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智能清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96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水池智能清污机,清污机主体,包括第一清洁机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池智能清污机


[0001]本申请涉及清理机器装置
,具体是水池智能清污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水池环境中,例如游泳池

观赏鱼池,特别是露天环境中的水池,在外界影响下,水池中会出现垃圾,影响美观度以及用户使用

水池中的垃圾根据其密度,分为三大类,一种是漂浮在池水表面,一种是沉积在水池池底,还有悬浮在水体中

[0003]目前应对水池中的垃圾清理,通常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去清理飘浮在池水表面的垃圾,采用自动清理机器去清理水池池底的机器

如专利申请号为
CN200810120318.8
公开的池底清洁器,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带有伸缩功能手柄去清理水池中的垃圾,这种清洁器清理区域受限,只能清理小型水浅的水池,对于大型水池,只能清理池边,或者需要人工下入到水池中,较为麻烦

[0004]另一些清理机器,例如申请号为
CN201110371230.5
公开的一种游泳池底自动清洁器,其技术方案是利用与在地面行走的轮体结构相一致的行走轮作为清洁器在水池底主要移动部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叶轮,经过一系列的旋转装置

控制装置

限位开关

第三凸起

水上盖

出水下盖相配合,使得出水腔室的开口与第三出水口相连通,复杂的联动结构,才能够实现清洁器在水池中的转向,灵活度较差,导致清理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水池智能清污机,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水池智能清污机,包括:
[0007]清污机主体,所述清污机主体包括第一清洁机组

第二清洁机组;所述第一清洁机组的垃圾收料口邻近所述清污机主体的上端设置,所述第二清洁机组的垃圾收料口邻近所述清污机主体的下端设置;
[0008]推动叶轮组,所述推动叶轮组与所述清污机主体周侧连接;
[0009]浮力调节器,所述浮力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清污机主体的浮力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浮力调节器包括空气泵

气室盒

空气阀门;所述气室盒包括空气仓;所述气室盒开设有连接外界与所述空气仓的排气孔;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空气仓连通;所述空气阀门与所述气室盒上端连接,当所述空气阀门打开时,外界通过所述空气阀门与所述空气仓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清污机主体包括机架,所述第一清洁机组

第二清洁机组均设于所述机架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洁机组包括第一容器

拨板轴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拨板轴与所述第一容器的进入口转动连接;所述拨板轴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拨板轴转动;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设有漏水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清洁机组包括第二容器

柱刷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柱刷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入口邻近所述柱刷设置;所述柱刷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柱刷转动;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及侧壁设有漏水孔

[0014]进一步地,包括连接罩

通道阀;所述连接罩与所述推动叶轮一端连接;所述通道阀对应所述推动叶轮,与所述连接罩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罩内腔与外界通断;所述第二容器底壁与所述机架围合有一排污通道;所述机架侧壁设有与所述排污通道连通的污水口;所述连接罩与所述机架连接,围合对接所述污水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通道阀包括连接圈

封板

扭簧;所述封板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设于所述连接圈的圈内,与所述连接圈转动连接;所述扭簧设于所述封板与所述连接圈转动连接处,用于保持所述封板在所述连接圈中呈一定角度常开

[0016]进一步地,包括设于所述清污机主体上端的太阳能发电板

设于所述清污机主体内部的蓄电池模组

设于所述清污机主体周侧的避障探测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所述蓄电池模组电性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还提供了一种水池智能清污机,包括:
[0018]清污机主体;
[0019]推动叶轮组,所述推动叶轮组与所述清污机主体周侧连接;所述推动叶轮组的每一推动叶轮的中心轴线一端大致朝向所述清污机主体上端中部的
M
点或朝向所述清污机主体下端中部的
N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还提供了一种水池智能清污机,包括:清污机主体

推动叶轮组

连接罩

通道阀;所述清污机主体包括机架

第二清洁机组,所述第二清洁机组设于所述机架中;所述推动叶轮组与所述清污机主体周侧连接;所述第二清洁机组包括第二容器

垃圾扫入机构;所述垃圾扫入机构用于将垃圾通过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入口清扫至所述第二容器内;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及侧壁设有漏水孔;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入口处设有防回流挡板,所述防回流挡板设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腔内与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入口上边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罩与所述推动叶轮组中的推动叶轮一端连接;所述通道阀对应所述推动叶轮,与所述连接罩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罩内腔的一端与外界通断;所述第二容器底壁与所述机架围合有一排污通道;所述机架侧壁设有与所述排污通道连通的污水口;所述连接罩与所述机架连接,围合对接所述污水口;所述通道阀包括连接圈

封板

扭簧;所述封板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设于所述连接圈的圈内,与所述连接圈转动连接;所述扭簧设于所述封板与所述连接圈转动连接处,用于保持所述封板在所述连接圈中呈一定角度常开;当所述通道阀封闭时,所述推动叶轮可将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水体通过所述漏水孔

所述排污通道

所述污水口

所述连接罩内腔排至外界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池智能清污机,能够在四个推动叶轮中,同一侧推动叶轮工作,另一侧的推动叶轮不工作,或者低转速,利用速度差那么就可以实现灵活转向的动作;根据转向的快慢

角度不同,清污机主体的移动方向不同,那么这种中心轴线倾斜设置的四个推动叶轮中各个独立,工作驱动排水量不同,那么产生的对应移动效果也不同,也更加的灵活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水池智能清污机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水池智能清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水池智能清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污机主体,所述清污机主体包括第一清洁机组

第二清洁机组;所述第一清洁机组的垃圾收料口邻近所述清污机主体的上端设置,所述第二清洁机组的垃圾收料口邻近所述清污机主体的下端设置;推动叶轮组,所述推动叶轮组与所述清污机主体周侧连接;浮力调节器,所述浮力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清污机主体的浮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智能清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器包括空气泵

气室盒

空气阀门;所述气室盒包括空气仓;所述气室盒开设有连接外界与所述空气仓的排气孔;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空气仓连通;所述空气阀门与所述气室盒上端连接,当所述空气阀门打开时,外界通过所述空气阀门与所述空气仓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智能清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机主体包括机架,所述第一清洁机组

第二清洁机组均设于所述机架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智能清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机组包括第一容器

拨板轴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拨板轴与所述第一容器的进入口转动连接;所述拨板轴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拨板轴转动;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设有漏水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池智能清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洁机组包括第二容器

柱刷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柱刷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容器的进入口邻近所述柱刷设置;所述柱刷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柱刷转动;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及侧壁设有漏水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池智能清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罩

通道阀;所述连接罩与所述推动叶轮一端连接;所述通道阀对应所述推动叶轮,与所述连接罩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罩内腔与外界通断;所述第二容器底壁与所述机架围合有一排污通道;所述机架侧壁设有与所述排污通道连通的污水口;所述连接罩与所述机架连接,围合对接所述污水口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池智能清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阀包括连接圈

封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华为黄海李跃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玛威尔显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