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611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用于固定待检测电芯的固定单元;对准单元,所述对准单元包括能与所述电芯的参照面抵靠接触的对准面,所述参照面为所述电芯上与极耳的位置相邻的其中一侧面;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准面的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包括第一极耳位置信息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一般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数码产品中,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近几年火热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也广泛应用

因为锂的原子量很小,所以用锂作阳极的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此外,锂电池还有着体积小

质量轻

寿命长

性能好

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倍受青睐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部分为:正极

隔膜

负极

有机电解液

电池外壳

[0003]极耳,是软包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一种组件

电池分为正极和负极,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

电池的正极使用铝
(Al)
材料,负极使用镍
(Ni)
材料,负极也有铜镀镍
(Ni

Cu)
材料,它们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

[0004]在极耳焊接工序,对电芯整形

正负箔材极耳预焊

极耳裁切后,再进行正负极耳焊接在箔材极耳上的主焊,主焊完成后输出正负极耳边距,正负极耳边距是焊接管控的主要参数之一,如果极耳边距不满足工艺要求,会导致封装,极耳偏位引起电芯虚封漏液,造成电芯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极耳的检测,并提高检测精度

提升电池生产的一次良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包括:
[0007]用于固定待检测电芯的固定单元;
[0008]对准单元,所述对准单元包括能与所述电芯的参照面抵靠接触的对准面,所述参照面为所述电芯上与极耳的位置相邻的其中一侧面;
[0009]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准面的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
[0010]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包括第一极耳位置信息和
/
或第二极耳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极耳位置信息为所述电芯上第一极耳与参照面之间的间距信息,所述第二极耳位置信息为所述电芯上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之间的间距信息

[0011]可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夹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夹座上的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夹座上可移动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板用于将所述待检测电芯固定在所述夹座上

[0012]可选地,所述夹座上固定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用于与所述电芯的其中一端面接触;所述夹座上还设有支撑机构,所述夹板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夹座可移动或可拆卸连接;
[0013]所述夹板与所述电芯的其中一表面接触,所述夹板与所述电芯表面的接触位置至少暴露所述极耳

[0014]可选地,所述对准单元包括用于提供所述对准面的挡块,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挡块的对准面位置信息获得参照位置信息,以基于所述参照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

[0015]可选地,所述挡块包括与所述对准面相对设置的基准面;所述对准面的形状为与所述电芯的参照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平滑面;所述基准面为平直面,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面的位置信息获得所述参照位置信息

[0016]可选地,所述挡块提供的所述对准面的边缘高出待检测电芯的表面

[0017]可选地,所述对准单元包括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挡块与所述参照面接触

[0018]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子机构

第二驱动子机构

第三驱动子机构,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
[0019]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挡块沿第一方向运动;
[0020]所述第二驱动子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及其上的所述挡块沿第二方向运动;
[0021]所述第三驱动子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及其上的所述第二驱动子机构

第一驱动子机构和所述挡块沿第三方向运动

[0022]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固定单元位于所述第三驱动子机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子机构位于所述第三驱动子机构的另一侧;
[0023]所述对准单元还包括延伸件,所述延伸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

[0024]可选地,还包括:
[0025]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上设置有多个上料工位,每一上料工位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固定单元,所述转换组件用于带动待检测电芯所在的所述固定单元运动至所述检测单元所在的检测区域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检测方法,包括:
[0027]固定待检测电芯;
[0028]调整对准单元的位置,使得对准面与所述电芯的参照面抵靠接触,所述参照面为所述电芯上与极耳的位置相邻的其中一侧面;
[0029]检测单元基于所述对准面的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

[0030]可选地,所述对准单元包括用于提供所述对准面的挡块;
[0031]所述检测单元基于所述对准面的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其中包括:
[0032]基于所述挡块的对准面位置信息获得参照位置信息;
[0033]基于所述参照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包括第一极耳位置信息和
/
或第二极耳位置信息

[0034]可选地,所述挡块包括与所述对准面相对设置的基准面;所述对准面的形状为与所述电芯的参照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平滑面;所述基准面为平直面;其中,
[0035]所述基于所述参照位置信息获得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包括:
[0036]通过所述检测单元获得所述基准面的位置信息;
[0037]基于所述基准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准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获得所述参照位置信息

[0038]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极耳与参照面之间的间距信息,所述第二极耳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之间的间距信息,其中,
[0039]基于所述参照位置信息获得所述第二极耳位置信息,包括:
[0040]基于所述参照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极耳位置信息获得第二极耳位置信息

[004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待检测电芯的固定单元;对准单元,所述对准单元包括能与所述电芯的参照面抵靠接触的对准面,所述参照面为所述电芯上与极耳的位置相邻的其中一侧面;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准面的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包括第一极耳位置信息和
/
或第二极耳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极耳位置信息为所述电芯上第一极耳与参照面之间的间距信息,所述第二极耳位置信息为所述电芯上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之间的间距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夹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夹座上的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夹座上可移动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板用于将所述待检测电芯固定在所述夹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上固定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用于与所述电芯的其中一端面接触;所述夹座上还设有支撑机构,所述夹板通过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夹座可移动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板与所述电芯的其中一表面接触,所述夹板与所述电芯表面的接触位置至少暴露所述极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单元包括用于提供所述对准面的挡块,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挡块的对准面位置信息获得参照位置信息,以基于所述参照位置信息输出所述极耳的位置检测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包括与所述对准面相对设置的基准面;所述对准面的形状为与所述电芯的参照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平滑面;所述基准面为平直面,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准面的位置信息获得所述参照位置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提供的所述对准面的边缘高出待检测电芯的表面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单元包括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挡块与所述参照面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极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子机构

第二驱动子机构

第三驱动子机构,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挡块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子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子机构及其上的所述挡块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三驱动子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及其上的所述第二驱动子机构

第一驱动子机构和所述挡块沿第三方向运动
。9.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