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53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1
一种电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沿前后方向配合插接,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至少一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一基体;一锁扣件,锁扣件包括:一按压部;一臂部,自按压部向前延伸形成;两个第一支臂,每一第一支臂与臂部左右间隔形成上下贯穿锁扣件的间隙,且每一第一支臂的一端连接按压部,另一端连接基体;至少一第二支臂,第二支臂自臂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支臂的一端连接臂部,另一端连接基体,且第二支臂位于第一支臂前方;一锁扣部,自臂部向前延伸形成,且位于第二支臂前方以锁固对接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连接稳定且耐用性较佳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申请号为
CN202211412985.X
的专利,其揭示了一种连接器公头
11
,包括一外壳
111
以及与所述外壳
111
连接的卡扣
1115
,其中,所述卡扣
1115
与所述外壳
111
仅通过左右并排的两个连接部相互连接,当所述连接器公头
11
与连接器母座
12
对接后需要分离时,向下按压所述卡扣
1115
的后端,所述卡扣
1115
仅以上述连接部为支点进行运动,所述卡扣
1115
的前端向上运动,从而脱离所述连接器母座
12
的凸起
1211
;上述结构中,由于所述卡扣
1115
的解锁运动均是以上述连接部为支点实现的,导致上述连接部在多次按压解锁后容易疲乏,甚至断裂,从而导致所述连接器公头
11
和所述连接器母座
12
之间的配合不稳定,且所述连接器公头
11
的耐用性也较低,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上述问题能够想到的结构改善往往是增加上述连接部的宽度和厚度,以增加其强度,但此种改善结构会使得所述卡扣
1115
的弹性降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来使得连接器公
11
和连接器母座
12
松脱

[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且耐用性较佳的电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6]一种电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沿前后方向配合插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体;一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包括:一按压部;一臂部,自所述按压部向前延伸形成;两个第一支臂,每一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臂部左右间隔形成上下贯穿所述锁扣件的间隙,且每一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基体;至少一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自所述臂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臂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基体,且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前方;一锁扣部,自所述臂部向前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二支臂前方以锁固所述对接连接器

[0007]进一步,所述基体具有一第一前端面以及自所述第一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
,
所述第一前端面用以限位所述对接连接器,所述第二支臂具有一第二前端面
,
所述第二前端面与所述第一前端面齐平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支臂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臂左右间隔设置形成一前后贯穿的开口,每一所述第二支臂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其沿左右方向的宽度

[0009]进一步,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一端子限位臂,所述端子限位臂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限位臂的自由端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一端子限位臂,所述端子限位臂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
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导电端子自后向前装入所述基体内,所述端子限位臂的自由端具有一卡止面,所示卡止面挡止所述导电端子向后脱离所述基体,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限位臂的自由端连接

[0011]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支臂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呈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背离所述第二支臂设置的一应力分散面,所述应力分散面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端子限位臂的连接处呈连续的弧形,且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呈连续的弧形

[0012]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支臂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水平部分呈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按压部的上表面

[0013]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支臂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水平部分呈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基体连接,每一所述第二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臂沿前后方向的宽度

[0014]进一步,所述臂部包括第三部分以及自所述第三部分向前延伸形成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二支臂连接,且沿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三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宽度

[0015]进一步,所述第二支臂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臂左右间隔设置形成一前后贯穿的开口,所述锁扣部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且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部,一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支臂,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扣部的锁扣块,所述锁扣块扣持所述对接连接器

[0016]进一步,所述臂部具有一肋部,所述肋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扣部,沿上下方向上,所述肋部的部分投影与所述连接部的部分投影重合,所述肋部的部分投影与所述第二支臂的部分投影重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与一对接连接器沿前后方向配合插接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体;一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具有一按压部,用以供人手或其他工具按压操作,一臂部,自所述按压部向前延伸形成,两个第一支臂,每一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基体,且每一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臂部左右间隔形成上下贯穿所述锁扣件的间隙,所述间隙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支臂的长度增大,从而增加所述锁扣件的弹性,一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自所述臂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臂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基体,且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前方,在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后需要分离时,向下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向下运动产生的力向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传递,由于所述第一支臂较所述第二支臂更靠近所述按压部且具有较长的长度,故而在同一时刻内,所述第一支臂会吸收更多由按压部的向下运动传递的力,且由于所述第一支臂弹性较好,即使吸收更多的力也不容易疲乏,从总体上来看所述锁扣件的耐疲乏性提高,进而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稳定性以及所述电连接器的耐用性,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部和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前后两侧,故而在提高所述锁扣件的耐疲乏性的基础上还保证了所述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沿前后方向配合插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体;一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包括:一按压部;一臂部,自所述按压部向前延伸形成;两个第一支臂,每一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臂部左右间隔形成上下贯穿所述锁扣件的间隙,且每一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基体;至少一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自所述臂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臂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基体,且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前方;一锁扣部,自所述臂部向前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二支臂前方以锁固所述对接连接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一第一前端面以及自所述第一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
,
所述第一前端面用以限位所述对接连接器,所述第二支臂具有一第二前端面
,
所述第二前端面与所述第一前端面齐平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臂左右间隔设置形成一前后贯穿的开口,每一所述第二支臂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其沿左右方向的宽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一端子限位臂,所述端子限位臂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限位臂的自由端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一端子限位臂,所述端子限位臂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导电端子自后向前装入所述基体内,所述端子限位臂的自由端具有一卡止面,所示卡止面挡止所述导电端子向后脱离所述基体,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限位臂的自由端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左锋彭四乃
申请(专利权)人:衡南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