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25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加工机床,涉及型材加工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立柱一和立柱二,立柱一和立柱二的移动方向平行,立柱一和立柱二上均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台,滑台的移动方向与立柱一的移动方向垂直,滑台上均可移动地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移动方向与立柱一和滑台的移动方向均垂直,安装座上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刀具组件,刀具组件均包括转盘,转盘均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上,转盘的轴线与待加工型材的长度方向平行,转盘与驱动组件连接,转盘上均设置有加工电机,加工电机连接有刀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对型材多个面的加工,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较高。和加工精度较高。和加工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加工机床


[0001]本技术涉及型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材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工程装潢还是家庭装修都在追求高品质和高实用性的建材产品;建筑门窗是建筑装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使用型材制造的门窗越来越普遍,常用的型材有不锈钢和铝合金,在门窗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对型材进行加工,再将型材拼装成形。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658866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型材加工专用机床,包括机床底座,机床底座的上端两侧设有导轨,机床底座的上端中部设有工作台,机床底座的上端设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两侧滑接于导轨,移动座的前部设有刀库,移动座的上端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前部安装有横向移动板,横向移动板的设有纵向移动板,纵向移动板的前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有刀具安装套;使用时,控制装置可控制伺服电机的移动,伺服电机可在纵向移动板上纵向移动,纵向移动板又可在横向移动板上完后横向移动,提升了门窗型材的加工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0004]但随着门窗结构和功能的改进完善,在窗框型材的不同表面和不同位置均设置有孔槽,以满足安装、排水等需要,这就需对型材的多个表面进行钻孔或者铣削加工,如采用此技术方案,则需停机调整型材的装夹位置,极大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对型材多个面进行加工时效率和精度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加工机床,能够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对型材多个面的加工,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较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材加工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立柱一和立柱二,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上均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立柱一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滑台上均可移动地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立柱一和所述滑台的移动方向均垂直,所述安装座上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均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盘的轴线与待加工型材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转盘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盘上均设置有加工电机,所述加工电机连接有刀头。通过立柱、滑台、安装座和转盘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每把刀头都能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的移动,同时还能进行转动调整加工角度,这样每把刀头能够负责加工型材的两个邻面以及内部的排水槽,完成了一次装夹加工多个位置的孔槽的技术效果,不需要停机重新装夹待加工型材,同时两把刀头均独立移动和转动,可同时加工型材的不同位置,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
通过传动带与所述转盘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和传动带能够准确控制刀具的转动角度,同时实现对刀具角度的无级调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子座一和子座二,所述子座一高于所述子座二,所述子座一和所述子座二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滑轨上。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子座一和子座二能够降低加工型材上表面的刀具的工作高度,降低了本机床的重心,提升本机床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夹持组件,所述固定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之间,所述固定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能够上下移动。通过固定夹持组件能够对待加工型材实现夹持支撑。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一或所述立柱二上设置有随动夹持组件,所述随动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立柱一或所述立柱二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梁上水平可转动地设置有托辊,所述托辊的轴线与待加工型材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梁上还竖直可转动地设置有夹持辊一和夹持辊二,所述夹持辊一和所述夹持辊二位于所述支撑梁两端,所述夹持辊一和/或所述夹持辊二能够沿所述托辊轴向移动。通过将随动夹持组件安装在立柱一或者立柱二能够实现随动夹持,避免支撑点距离加工位置较远造成待加工型材在加工中受力弯曲。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辊一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夹持辊二连接有气缸,所述夹持辊一高于所述夹持辊二。通过设置高低不同的夹持辊二和夹持辊二,能够使夹持辊二作用在型材靠下的位置,同时在夹持辊一的作用下能够避免例如C形结构型材在夹持受力过程中歪斜,进而使本机床适合夹持多种结构的型材,避免型材在装夹过程中翻转歪斜,影响加工精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激光加工组件。通过设置激光加工组件增加本机床划线和切割的功能,实现了加工集成化。
[001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型材加工机床,通过立柱、滑台、安装座和转盘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每把刀头都能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的移动,同时还能进行转动调整加工角度,这样每把刀头能够负责加工型材的两个邻面以及内部的排水槽,完成了一次装夹加工多个位置的孔槽的技术效果,不需要停机重新装夹待加工型材,同时两把刀具均独立移动和转动,可同时加工型材的不同位置,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和精度;通过伺服电机和传动带能够准确控制刀具的转动角度,同时实现对刀具角度的无级调整;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子座一和子座二能够降低加工型材上表面的刀具的工作高度,降低了本机床的重心,提升本机床的稳定性;通过固定夹持组件能够对待加工型材实现夹持支撑;通过将随动夹持组件安装在立柱一或者立柱二能够实现随动夹持,避免支撑点距离加工位置较远造成待加工型材在加工中受力弯曲;通过设置高低不同的夹持辊二和夹持辊二,能够使夹持辊二作用在型材靠下的位置,同时在夹持辊一的作用下能够避免例如C形结构型材在夹持受力过程中歪斜,进而使本机床适合夹持多种结构的型材,避免型材在装夹过程中翻转歪斜,影响加工精度;通过设置激光加工组件增加本机床划线和切割的功能,实现了加工集成化。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9]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刀具组件、安装座、激光加工组件、和移动电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101、子座一;102、子座二;2、刀具组件;201、刀头;202、从动轮;203、传动带;204、主动轮;3、安装座;301、移动电机;302、齿条;4、立柱一;5、滑台;6、立柱二;7、激光加工组件;701、驱动气缸;702、激光加工头;8、固定夹持组件;8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加工机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立柱一(4)和立柱二(6),立柱一(4)和立柱二(6)的移动方向平行,立柱一(4)和立柱二(6)上均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台(5),滑台(5)的移动方向与立柱一(4)的移动方向垂直,滑台(5)上均可移动地设置有安装座(3),安装座(3)的移动方向与立柱一(4)和滑台(5)的移动方向均垂直,安装座(3)上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刀具组件(2),刀具组件(2)均包括转盘,转盘均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3)上,转盘的轴线与待加工型材的长度方向平行,转盘与驱动组件连接,转盘上均设置有加工电机,加工电机连接有刀头(2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通过传动带(203)与转盘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底座(1)包括子座一(101)和子座二(102),子座一(101)高于子座二(102),子座一(101)和子座二(102)上均设置有滑轨,立柱一(4)和立柱二(6)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相应的滑轨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机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晓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天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