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44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嵌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嵌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侧套接有顺时收卷盘,所述顺时收卷盘的外侧收卷有顺时收卷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动力电机不断的调整转动方向,进而可以快速的调整逆时收卷盘和逆时收卷缆的收卷下放状态,此时会上下不断的进行前端锻造锤和后端锻造锤移动,从而可以通过前端锻造锤和后端锻造锤不断的持续的对钢坯进行锻造,此时位于底部的钢坯会被连续的多位置进行锻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

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但是现有的单个锻造设备不能够进行连续多段同时锻造,需要多段同时锻造时需要安装多个锻造设备,会占用较大的面积,从而导致每次锻造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以至于在锻造较长的钢坯时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锻造效率较低,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单个锻造设备不能够进行连续多段同时锻造,需要多段同时锻造时需要安装多个锻造设备,会占用较大的面积,从而导致每次锻造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以至于在锻造较长的钢坯时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锻造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端面安装有连锻组件;所述连锻组件包括顶板;所述安装架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嵌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嵌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侧套接有顺时收卷盘,所述主动轴的外侧位于顺时收卷盘的一侧套接有逆时收卷盘,所述逆时收卷盘的外侧收卷有逆时收卷缆,所述顺时收卷盘的外侧收卷有顺时收卷缆;所述顶板的顶端与逆时收卷缆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逆时收卷缆的一端连接有前端锻造锤,所述顺时收卷缆的一端连接有后端锻造锤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顺时收卷盘和逆时收卷盘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顺时收卷盘和两个逆时收卷盘均对称套接在主动轴的外侧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内侧与轴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通过轴承槽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与动力电机的转动端相连接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端锻造锤的一侧端面安装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内侧开设有滑动孔,所述顶板的底端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润滑海绵,所述润滑海绵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
所述润滑海绵的内侧与限位杆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橡胶套的底端与限位杆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润滑孔,所述橡胶套的底端与润滑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分流孔,所述橡胶套的外侧端面连通有油管,所述油管的外侧套接有电磁阀;所述顶板的一侧端面安装有润滑油盒,所述润滑油盒的顶端安装有润滑油注管,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安装有定位板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稳定板设置有两块,两块稳定板对称安装在前端锻造锤的两侧端面,所述滑动孔开设在稳定板的内侧与限位杆对应位置处,所述滑动孔与限位杆的接触面均为光滑曲面;所述分流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分流孔等角度开设在橡胶套的底部位置处,所述安装孔的内径与限位杆的直径相等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润滑油注管的进油端与润滑油盒出油端相连接,所述动力电机和电磁阀的输入端均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座;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移动座的顶端位于导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移动座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槽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的内侧滑动嵌入有推动杆,所述支撑槽板的内侧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升降端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端与第一限位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升降板的一侧端面安装有移动电机卡座;所述移动电机卡座的内侧安装有移动三相电机,所述移动三相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座的内侧与第一限位板对称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啮合槽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槽开设有两个,两个导槽对称贯穿开设在移动座导的内侧;所述液压升降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液压升降杆均匀的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部位置处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三相电机安装有两个,两个移动三相电机对称安装在升降板的两侧端面,所述移动齿轮与啮合槽相啮合,所述移动三相电机和液压升降杆的输入端均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
设置有连锻组件,通过控制动力电机不断的调整转动方向,进而可以快速的调整逆时收卷盘和逆时收卷缆的收卷下放状态,此时会上下不断的进行前端锻造锤和后端锻造锤移动,从而可以通过前端锻造锤和后端锻造锤不断的持续的对钢坯进行锻造,此时位于底部的钢坯会被连续的多位置进行锻造,进而提升锻造效率,并且锻造设备占用的空间较少,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提升锻造装置的锻造效率,通过润滑海绵内部的润滑油不断的被涂抹到限位杆的外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稳定板与限位杆之间的阻尼,此时还可以通过限位杆使前端锻造锤和后端锻造锤始终锻造在钢坯的同一点面,从而可以使锻造效果提升

[0014]2、
设置有移动组件,通过推动杆对钢坯进行推动并且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对钢坯进行限位可以防止钢坯在移动时偏移原定的锻造位置,接着通过液压升降杆的升降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钢坯从而可以提升使用范围,并且使用推动杆对钢坯进行推动,而不是使用原本的夹持装置移动钢坯,使钢坯始终位于同一平面,防止在夹持升起时钢坯在重力作用下受力不均匀变形,影响钢坯的锻造效果,使用推动的方式可以保证钢坯的锻造效果,并且

[0015]综上所述,使用前端锻造锤和后端锻造锤不断的持续的对钢坯进行锻造,此时位于底部的钢坯会被连续的多位置进行锻造,在锻造结束后可以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不断移动锉磨从而可以将钢坯表面的氧化铁进行初步剥离方便后续处理,从多方面整体的对制造流程进行优化,进而可以使提钢坯的整体制造效率拔高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轴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前端锻造锤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润滑海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啮合槽的开设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端面安装有连锻组件(2);所述连锻组件(2)包括顶板(
201
);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安装有顶板(
201
),所述顶板(
201
)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安装座(
202
),所述电机安装座(
202
)的内侧安装有动力电机(
203
),所述顶板(
201
)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板(
204
),所述支撑板(
204
)的内侧嵌入有轴承(
205
);所述轴承(
205
)的内侧嵌入有主动轴(
206
),所述主动轴(
206
)的外侧套接有顺时收卷盘(
207
),所述主动轴(
206
)的外侧位于顺时收卷盘(
207
)的一侧套接有逆时收卷盘(
208
),所述逆时收卷盘(
208
)的外侧收卷有逆时收卷缆(
209
),所述顺时收卷盘(
207
)的外侧收卷有顺时收卷缆(
210
);所述顶板(
201
)的顶端与逆时收卷缆(
209
)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211
),所述逆时收卷缆(
209
)的一端连接有前端锻造锤(
212
),所述顺时收卷缆(
210
)的一端连接有后端锻造锤(
2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时收卷盘(
207
)和逆时收卷盘(
208
)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顺时收卷盘(
207
)和两个逆时收卷盘(
208
)均对称套接在主动轴(
206
)的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204
)的内侧与轴承(
205
)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
205
)通过轴承槽与支撑板(
204
)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
206
)与动力电机(
203
)的转动端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坯锻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锻造锤(
212
)的一侧端面安装有稳定板(
214
),所述稳定板(
214
)的内侧开设有滑动孔(
215
),所述顶板(
201
)的底端安装有限位杆(
216
),所述限位杆(
216
)的外侧套接有固定板(
217
),所述固定板(
217
)的底端安装有润滑海绵(
218
),所述润滑海绵(
218
)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
219
);所述润滑海绵(
218
)的内侧与限位杆(
216
)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
220
),所述橡胶套(
219
)的底端与限位杆(
216
)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润滑孔(
221
),所述橡胶套(
219
)的底端与润滑孔(
221
)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分流孔(
222
),所述橡胶套(
219
)的外侧端面连通有油管(
223
),所述油管(
223
)的外侧套接有电磁阀(
224
);所述顶板(
201
)的一侧端面安装有润滑油盒(
225
),所述润滑油盒(
225
)的顶端安装有润滑油注管(
226
),所述限位杆(
216
)的底端安装有定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向臣李伟祥张桂林王海洋苗郁丰志辉张春荣杜建勇郭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磐金锻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