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54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及其生产工艺,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导热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池是新能源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新能源电池不断被生产出;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

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

负极之分;
[0003]其中新能源电池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到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其电池绝缘膜是一种用于电池内部的绝缘材料,主要用于隔离电池的正负极,防止短路和漏电的问题

[0004]目前的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在使用时,其绝缘性能差,仍不能较好地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及其生产工艺,可提升新能源电池绝缘膜的绝缘性能,使生产的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可较好地满足使用需求,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包括导热层

绝缘层和防护层,所述绝缘层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通过导热胶粘连在绝缘层上,所述绝缘层的下端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通过导热胶粘连在绝缘层上,所述导热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8‑
24


阳离子固化剂1‑3份

增韧树脂3‑8份

导热粉
40

60


硅烷偶联剂
0.2
‑2份

丁酮3‑8份及消泡剂
0.3

1.5


[0008]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基层和第一凸起层,所述导热基层上设置第一凸起层,且导热基层和第一凸起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凸起层嵌入绝缘层的下端

[0009]优选的,所述导热层以硅胶粒料和陶瓷粒料为原料,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对压延薄膜进行加工剪切,形成导热层,其中硅胶粒料和陶瓷粒料的质量比为1:
0.6

1.8。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护基层和第二凸起层,所述防护基层上设置第二凸起层,且防护基层和第二凸起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起层嵌入绝缘层的上端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层以
PP
颗粒为原料,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对压延薄膜进行加工剪切,形成防护层

[0012]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下端设置有供导热层嵌入的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一凸起层相匹配,所述绝缘层的上端设置有供防护层嵌入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与第二凸起层相匹配

[0013]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基层和绝缘粒料,所述绝缘基层上设置绝缘粒料,所述绝缘基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PE
颗粒
20

30
份及
PVDF
颗粒
24

36
份,所述绝缘基层以
PE
颗粒和
PVDF
颗粒为原料,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
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对压延薄膜进行加工剪切,形成具有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绝缘基层

[0014]优选的,所述绝缘粒料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经造粒挤出机搅拌

混合

塑化

造粒及挤压,形成绝缘粒料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
生产导热层:
[0017]将质量比为1:
0.6

1.8
的硅胶粒料和陶瓷粒料均投入挤压成型机中,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对压延薄膜进行加工剪切,形成导热层;
[0018]S2、
生产绝缘层:
[0019]将聚酰亚胺投入造粒挤出机中,经造粒挤出机搅拌

混合

塑化

造粒及挤压,形成绝缘粒料,且将
PE
颗粒和
PVDF
颗粒投入挤压成型机中,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将绝缘粒料撒在压延薄膜上,对压延薄膜进行挤压

延展

拉伸及加工剪切,形成绝缘层;
[0020]S3、
生产防护层:
[0021]将
PP
颗粒投入挤压成型机中,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对压延薄膜进行加工剪切,形成防护层;
[0022]S4、
生产绝缘膜:
[0023]导热层通过导热胶连接在绝缘层的下端,防护层通过导热胶连接在绝缘层的上端,对导热层

绝缘层和防护层进行拉伸后,采用模具对导热层

绝缘层和防护层进行热压,形成绝缘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及其生产工艺,导热层通过导热胶连接在绝缘层的下端,防护层通过导热胶连接在绝缘层的上端,对导热层

绝缘层和防护层进行拉伸后,采用模具对导热层

绝缘层和防护层进行热压,形成绝缘膜,可提升新能源电池绝缘膜的绝缘性能,使生产的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可较好地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电池绝缘膜的正向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电池绝缘膜的俯向分解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电池绝缘膜的仰向分解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绝缘层的纵向剖面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包括导热层
(1)、
绝缘层
(2)
和防护层
(3)
,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
(2)
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层
(3)
,所述防护层
(3)
通过导热胶粘连在绝缘层
(2)
上,所述绝缘层
(2)
的下端设置有导热层
(1)
,所述导热层
(1)
通过导热胶粘连在绝缘层
(2)
上,所述导热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8‑
24


阳离子固化剂1‑3份

增韧树脂3‑8份

导热粉
40

60


硅烷偶联剂
0.2
‑2份

丁酮3‑8份及消泡剂
0.3

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
(1)
包括导热基层
(11)
和第一凸起层
(12)
,所述导热基层
(11)
上设置第一凸起层
(12)
,且导热基层
(11)
和第一凸起层
(12)
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凸起层
(12)
嵌入绝缘层
(2)
的下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
(1)
以硅胶粒料和陶瓷粒料为原料,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对压延薄膜进行加工剪切,形成导热层
(1)
,其中硅胶粒料和陶瓷粒料的质量比为1:
0.6

1.8。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
(3)
包括防护基层
(31)
和第二凸起层
(32)
,所述防护基层
(31)
上设置第二凸起层
(32)
,且防护基层
(31)
和第二凸起层
(32)
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凸起层
(32)
嵌入绝缘层
(2)
的上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
(3)

PP
颗粒为原料,经挤压成型机搅拌

混合

塑化

压紧

挤压和延展,形成厚度均匀的压延薄膜,且对压延薄膜进行加工剪切,形成防护层
(3)。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
(2)
的下端设置有供导热层
(1)
嵌入的第一定位凹槽
(21)
,所述第一定位凹槽
(21)
与第一凸起层
(12)
相匹配,所述绝缘层
(2)
的上端设置有供防护层
(3)
嵌入的第二定位凹槽
(22)
,所述第二定位凹槽
(22)
与第二凸起层
(32)
相匹配
。7.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伟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东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