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13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气缸、上模具装置、送料装置、下模具装置和检测装置,下模具装置安装在底板上,下模具装置一端连有送料装置,底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内安装有气缸,气缸安装板两端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下端设置有下板,下板下端连有上模具装置,导向杆上端设置有顶板,检测装置包括物料检测装置和装配检测装置,装配检测装置设置在底板上,装配检测装置一端通过连杆与气缸相连,物料检测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立柱旁。本自动压合装置可与其它装置组合,完成更多功能的生产,可降低工人劳动量,避免了人为出错,使得产品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在劳动安全方面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幅下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过去在轻工业生产中,装配过程中的压装多采用人工上料,手工定位压合。在此过 程中物料常常会摆放不到位或漏装,因为产品压合后,合格与否由人工来判断,所以产品质 量与操作工人的素质关联度大,造成产品质量可靠性不高。且由于工人在装配过程中反复 操作同一动作,劳动强度大,易操作疲劳,常发生压轧事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现在一般在 传统压合设备基础上增设传感检测装置和通信控制系统加以监控,但是由于其毕竟仅是在 传统压合设备基础上进行改进,无法有效结合,所以问题仍不能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控制、传感检测装置与通信控制系统相结合一体 的压合装置,即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气缸、上模具装置、送料装置、下模具装置和检测装 置,所述下模具装置安装在底板上,下模具装置一端连有送料装置,底板上设置有立柱,立 柱上端设置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内安装有气缸,气缸安装板两端安装有导向杆,导向 杆下端设置有下板,下板下端连有上模具装置,导向杆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物料检测装置和装配检测装置,所述装配检测装置设置在底板上,装配检测装置一端通过 连杆与气缸相连,所述物料检测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立柱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缓冲器,物料成型后,气缸后退, 此时为避免气缸后退力过大,在气缸尾部装有缓冲器。由于装配检测装置在气缸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到检测位置对物料进行检测。检测 如果合格则放行,不合格则报警,合格后物料在送料装置的推动下退出,完成压合装配,如 果不合格报警则可以人工手动对其进行修正,之后再进一步完成压合装配。由于采用了上 述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坏件得率,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的自动压合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装置组合,完成更多功能 的生产,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该自动压合装置使轻工业生产中工人劳动量减轻,避免了人 为出错,使得产品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劳动安全 方面,本技术避免了人直接接触压合机,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技术工作流程图本技术的构件为1-缓冲器、2-顶板、3-导向杆、4-气缸、5-气缸安装板、 6-立柱、7-下板、8-上模具装置、9-物料检测装置、10-送料装置、11-下模具装置、12-底板、13-装配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示意图如图1所示,剖视图如图2所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控制、 传感检测装置与通信控制系统相结合一体的压合装置,即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气缸4、 上模具装置8、送料装置10、下模具装置11和检测装置,所述下模具装置11安装在底板12 上,下模具装置11 一端连有送料装置10,底板12上设置有立柱6,立柱6上端设置有气缸安 装板5,气缸安装板5内安装有气缸4,气缸安装板5两端安装有导向杆3,导向杆3下端设 置有下板7,下板7下端连有上模具装置8,导向杆3上端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设置 有缓冲器1,物料成型后,气缸后退,此时为避免气缸后退力过大,在气缸尾部装有缓冲器,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物料检测装置9和装配检测装置13,所述装配检测装置13设置在底板 12上,装配检测装置13 —端通过连杆与气缸4相连,所述物料检测装置9设置在底板12上 立柱6旁。本技术使用原理及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先进行上料,将物料摆放在下模具 装置11上,再通过送料装置10将物料送入,通过物料检测装置9内传感器来确定物料位 置,通过气动控制控制气缸4推动上模具装置8压向下模具装置11,完成压合动作后,气缸 4后退,此时为避免气缸4后退力过大,在气缸4尾部装有缓冲器1,物料压合后装配检测装 置13在气缸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到检测位置对物料进行检测,检测如果合格则放行,不合 格则报警,合格后物料在送料装置10的推动下退出,完成压合装配。本技术的自动压合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装置组合,完成更多功能 的生产,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该自动压合装置使轻工业生产中工人劳动量减轻,避免了人 为出错,使得产品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劳动安全 方面,本技术避免了人直接接触压合机,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气缸(4)、上模具装置(8)、送料装置(10)、下模具装置(11)和检测装置,所述下模具装置(11)安装在底板(12)上,下模具装置(11)一端连有送料装置(10),底板(12)上设置有立柱(6),立柱(6)上端设置有气缸安装板(5),气缸安装板(5)内安装有气缸(4),气缸安装板(5)两端安装有导向杆(3),导向杆(3)下端设置有下板(7),下板(7)下端连有上模具装置(8),导向杆(3)上端设置有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物料检测装置(9)和装配检测装置(13),所述装配检测装置(13)设置在底板(12)上,装配检测装置(13)一端通过连杆与气缸(4)相连,所述物料检测装置(9)设置在底板(12)上立柱(6)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缓 冲器(1)。专利摘要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气缸、上模具装置、送料装置、下模具装置和检测装置,下模具装置安装在底板上,下模具装置一端连有送料装置,底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内安装有气缸,气缸安装板两端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下端设置有下板,下板下端连有上模具装置,导向杆上端设置有顶板,检测装置包括物料检测装置和装配检测装置,装配检测装置设置在底板上,装配检测装置一端通过连杆与气缸相连,物料检测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立柱旁。本自动压合装置可与其它装置组合,完成更多功能的生产,可降低工人劳动量,避免了人为出错,使得产品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在劳动安全方面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幅下降。文档编号B25B27/02GK201619067SQ20102002236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孙欢 申请人:南京英达迪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气缸(4)、上模具装置(8)、送料装置(10)、下模具装置(11)和检测装置,所述下模具装置(11)安装在底板(12)上,下模具装置(11)一端连有送料装置(10),底板(12)上设置有立柱(6),立柱(6)上端设置有气缸安装板(5),气缸安装板(5)内安装有气缸(4),气缸安装板(5)两端安装有导向杆(3),导向杆(3)下端设置有下板(7),下板(7)下端连有上模具装置(8),导向杆(3)上端设置有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物料检测装置(9)和装配检测装置(13),所述装配检测装置(13)设置在底板(12)上,装配检测装置(13)一端通过连杆与气缸(4)相连,所述物料检测装置(9)设置在底板(12)上立柱(6)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达迪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