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57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该装置包括换能器部和电子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航行体用水声定位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


技术介绍

[0002]声波是人类迄今为止所知的唯一的可以在水下远距离传播的能量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水下目标探测

定位和识别

此外,在水下通信

海洋灾害预警

海洋生物保护等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水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声呐系统研制热度的上升,水声定位技术在海洋资源与环境开发

水下航行体通讯

水下装备导航与定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0003]水下声源是水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水声定位跟踪信号及遥测信息的同步发射,负责实时接收岸基设备相关遥控信息,并将遥控信息转换为相应指令传至水下被测目标

现有技术中水下航行体均用一体式水下声源,但是一体式水下声源结构尺寸较大,应用于水下目标时易导致水下声源与围壳间空间尺寸大,对水下目标围壳空间尺寸要求较大,而围壳过大以及围壳内安装较大的一体式声源会影响水下航行体的导流性能,直接影响水下航行体作业性能

因此,提供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是很有必要的,可广泛应用于各型号水下目标探测

定位和识别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为了使水下声源能适用于不同大小尺寸的各型号水下目标上,将水下声源设计为分体式结构,把水密舱与电子舱进行分体式设计,缩小围壳内水密舱的结构尺寸,降低水下声源对水下目标航行导流性能的影响

具体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包括换能器部和电子舱;
[0006]换能器部设置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围壳中,用于接收和发射水声通讯信号;所述换能器部包括水密舱

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

八芯水密电缆;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和所述八芯水密电缆安装在所述水密舱一端,水密舱设计为圆柱体结构形式;
[0007]电子舱设置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耐压壳中,用于控制分体式水下声源定位跟踪信号及遥测信息;所述电子舱包括筒体

上端盖

下端盖;所述筒体内设置安装有信号处理模块;
[0008]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通孔,设置安装有十六芯水密电缆;所述水密舱上与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相对一端开设有通孔,设置安装有十六芯水密电缆;所述换能器部与所述电子舱通过所述十六芯水密电缆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密舱包括耐压筒

耐压盖板

止板;所述耐压盖板盖在所述耐压筒一端,通过所述止板进行固定;所述耐压盖板与所述耐压筒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可适用于水下
300
米深度水密性要求

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和所述八芯水密电缆设置安装在所述耐压盖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耐压盖板上还设置安装有入水检测开关

深度传感器;入水检测开关用于控制分体式水下声源通断电,检测到水时分体式水下声源开始工作,离开水面分体式水下声源停止工作;深度传感器用于分体式水下声源获取水下目标工作深度;所述入水检测开关和所述深度传感器沿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安装

[0011]进一步地,所述耐压盖板上还设置安装有换能器保护罩,用于保护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在水下复杂环境工作时不被碰撞;所述换能器保护罩包括安装座

若干支撑柱和连接板;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外围,通过紧固螺丝将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耐压盖板上;所述支撑柱均匀间隔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轴线相平行;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与所述安装座相对的一端,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一共有四根,在最大程度的避免阻挡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收发信号的同时能有效的对其进行保护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舱还包括包括安装板和卡箍;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耐压壳内;所述卡箍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舱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十六芯水密电缆包括插头端和插座端,分别位于所述水密舱和所述电子舱;插头端和插座端插稳后设置有水密圈,能防止水声信号通讯短路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

筒体和下端盖选用铝合金
5A06
制作,表面覆盖有氧化层,具有重量轻

耐腐蚀性的优点

[0016]进一步地,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缩减外轮廓尺寸,减小水密舱的体积和重量,所述耐压筒

耐压盖板和止板均用
TC4
材料制作,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0017]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
[0018]本装置使用时把换能器部
19
与电子舱
20
进行分体式设计,其中电子舱
20
设置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耐压壳
22
中;换能器部
19
设置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围壳
21
中;然后将两者通过十六芯水密电缆
10
插接到一起

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5用于水下目标声源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入水检测开关7用于控制分体式水下声源通断电,检测到水时分体式水下声源开始工作,离开水面分体式水下声源停止工作;深度传感器8用于分体式水下声源获取水下目标工作深度;十六芯水密电缆
10
用于将水声信号的通讯传输至电子舱
20
进行处理

[0019]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技术采用独特的设计思路,将传统水下声源按照换能器部分和电子仓部分分成两部分安装在水下航行体中,再通过水密电缆连接,适用于不同大小尺寸的各型号水下航行体上,且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尺寸较小,能有效降低水下声源对水下目标航行导流性能的影响,避免影响水下航行体水下作业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述实施例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换能器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换能器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舱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
耐压筒,
2—
耐压盖板,
3—
紧固螺丝,
4—
八芯水密电缆,
5—
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换能器部
(19)
,设置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围壳
(21)
中,用于接收和发射水声通讯信号;所述换能器部
(19)
包括水密舱

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
(5)、
八芯水密电缆
(4)
;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
(5)
和所述八芯水密电缆
(4)
安装在所述水密舱一端;电子舱
(20)
,设置安装在水下航行体的耐压壳
(22)
中,用于控制分体式水下声源定位跟踪信号及遥测信息;所述电子舱
(20)
包括筒体
(17)、
上端盖
(14)、
下端盖
(18)
;所述筒体
(17)
内设置安装有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上端盖
(14)
上开设有通孔,设置安装有十六芯水密电缆
(10)
;所述水密舱上与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
(5)
相对一端开设有通孔,设置安装有十六芯水密电缆
(10)
;所述换能器部
(19)
与所述电子舱
(20)
通过所述十六芯水密电缆
(10)
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舱包括耐压筒
(1)、
耐压盖板
(2)、
止板
(9)
;所述耐压盖板
(2)
盖在所述耐压筒
(1)
一端,通过所述止板
(9)
进行固定;所述耐压盖板
(2)
与所述耐压筒
(1)
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
(5)
和所述八芯水密电缆
(4)
设置安装在所述耐压盖板
(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水下声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盖板
(2)
上还设置安装有入水检测开关
(7)、
深度传感器
(8)
;所述入水检测开关
(7)
和所述深度传感器
(8)
沿所述收发分置一体换能器
(5)
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安装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家雄张庆国张义瞿亚辉余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