,能够减少冷藏室内的背壁部向前方的突出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冰箱,在冰箱主体的背壁部配设有冷却器、送风扇和排出管道,送风 扇配置在比冷却器靠上风处且比冷却器靠下方,因此能够简化管道结构,并且能够得到高 的冷却效率,而且起到不会使用户感到压迫感而能够充分确保箱内的收纳容积这样的优良 效果。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冰箱主体的示意纵剖视图。图2是除去各室的门等而表示的冰箱主体的主视图。图3是冷藏室和蔬菜室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4是冷藏室的内底部的立体图(a)和除去隔板后的蔬菜室部分的立体图(b)。图5是表示现有例的冰箱主体的主视图(a)和纵剖视图(b)。图6是表示其它现有例的冷藏室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a)及其背壁部部分的纵剖 视图(b)。标记说明21…冰箱主体;23…冷藏室;24…蔬菜室;26…分隔壁;28…贮藏容器;30…激冷室;31…贮藏容器;32…冷藏室用冷却器;38…排出管道;38a…排出口 ;39…送风扇;40... 冷藏室用冷却器室;41…盛水部;42…送风管道;43…吸入管道;43a…开口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图1和图2是示意 地表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冰箱主体21的结构。该冰箱主体21构成为,在前面开口的纵长矩 形箱状的绝热箱体22内,从上层依次设置冷藏室23、蔬菜室24、冷冻室25。上述冷藏室23 和蔬菜室24之间,如图3、图4所示,被分隔壁26上下隔开。此外,上述蔬菜室24和冷冻室25之间,被绝热分隔壁26上下隔开。详细的图示 和说明予以省略,但上述冷冻室25还被分隔成上下两层,并且其中上层部被分隔成左右两 室,左侧的室为具备自动制冰机的制冰室。在上述冷藏室23的前面部设置有铰链开闭式的绝热门23a,在蔬菜室24的前面设 置有抽出式绝热门24a。贮藏容器28 (参照图3、图4)与该绝热门24a的背面部连接。此 外,在上述冷冻室25的各室(区)的前面部也设置有贮藏容器25b与背面部连接的抽出式 绝热门25a。进而,上述冷藏室23内,如图1 图3所示,被搁板29上下分隔成多层,并且在其 最下部(上述分隔壁26的上部)设置有激冷(chilled)室30。如图1、图3所示,抽出式 的贮藏容器(激冷壳体)31可取出放入地设置于上述激冷室30。在冷藏室23内的顶部设置有箱内灯48。另外,上述冷藏室23处于例如2V的温 度带,上述激冷室30处于例如0°C的温度带。上述蔬菜室24处于例如4°C的温度带,上述 冷冻室25处于例如负18°C的温度带。在该冰箱主体21内组装冷冻循环,该冷冻循环具备用于对上述冷藏室23和蔬菜 室24进行冷却的冷藏室用冷却器32、和用于对上述冷冻室25进行冷却的冷冻室用冷却器 33的两个冷却器。此时,这些冷藏室用冷却器32、冷冻室用冷却器33,采用宽度比较宽、吸热面积大 (冷却性能高)的结构的冷却器。如图1所示,在冷藏室主体21的下端部背面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在具有冷藏室的冰箱主体的背壁部具备:冷却器;以及送风扇,用于将由该冷却器生成的冷气通过排出管道供给到所述冷藏室内;该冰箱的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扇位于比所述冷却器靠上风处,且比所述冷却器靠下方,进而配置成所述送风扇和所述冷却器在前后不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下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