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41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所述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包括预埋连接底座;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的顶面;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横联,所述横联安装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安装于所述连接结构的顶面;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安装于所述上桁梁或所述下桁梁的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具有适用于软土地基,不影响施工车辆的通行,盖梁整体施工荷载挠度较小,并且能够多次周转使用,节约机械、人工、材料和时间成本的优点。时间成本的优点。时间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盖梁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桥梁的类型也不断多样化。为了使我国桥梁施工技术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对施工技术也不断提出了新的高要求,桥梁施工的技术人员也必须不断掌握施工中的桥梁结构强度,对桥梁的稳定性系数进行精准的计算。盖梁(帽梁)作为桥梁工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墩柱顶端的主要受力点,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
[0003]现有的一些盖梁支架在使用时,会对地基的土质、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在沿线多处在农田、虾塘区等软基区域,或新东线地面桥梁中间位置,地面支撑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是不宜作为盖梁支架的支撑地基的,且现有的盖梁支架桥下施工工具设备杂乱无章,影响施工车辆的通行,盖梁整体施工荷载挠度较大,其桁架需要单独进行吊装固定,并且无法多次周转使用,极大增加了机械、人工、材料和时间成本。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不影响施工车辆的通行,盖梁整体施工荷载挠度较小,并且能够多次周转使用,节约机械、人工、材料和时间成本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
[0006]本技术提供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包括:预埋连接底座;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固定板和连接块,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立柱的两端,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立柱的侧壁;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横联,所述横联安装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安装于所述连接结构的顶面,所述桁架结构包括下桁梁、支撑架和上桁梁,所述下桁梁安装于所述连接结构的顶面,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下桁梁的侧壁,所述上桁梁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安装于所述上桁梁或所述下桁梁的侧壁之间,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固定架、连接板和加强筋,所述固定架暗转于所述上桁梁或所述下桁梁的侧壁之间,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两端,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侧壁。
[0007]优选的,所述桁架结构还包括连接螺栓和三角桁架,所述三角桁架安装于所述上桁梁和所述下桁梁的两端,所述连接螺栓固定于所述三角桁架与所述上桁梁和所述下桁梁之间的连接点。
[0008]优选的,所述三角桁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螺栓分别与所述上桁梁和所述下桁梁的两端连接,且连接后,所述上桁梁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桁梁的长度。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沙箱和垫板,所述垫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所
述沙箱固定于所述垫板表面的居中处。
[0010]优选的,所述下桁梁抵触于所述沙箱的顶面,且所述垫板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立柱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柱的侧壁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所述横联。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桁梁和所述下桁梁的侧壁上,且两组所述上桁梁和所述下桁梁通过所述固定架连接。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先将所述支撑结构采用地面拼装后整体吊装的方式安装;安装前使用全站仪将所述立柱中心线放出,按中心线位置安装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吊装就位后,然后将所述支撑结构通过螺栓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固定连接,然后采用所述横联将其连接成整体后,再对所述桁架结构的中间位置进行安装,首先使用吊车把两组所述桁架结构吊装就位,将所述加固结构支撑在两组所述桁架结构之间,使两组所述桁架结构通过所述加固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再将所述三角桁架固定在所述桁架结构的两端,带整体拼装完成后采用两台汽车吊整体吊装到位,此装置完成安装,具有适用于软土地基,不影响施工车辆的通行,盖梁整体施工荷载挠度较小,并且能够多次周转使用,节约机械、人工、材料和时间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桁架结构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预埋连接底座,2、支撑结构,21、立柱,22、固定板,23、连接块,3、横联,4、连接结构,41、沙箱,42、垫板,5、桁架结构,51、下桁梁,52、连接螺栓,53、支撑架,54、三角桁架,55、上桁梁,6、立墩,7、盖梁,8、加固结构,81、固定架,82、连接板,8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桁架结构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包括;预埋连接底座1;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安装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1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立柱21、固定板22和连接块23,所述立柱21安装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1,所述固定板22固定于所述立柱21的两端,所述连接块23固定于所述立柱21的侧壁;连接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4安装于所述立柱21的顶端;横联3,所述横联3安装于两根所述立柱21之间;桁架结构5,所述桁架结构5安装于所述连接
结构4的顶面,所述桁架结构5包括下桁梁51、支撑架53和上桁梁55,所述下桁梁51安装于所述连接结构4的顶面,所述支撑架53固定于所述下桁梁51的侧壁,所述上桁梁55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3的顶端;加固结构8,所述加固结构8安装于所述上桁梁55或所述下桁梁51的侧壁之间,所述加固结构8包括固定架81、连接板82和加强筋83,所述固定架81暗转于所述上桁梁55或所述下桁梁51的侧壁之间,所述连接板82固定于所述固定架81的两端,所述加强筋83固定于所述固定架81的侧壁。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桁架结构5还包括连接螺栓52和三角桁架54,所述三角桁架54安装于所述上桁梁55和所述下桁梁51的两端,所述连接螺栓52固定于所述三角桁架54与所述上桁梁55和所述下桁梁51之间的连接点;所述三角桁架54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螺栓52分别与所述上桁梁55和所述下桁梁51的两端连接,且连接后,所述上桁梁55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桁梁51的长度。
[0023]便于所述三角桁架54的拆装,使所述桁架结构5的支撑面积增大,使所述桁架结构5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连接底座(1);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安装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1)的顶面,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立柱(21)、固定板(22)和连接块(23),所述立柱(21)安装于所述预埋连接底座(1),所述固定板(22)固定于所述立柱(21)的两端,所述连接块(23)固定于所述立柱(21)的侧壁;连接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4)安装于所述立柱(21)的顶端;横联(3),所述横联(3)安装于两根所述立柱(21)之间;桁架结构(5),所述桁架结构(5)安装于所述连接结构(4)的顶面,所述桁架结构(5)包括下桁梁(51)、支撑架(53)和上桁梁(55),所述下桁梁(51)安装于所述连接结构(4)的顶面,所述支撑架(53)固定于所述下桁梁(51)的侧壁,所述上桁梁(55)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3)的顶端;加固结构(8),所述加固结构(8)安装于所述上桁梁(55)或所述下桁梁(51)的侧壁之间,所述加固结构(8)包括固定架(81)、连接板(82)和加强筋(83),所述固定架(81)暗转于所述上桁梁(55)或所述下桁梁(51)的侧壁之间,所述连接板(82)固定于所述固定架(81)的两端,所述加强筋(83)固定于所述固定架(81)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双柱两侧悬臂式盖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5)还包括连接螺栓(52)和三角桁架(5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武栗海军肖珊珊张奇周玉龙袁玮马小东赵根强罗旺刘云鹤江兴剑冯露冯海民童德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