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及型材锯切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042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及型材锯切系统,涉及型材锯切系统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横向送料组件,横向送料组件靠近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托料组件,机架上设置有水平导轨和齿条,水平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夹持组件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前夹板连接有前驱动件,后夹板连接有后驱动件,夹持组件还包括限位调整组件,限位调整组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块能够与后夹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精准送料,极大减少上料距离控制不准确导致的误差,提升产品合格率,并且适合多种宽度的型材上料使用。宽度的型材上料使用。宽度的型材上料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及型材锯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型材锯切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及型材锯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型材锯切系统中,锯片的切割角度是固定的,可以实现进行批量切割的效果,却无法达到自由转换型材端部切割角度或型材端部切割形状的要求,只能针对某种角度的型材端部进行批量切割,一旦需要更换型材端部的切割角度,则需要重新调整锯片位置,进行重新的对刀调整,在针对于不同角度的型材切割时,也是十分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准确性的,因此如何才能在型材切割过程中实行自动化批量生产,同时又能实现在自动切割过程中可以自由的更换型材端部切割角度,是目前型材加工设备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263451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由角度的切割机床,包括控制箱、支撑壳体、锯切转动机构、锯片伸缩机构和锯片驱动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固接在支撑壳体的前面,锯切转动机构的支撑部分固接在支撑壳体上,锯切转动机构的转动部分设置在支撑壳体的前侧壁上,锯片伸缩机构固接在锯切转动机构上,锯片驱动机构固接在锯片伸缩机构上,控制箱通过导线分别与传送机构、锯切转动机构、锯片伸缩机构和锯片驱动机构相连,通过控制箱对传送机构、锯切转动机构、锯片伸缩机构和锯片驱动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可以达到在进行型材自动化批量切割过程中实现可以自由更换型材端部切割角度的效果。
[0004]在此技术方案中,通过传送带实现上料,并通过两侧设置的限位导向组件和侧向夹紧组件对型材进行固定,侧向夹紧组件包括一个气缸和一个缓冲件,限位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和横向双向限位导向的部件,由于传送带与型材之间存在打滑现象,并不能保证实际输送距离就是设定型材输送长度,这就导致锯切后成品长度存在较大偏差,影响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距离无法准确控制导致锯切后型材成品长度存在较大偏差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及型材锯切系统,能够实现精准送料,极大减少上料距离控制不准确导致的误差,提升产品合格率,并且适合多种宽度的型材上料使用。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横向送料组件,所述横向送料组件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托料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导轨和齿条,所述水平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所述前夹板连接有前驱动件,所述后夹板连
接有后驱动件,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限位调整组件,所述限位调整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与所述后夹板抵接。通过驱动电机、齿轮齿条结构带动夹持组件实现送料能够准确控制输送距离进而保证锯切后成品的长度,极大减少上料造成的加工误差,通过限位调整组件能够调整后夹板的位置适合多种宽度的型材上料使用,并且将限位调整组件与后驱动件独立设置,能够减少限位调整组件动作,延长限位调整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限位调整组件的可靠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调整组件包括限位调整电机,所述限位调整电机采用伺服电机,所述限位调整电机通过同步带二连接有滚珠丝杠二,所述滚珠丝杠二上可移动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后夹板和所述后驱动件之间,所述后驱动件位于所述后夹板和所述前夹板之间。通过控制限位块位置实现对后夹板位置的控制,能够减少限位调整电机的正反转交替动作,减少同步带松弛和磨损,更适合大于机架长度的型材原料进行上料锯切的工况,保证夹持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气缸驱动移动夹紧效率更高。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可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竖直驱动组件,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通过竖直驱动装置和移动座能够实现前夹板和后夹板的上下位置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结构型材的不同夹持位置的需要,保证多种型材均能可靠夹持。
[0009]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调整电机,所述竖直调整电机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竖直调整电机通过同步带一连接有滚珠丝杠一,所述滚珠丝杠一可上下移动地与所述移动板连接。通过竖直调整电机和滚珠丝杠一的作用能够准确控制移动座上下移动的距离,进而准确控制前夹板和后夹板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呈L型结构,所述移动座包括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移动板可移动连接,所述限位调整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部,所述前驱动件和所述后驱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下部,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下部。通过此布置方法能够极大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使整个夹持组件结构紧凑。
[0011]进一步的,前驱动件采用气缸。
[0012]进一步的,所述前夹板和所述后夹板共用一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安装部下表面连接,所述滚珠丝杠二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直线导轨、导向杆能够对前夹板和后夹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保证移动平稳。
[0013]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型材锯切系统,包括锯切机床,还包括上述的型材上料装置,所述型材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锯切机床的上料端,所述锯切机床的出料端还设置有型材下料装置,所述型材下料装置与所述型材上料装置结构相同,所述锯切机床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相对设置有后限位板和前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连接有前限位驱动件,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连接有上限位驱动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型材下料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共用一个所述机架,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机架贯穿所述让位槽。通过型材上料装置和型材下料装置共用一个机架能够使夹持组件更加靠近加工区域,能够满足短料锯切时的使用要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锯切机床还包括锯切转动机构,所述锯切转动机构上设置有锯片
伸缩机构,所述锯片伸缩机构上设置有锯切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让位孔,所述锯切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能够在所述让位孔内转动,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出刀槽,锯片能够从所述出刀槽伸出,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设置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向斜下方倾斜。通过锯切转动机构能够调整锯片切割角度,满足多种角度的锯切需要。
[00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及型材锯切系统,通过驱动电机、齿轮齿条结构带动夹持组件实现送料能够准确控制输送距离进而保证锯切后成品的长度,极大减少上料造成的加工误差,通过限位调整组件能够调整后夹板的位置适合多种宽度的型材上料使用,并且将限位调整组件与后驱动件独立设置,能够减少限位调整组件动作,延长限位调整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限位调整组件的可靠性;通过控制限位块位置实现对后夹板位置的控制,能够减少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横向送料组件(2),横向送料组件(2)靠近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托料组件(3),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水平导轨(102)和齿条(101),水平导轨(102)上可移动地设置有夹持组件(4),夹持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02),驱动电机(402)连接有驱动齿轮(413),驱动齿轮(413)与齿条(101)啮合,夹持组件(4)包括前夹板(409)和后夹板(410),前夹板(409)连接有前驱动件(406),后夹板(410)连接有后驱动件(415),夹持组件(4)还包括限位调整组件,限位调整组件包括限位块(416),限位块(416)能够与后夹板(410)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调整组件包括限位调整电机(405),限位调整电机(405)采用伺服电机,限位调整电机(405)通过同步带二(407)连接有滚珠丝杠二(408),滚珠丝杠二(408)上可移动地设置有限位块(416),限位块(416)位于后夹板(410)和后驱动件(415)之间,后驱动件(415)位于后夹板(410)和前夹板(409)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4)包括移动板(401),移动板(40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02),移动板(401)上设置有移动座(403),移动座(403)可上下移动,移动座(403)上设置有竖直驱动组件,前夹板(409)和后夹板(410)均设置在移动座(403)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调整电机(404),竖直调整电机(404)设置在移动座(403)上,竖直调整电机(404)通过同步带一(412)连接有滚珠丝杠一(411),滚珠丝杠一(411)可上下移动地与移动板(401)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座(403)呈L型结构,移动座(40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晓刘可柯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天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